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CATIA编程的数控加工方法

时间:2022-05-08 02:50:01

浅谈基于CATIA编程的数控加工方法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CATIA编程的数控加工方法。

关键词 CATIA编程;编程拓扑结构;Vericut仿真;数控加工

中图分类号 TP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06-0057-02

1 前期准备

收集技术资料,收集齐全与加工有关的图样文件、技术状态。进行工艺分析,吃透与零件加工有关各项技术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分析越透彻,制定工艺方案越可靠、简单、可执行。

2 制定工艺方案

在现有条件下,让加工在有利工况下进行,若工况不利,则创造有利工况。

工序分开:工种不同工序分开;设备不同工序分开;粗、精铣工序分开;三轴、五轴工序分开;编程分开,粗、精铣编程分开;三轴、五轴编程分开。

原则上孔找正:大件必须孔找正,两次以上翻面零件以孔及直角边找正为主,小件允许直角边找正,大件原点设置在长度方向上中间位置。

确定防差错措施:设置校刀孔,检测刀长、刀具直径。

设备选择,五轴数控机床三种典型结构:五轴双摆头、五轴摆台+摆头、五轴双旋转工作台。五轴双摆头适合加工大型结构件,例如壁板、框类;五轴摆台+摆头适合加工回转体零件;五轴双旋转工作台适合加工叶轮、叶片、系统件。见表1。

刀柄选择,见表2。刀具选择,粗加工选择≥¢20刀具,精加工选择≥¢12刀具,补铣转角或残余≥¢4。常用粗加工刀具¢50、¢40、¢32、¢25、¢20;常用精加工刀具¢32、¢25、¢20、¢16、¢12;常用补铣转角或残余刀具¢12、¢10、¢8、¢6、¢ 4。≤¢40刀具影响加工效率,受机床刚性、主轴功率、扭矩限制;≤¢12刀具影响加工效率,受刀具刚性限制;同时控制刀具悬伸长径比L/D≤4。刀具悬伸量参考。

3 数控编程

3.1 软件版本

目前CATIA常用版本V5R17、V5R18、V5R19、V5R20……V5R24,低版本无法打开高版本数模或加工流程,高版本可以打开低版本数模或加工流程,一旦高版本软件保存低版本数模或加工流程,无法退回低版本数模或加工流程;高版本数模另存为后缀.stp或.igs格式后采用低版本软件可以打开,但原高版本数模中存储的信息全部丢失。

版本升级后,由于软件编程算法有更改,刀具路径重新计算后原来不跳刀的地方现在可能跳刀;原来能够计算的地方现在可能禁止计算;原来不过切的地方现在可能过切;原来不残余的地方现在可能残余。

软件使用需要交流,人员范围主要是日常一起工作的同事,频繁升版,会带来同事间交流不方便。软件使用大部分时候加工同型号项目零件,版次不一致,会带来许多隐患。CATIA版本高不代表编程技术水平高,版本不在高低,而在与生产现场结合的熟练程度,保持软件版本稳定尤为重要。

若数模容量大,另存为.stp格式后打开再保存、编程。例如数模XX-2403-1-1-1B.CATPart大小80.8M,另存为.stp格式后再保存容量仅13M,13/80.8=0.167,仅为原来1/6。

3.2 刀具轨迹

进刀留有足够铣削空间,利于进退刀、排屑。若空间不足,可先用小刀铣开,再用大刀粗铣,多用于封闭槽腔或锐角转角部位。推荐空间范围不小于2倍刀具直径。

刀具轨迹要求。刀具路径光顺,减少刀具变向,减少尖点,减少径向、轴向跳刀,跳刀会留下印痕;沿长方向铣削,减少机床反复加减速,提高有效加工时间,例如沿机床直线轴方向,某直线方向,长轮廓方向;粗铣零件在毛坯正上方进、退刀,不要侧面进、退刀,必要时设置假体干涉编程;粗、精铣轴向进刀角度≤1°~3°;精铣侧壁径向按顺铣、圆弧进退刀,不要在侧壁处横向进退刀、直下刀、停刀、顿刀(理论上尖点处实际进给速度为0,容易啃伤零件);精铣底面(含坡面)时轴向螺旋下刀或斜进刀,圆弧进退刀或斜进退刀;行切采用双向铣削,此时加工余量少,可减少空刀;精铣筋高,刀具底刃不过筋中心,防震;转角圆弧处理,粗铣≥R1,精铣≥R0.3;转角减速,比率0.02~0.8,转角前提前距离3mm,转角后距离1mm。

转角数控加工到位,可合理利用转角公差,采用成型刀、棒刀插铣或棒刀侧铣。转角处零件结构相对复杂;转角余量远远大于开阔区域,去转角余量可考虑插铣,即钻铣;刀具加工工况复杂,刀具加工轨迹变向;机床加工工况复杂,机床各轴拟合(合成);D角补加工耗时长、效率低;转角粗糙度高,易啃伤,容易打刀。

闭角残余数控加工到位,采用成型刀或铅笔刀。长短刀分开,控制实际使用的刀具悬伸长径比L/D≤4。长刀定轴。短刀定轴3+2或五轴联动。五轴联动,侧刃切轴五轴联动;底刃法向五轴联动;介于二者之间,以底刃R角加工为主,实际是点位接触。注意短刀也可定轴,五轴联动最小步进距离1.5~5;最小离散角度0.5°~1°。

精加工编程不留余量(零对零)。当遇到任一以下情况时,同一刀具二次进刀加工同一部位;不同刀具进刀加工同一部位;刀具悬伸较长,悬伸长径比L/D≥4,必须留余量0.02~0.1。二次进刀实际是重复定位,不同刀具实际是刀具制造误差,长短刀除刀具制造误差外实际是刀具跳刀不一致。

底刃加工为主,切宽Ae(注:D为刀具直径,R为刀具底角)。粗铣,按公式Ae=(0.8~0.9)D。精铣0.5d,按公式Ae=0.5d=0.5(D-2R)。行切0.3~0.5~1。

程编加工公差,粗铣设置为0.1~0.3;精铣设置为0.01~0.02,局部0.001。

提高CATIA编程主要方法是多做辅助线、面。原理:CAM软件产生刀路轨迹是通过点、线、面的驱动计算的。点一般用于制孔,此处不做讨论。线分为空间曲线、平面曲线、直线。面分为空间曲面、平面;大曲面、小曲面。同等情况下,直线比曲线驱动计算速度快;平面曲线比空间曲线计算速度快;小曲面比大曲面计算速度快;平面比曲面驱动计算速度快。直线是曲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包含的数据较少;平面曲是空间曲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包含的数据较少;平面是曲面的一种特殊形式,包含的数据较少。同时辅助线制作注意条理,分门别类,曲面、投影线、刀轴分开,以减少干扰项,减少额外垃圾辅助线线,使用方便,不影响其他操作。

4 后置处理软件

后置处理是将CAM软件生成的刀位轨迹文件(前置APT文件)转化为能用于数控加工的NC程序(后置G代码文件)。它涉及机床坐标系变换、非线性运动误差校验、进给速度校验、数控程序格式变换及数控程序输出等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1)数控系统控制指令的输出:机床类型、机床定位、插补、主轴转速、进给、暂停、冷却、刀具补偿、固定循环、程序头尾输出。2)格式转换:数据类型转换与圆整、字符串处理。3)算法处理:五轴坐标变换、跨象限处理、进给速度控制。

优质后置处理软件会让数控加工事半功倍。

5 仿真

五坐标加工,刀具运动轨迹复杂,刀轴矢量变化频繁,加工进给速度快,因此数控程序的校对非常重要。由于五轴联动切削程序数据量大,仅通过CAM软件进行模拟难以有效检查数控程序是否正确。采用VERICUT软件仿真,该软件是应用于数控编程仿真最广泛的软件之一。

仿真目的:验证加工程序是否过切、残余、碰撞、干涉,切削参数是否合理,反馈后再通过CAM软件程编完善NC程序。仿真必须有效,涉及7个方面:G代码仿真、仿真公差设置、刃长设置、缩颈设置、刀柄设置、报警报错设置、刷新设置。

G代码仿真,G代码是机床加工能够识别的代码语言,G代码仿真最接近实际加工;而不得采用APT文件仿真。同时仿真软件控制系统与实际机床控制系统保持一致。对于复杂零件还应该进行机床实体仿真(包含G代码仿真),否则仿真依然会失真。

仿真公差设置,理论上仿真时公差越小,仿真结果越准确,但如果零件结构复杂、尺寸巨大。例如某壁板数模,零件尺寸14 000×1 500×80mm,NC程序文件大小60M,仿真时对电脑配置要求高,仿真切削公差取1-2比较合理,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仿真效率;若切削公差取值太大(例如5~10)则许多过切对比不出来,仿真结果没有意义,仿真失效;若切削公差取值太小(例如0.1~0.3)软件会提示内存不够,无法进行对比,同样仿真失效。

仿真刀具设置成缩径,缩径后直径太小了,许多碰撞无法发现,缩径后直径与名义直径过于接近,正常的切削不是碰撞也会被软件判定为碰撞,严重影响仿真效率。例如Φ20立铣刀,缩径宜设为Φ19.5~Φ19.7。

6 工艺文件编制

工艺文件编制对这个工艺准备过程进行整理,形成整套能够用于生产的指导文件。

7 结论

数控加工是从收到技术资料开始至零件交付结束。具体:工艺准备―数控加工―钳工打磨―检验检查―零件交付。工艺准备涉及,明确技术要求―工艺分析―制定工艺方案―CAM软件编程―后置处理―仿真―编制工艺文件。数控方法必须适应工厂实际,精益求精,才会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陆启建.高速切削与五轴联动加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何宁.高速切削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詹熙达.CATIA数控加工教程(修订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杨胜群.VERICUT数控加工仿真技术[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基于集成定时器555的彩灯循环控制电路 下一篇:新时期体育“教与学”的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