中信保定位厘清

时间:2022-05-08 08:50:09

中信保定位厘清

中信保被定义为惟一承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意味着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仍不会对商业保险机构开放

《财经》记者 谢小亮

“改革方向是突出强化中信保的政策性职能。”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信保) 副总经理周纪安2月5日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商务部、保监会等机构成立了中信保改革工作小组,商讨如何确定中信保职能定位,谁来注资以及如何理顺治理结构,业务范围如何调整等。

与中信保同时启动改革的还有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另外一家支持出口信贷的国有金融机构。

其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形势严峻。2009年1月-3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4287.4亿美元,同比下降24.9%,自2008年11月以来连续数月下滑。

为扭转外贸出口严重下滑,中央决定启用出口信用保险――在WTO规则下,出口信用保险是各成员可以使用的为数不多的鼓励出口工具之一。2009年5月2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稳定外需六项政策,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排在首位。

特殊的宏观经济环境,令中信保的改革方向锁定政策性定位。

据知情人士透露,随着国家注资在今年年中到位,中信保的具体经营思路会更加明确。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信保被定义为唯一承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其商业性业务边界逐渐厘清:此前商业化呼声较高的短期出口信用险市场仍不会对商业保险机构开放;中信保也将适度收缩其自营业务――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下称内贸险)。

政策性定位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之一,是利用国家信用资源去应对危机,保障出口。中信保提供的这张保单就是国家信用的代表。”周纪安说。

2009年5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作为稳定外需的配套政策,国务院给中信保下达了“840目标”,即在2009年完成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的目标。最终,中信保2009全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实现保额902.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6%。

进入2010年,中国出口外贸下滑趋势得以缓解,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1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要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完善稳定出口政策。

周纪安分析,“今年外贸要保持8%至10%的增长,到2011年恢复到2008年的水准。短期险的增长速度应该在20%至30%,甚至更高一点。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信保改革面临收官。周纪安表示,中信保的改革将突出和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

2009年曾传闻有另一版改革方案提交到国务院,即中信保实施“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分账并行”,在中信保实施两种业务兼营、分别设账的经营方式。

对出口信保业务采取政策性定位,即只允许中信保一家公司经营出口信保业务,如果亏损则由国家财政兜底;对内贸险等自营业务实施商业化运作,分账管理,自负盈亏。

新版本则是,自营业务和政策性业务不会采取分账管理方式。周纪安说,“中信保现在是一本账,一个资本金,一个队伍,没有分账。在突出政策性定位后,两类业务还是会放在一起做。”

但中信保将因其政策性定位而调整其自营业务,即内贸险策略。内贸险是中信保主要的自营业务,即商业性业务。

2007年,中信保开始经营内贸险并获得较大增长;2009年,因国家安排840亿美元任务,内贸险大幅收缩。截至2009年底,内贸险业务占中信保全部业务的比重不足10%。但中信保的内贸险依旧占据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

“自营业务的目标是微利。”周纪安表示,2010年中信保“不会特别激进地去推内贸险,因为主要的精力将放在出口险上”。

目前国内经营内贸险的保险公司有五家,分别是中信保、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02328.HK,下称人保财险)、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318.SH/02318.HK,下称中国平安)和安联保险公司。

其中,中国平安自2003年便开始和法国科法斯信用保险公司(Coface,下称科法斯)合作开展内贸险业务。大地保险自2006年开始和荷兰安卓信用保险公司(Atradius,下称安卓信保)合作开展内贸险业务。

显然,中信保策略的调整会对已经商业化的内贸险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资本金谜题

2008年,中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仅为364.7亿美元,2009年提升到902.7亿美元,与之对应的中信保资本金依旧是2001年成立时的40亿元,注资问题提上日程。

目前,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金公司)成为业界普遍认可的注资人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认为,“从完善委托机制的角度而言,汇金公司出面注资是最理想的,也是目前最有可能的。但汇金公司能否管好中信保,还取决于汇金公司对信用保险的理解是否到位,以及能否理顺公司治理结构和找到合适的管理层。”

接近央行的人士则向《财经》记者表示,在诸多方案中,汇金公司持股中信保是最优的方式。对于汇金公司能否管好中信保的担忧,该人士则直言:“总比直接在部委下面更合适。”

通常情况下,汇金公司在完成对某公司的入股后,会召开董事会,选举产生董事长和副董事长。而为了保持经营管理政策的延续性,一般来说高层不会有太大变动。

但目前,汇金公司开始逐步收回各控股公司的人事权、经营权。2009年6月,中再集团领导班子的人事任免权,由保监会划转至汇金的母公司中司。同年11月,中司对中再集团党委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

汇金公司入股中信保后,中信保经营管理层是否发生变动,目前尚不得知。

“即使中信保是以国家财力作为后盾,但从承保能力和业务的稳定性来看,注资额度同样重要,”王国军表示,“和目前中国的外贸出口量相比,给中信保再投入40亿美元的资本金也不一定够。”

有关注资的具体金额,市场则先后传出40亿美元、200亿元人民币以及注资额削减等不同说法。

周纪安则认为,对于信用保险公司来说,资本金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中信保是代表国家信用在为企业提供信用保险,不应该也不能够用商业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标准来衡量中信保”,周纪安表示,“对中信保的评估看的是级别的信用,而不是看40亿元的资本金。”

2001年,中信保成立之初,国家便安排了出口信用风险基金,在中信保出现业务亏损时,由该基金负责兜底。目前,该基金只是一个科目,并没有规模,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划拨。

周纪安表示,“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考虑适当增资。适当增资可以从技术上保障流动性、保障赔付的及时,主要并不是考虑对承保规模的制约。”

事实上,国际上几大信用保险巨头对资本金问题通常采取模糊化处理。裕利安宜信用保险集团(Euler Hermes,下称裕利安宜)相关负责人说,裕利安宜获美国标准普尔AA-信用评级,这反映了其雄厚资本水平。科法斯在宣传时称,“科法斯是法国Natixis银行集团的子公司,截至2009年5月,Natixis银行集团的一级资本金为134亿欧元。”

知情人士表示,对中信保的注资有望在今年年中到位。

商业性边界

随着中信保政策性定位明确,中国信用保险市场的政策性及商业性业务边界再度厘清。

事实上,多家商业保险机构曾寄希望于借中信保改革,促成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下称短期险)业务的开放。

如果中信保定位成政策性金融机构,那么其他公司就无法经营短期险;如果中信保定位成商业化保险公司,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其他保险公司,包括外资公司也有可能经营短期险。

裕利安宜、安卓信保以及人保财险的相关负责人,都向《财经》记者表达了进入中国短期险市场的意愿。

安卓信保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刘雪竹表示,其合作伙伴“中国大地保险公司已经向中国保监会递交希望从事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申请”。

对于外资公司以本国开放短期险为由要求中国也开放该业务,周纪安表示,这中间有一个概念需要澄清。“目前确实有一些欧盟国家将短期险放给商业公司去做,但是由于欧盟充分一体化,已经完全实现‘外贸内贸化’。从外部看是出口贸易,但事实上这种贸易风险很低,已经和国内贸易没有区别。中国外贸面临的海外风险,使其很难形成商业利润,即使放开,商业公司也不见得愿意承保。”

商业保险公司追求分散风险无可厚非。“但从国家利益来考虑,我们必须保留信用保险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在手上,否则一旦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我们将无法应对。”周纪安说。

事实上,此次金融危机已令一些短期信用保险商业化的国家地区受创。金融危机使部分欧盟国家外贸出口严重下滑。政府急需出口信用保险来促进出口。

但是金融危机下信用保险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2009年,商业信保公司纷纷提高保费,削减保额。2008年科法斯的信用保险业务净收益下降54%,赔付率升至73%(2007年仅为49%),2008年四季度赔付率达109%。2009年,科法斯宣布将信用保险费费率提高30%。

于是,政府不得不重新找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官方支持的ECA)。2009年4月,欧盟通过了一个法令,允许官方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介入欧盟内部和出口至部分OECD国家的贸易。而在此前,这类机构不能介入这种风险相对可控的业务。

目前,中信保已开始公开向外表述自己是惟一承办政策性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这意味着短期险市场仍不会对商业机构开放。■

上一篇:拨开经济数据迷雾 下一篇:大银行再融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