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到底该做怎样的班主任

时间:2022-05-08 03:52:01

今天,我们到底该做怎样的班主任

摘 要:作为一个教师,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班主任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在王晓春老师所著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之中就指出了要如何才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的班主任所需要做的事,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 王晓春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32-01

在王晓春老师所著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里,王老师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您喜欢做班主任吗?

当下我们最大的迷惑就是似乎没有多少人喜欢做班主任了。很多学校每到开学初,安排班主任都是校领导的头痛之事。领导在安排班主任时,既要考虑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又要想到所安排之人是否乐意去担任。有时候,校领导选中一个班主任后,就会给这个老师做很多思想工作,劝其担任班主任。

当下的班主任工作,难做!因为,班主任基本都是由科任老师担任。科任老师在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抽出很多时间操心班级。而今天的孩子有比以往的难教,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现在的教育体制和网络上发生的很多事件,导致很多班主任畏手畏脚,不敢去“管”学生。而学校里涉及到班级和学生的大小事务基本上都是由班主任承包,班主任的工作苦不堪言。一个老师宁愿多带一个班的课,也不愿意去担当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真的难做吗?我们今天到底需要怎样的班主任呢?或者说如何做班主任才能让我们的教书生活充满快乐呢?

在王晓春老师的这本书里,他在最后的结语中,提出了“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可是,想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之前提是让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即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在本书中,王老师首先在第一章里谈到了班主任的六种角色要求: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理工作者以及家庭教育指导者。班主任的角色是一个复合角色,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同时具备以上六种角色意识。

在第二章里,阐述了班主任影响学生的十种手段:定规矩、评比、批评、惩罚、说服、表扬、榜样、集体舆论、师爱和威信。其实这十种手段就是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常用的一些方法。班主任擅长使用哪种方法,就决定了他扮演的角色,同时也就决定了他是什么类型的班主任。故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在第三章里把班主任分成了“班妈”型、“班官”型、鼓动家型、导师型、科学家型、“维持会长”型、“寨主”型、“书生”型等九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这样单纯的类型,一般都是复合型的。但是,从这种分类中,我们能看出一个班主任的主要倾向和主要特色。如此,这种分类就给了我们一面很好的镜子,可以让我们照一照“我们到底是谁”,然后分析自己的优点缺点,反思自己。

以上三章只是讨论了班主任的角色要求,班主任影响学生的十种手段,和班主任的九中类型。而后面的几章内容,则是对班主任工作具体内容的阐述。

在第四章一开始,就首先对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边界做了明晰的说明。在本章第一节中,王老师从中小学教育界流行的一个口号“校园无小事”为突破口,提出了班主任工作的四个重点:(1)教育与管理,教育是重点;(2)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与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前者是重点;(3)素质与学习成绩,素质是重点;(4)班集体与个别生,班集体是重点。

在第二节中,王老师又以另一个口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出发点,提出教师工作是有边界的,教师是学生一生的指导者,不是学生一生的承包者,我们只是学生人生路上的一个过客而已。对此,王老师提出了五点具体意见:

(1)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片面问责班主任;(2)问题学生应分三级处理:轻度、中度和重度;(3)问题家长的工作,社区和公安机关应该介入;(4)学科的课堂纪律和学生成绩,不能片面要求班主任负责;(5)非关班级管理的事物,不能随便交给班主任。

对于王老师提出的“班主任工作是有边界”的这一观点,我觉得是非常科学的。当下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之所以难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很多杂事都成了班主任的。让班主任感觉力不从心,注意力分散,最后导致班级没管好,自己所带的科目也没有时间钻研,而付出的劳动又因为成绩不突出而得不到领导和学生以及家长的认可。可谓是吃力不讨好。

那么,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到底是什么呢?王老师在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里,给我们总结了三大块的内容:班风建设、班级日常管理和问题学生诊疗。当班主任抓住了@三块的内容,则平时的工作就会干得风生水起。在这三章里,王老师具体地讲述了每一块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可以说,对班主任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对王老师《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内容的概括。其实这里的“专业”,读完此书后,明白了它的含义应当是:将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专业化。而不再是任课老师兼任的一个辅助工作,而是社会、学校、教师都应当重视的主要工作,让我们的班主任有很强的能力去胜任班主任一职,如同胜任科目教学一般。这就不仅仅希望我们的教师拥有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以及教育里的智慧,还要求我们的教师需要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相关的研究调查和反思总结,如此我们每日的教育工作将不再单调重复,相反,就会成为一项有趣的工作。故而,因为“专业”,方能“快乐明哲”。

参考文献:

[1] 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李游.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反思与成就动机、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 吴建烽.中学班主任胜任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7):23-24+69.

[4] 张善海.浅谈中学班主任管理艺术[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2,(06):86-89.

作者简介:宋良宏(1985-),汉族,甘肃榆中人,西北师范大学2011届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现为甘肃榆中一中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上一篇:缩略语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及翻译 下一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