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文艺批评的四个范畴

时间:2022-05-07 10:45:32

论电视文艺批评的四个范畴

摘要:电视文艺批评作为电视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蓬勃发展的电视文艺实践、日益多元的文化思潮以及错综复杂的大众艺术格局,亟须强化功能价值,建构与当下大众文化特别是电视文化生态相适应的批评理论体系。我国的电视文艺批评理论主要围绕电视文艺文本批评、主体批评、受众批评、文化批评这四个范畴展开,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和谐统一,共同在批评立场的指导下发挥作用。

关键词:电视文艺批评;文本批评;主体批评;受众批评;文化批评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10—0166—05

伴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强势发展,在人人皆可发声的自媒体时代,电视文艺批评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批评场域交织融合,批评主体趋向多元,这无疑有利于拓展电视文艺批评的话语空间;另一方面,与之相应的则是批评话语纷乱喧哗,批评标准参差不齐,批评效果良莠有别,暴露出身份消解的倾向。这些情绪化、自主式、带有浓烈娱乐色彩和消费倾向的大众化评论能否纳入到电视文艺批评的范畴?电视文艺批评的边界又在哪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许还有待持续的观察和思考,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即在大众化批评的众声喧哗中愈加需要发出专业批评的声音,愈加需要强调专业批评的身份价值。

同时,大众批评的勃兴也为我们审视当下电视文艺批评发展带来了启示——原来刻板教条式的批评话语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接受语境,亟须更新批评理念,调整批评语态,提升电视批评的影响力。当然,在积极应对新形势尝试调整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确,某些部分是必须要坚守不移的。电视文艺批评作为科学活动,其价值不在于凑热闹、赶时髦的应景行为,而是体现在长期批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批评体系与价值理念。总之,电视文艺批评作为电视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蓬勃发展的电视文艺实践、日益多元的文化思潮以及错综复杂的大众艺术格局,亟须强化自我身份价值,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批评理论体系。

我国的电视文艺批评理论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事业基础上,伴随着丰富生动的电视文艺实践发展起来的,主要围绕电视文艺文本批评、主体批评、受众批评、文化批评四个范畴展开。在进行的过程中,这四种批评既各自侧重又彼此关联,归属于电视文艺批评这一整体之中。创作主体将创作理念、审美追求以视听符号的形式付诸电视文艺文本传递给受众,受众从中进行意义解读,获取审美愉悦。同时,这一过程并不是与社会、文化环境隔离的,它又与时代背景、审美心理、接受心理等有密切的联系,故而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进行批评则会获取不一样的体味和感受。

一、电视文艺文本批评

电视文本是“由声画同步的、占有时间和空间的形象素材以及语言、文字、图表等多层符号,按一定的空间配置与时间顺序组合成的客体,以录像带或光盘的物质形态承载。电视文本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动态呈现的,信息传送是整体的、动态的、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的”①。具体而言,所谓电视文艺文本就是在电视荧屏上呈现出来的具体的节目形态,它是按照一定的艺术思维组合一系列的声画符号所生成的意义系统。这些构成了电视文本特有的、复杂而生动的话语方式和意义体系。电视文艺文本是电视文艺创作者的理念体现,同时也作为观众获取审美的对象。因而,可以说电视文艺文本是沟通电视文艺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桥梁,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创作者的艺术追求和观众的审美期待。

对电视文艺文本的批评是将电视文艺文本视为一个自足的艺术产品,对其主题思想内涵、艺术表现形式等的优劣做出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对于电视文艺文本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内容、主题、表现手法、结构、题材等方面,以具体的节目文本为对象,以具体的分析为基础。对电视文艺文本的分析与解读是进行批评的基础,必须在深入了解和掌握文本信息内容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批评不会变为无本之木,因而文本的解读是批评的基础。只有明确理解和掌握文本符号系统所指层面的意义,才能够在众多纷杂的信息中把握其中核心的部分,进而展开针对性的批评活动。

电视文本解读过程就是欣赏者在接受电视文艺文本时,利用长期形成的观看习惯和解码体系以及与受众本体相关的知识积累,从文本中获取认知的意识形态及解构/建构意义的过程。电视文艺文本的建构过程就是创作人员的意识形态和观念进行符号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符号意指行为,也就是运用具体的电视语言进行意义表达的过程。电视文艺具体文本的建立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具象语言符号的意义赋予、意义解释、意义编配才能得以实现,而文本解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阐释和分析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文本是电视文艺创作者创作理念的集中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和精神需求,因而文本成为连接创作者和观众的具体形态。对于文本的分析和解读,有利于准确把握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理念,进而形成批评依据,体现批评活动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王岳川在谈论电视批评时这样强调文本的重要性:“电视批评客体包括电视、电视作品以及受众群体,批判电视的运作、作品的文本阐释,以及受众研究。在我看来,电视文本分析是第一重要的,它是分析的基准,也是分析的原点。如果仅仅是进行一些现象的罗列,望文生义的分析,跟潮式的伪问题,将使得电视文化价值更加平面化。相反重视文本分析、文本细度、文本阐释,解释其中的微言大义,探索里面所蕴含的落叶知秋的寓意,对其中的世俗化倾向的防微杜渐,才可能拓展批判的文本视野空间,形成良性的批评循环。”②除了创作理念之外,文本批评更多表现为内容层面的审视,例如文本结构分析、叙事研究、风格评论等。

在聚焦文本本身之外,文本批评的视角还应拓展到文本生产的现实语境中去,在整个文艺创作复杂多元的大背景下审视创作风潮,将创作者、文本以及所处的外部世界形成统一的观照,对于生发文本的内在机制进行整体把握。就电视文艺创作而言,外部世界是创作者和观众生存的环境,其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必然对创作者和观众都产生影响,因而对于文本的批评还应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例如对于曾经一度风靡的戏说剧和时下流行的穿越剧等,如果我们只是单独从文本角度入手,那么对于产生这种电视剧样式的原因以及其中的文本内容如何对大众产生影响等问题就很难解答。当我们将其置于特定时期的文化环境之中并加以审视,便不难窥探到消费文化、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大众文化心理的嬗变表现出来的消解传统权威和崇尚娱乐的心态。因此,对于文本的分析,尤其是涉及到文本文化层面批评时,应当与文本创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大众文化心理等因素结合起来考察。

二、电视文艺主体批评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广义的电视传播者包括拥有决策力量的政府、拥有组织力量的电视实体机构、拥有直接行为力量的电视从业者。其中电视从业者与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是最显在的传播者。我们将他们称之为电视工作者、电视创作者、电视创作主体、电视人。电视文艺主体则主要是指其中专门从事电视文艺工作的创作主体。

电视文艺主体批评是用于研究、分析电视文艺创作者的创作道路、创作经历以及创作理念的批评方法。它主要围绕创作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批评研究,通过对创作主体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生活、创造、思想理念、社会理想、艺术观念、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来探寻电视文艺作品的生产制作背景,研究创作规律,从而达到正确认识和理解电视文艺作品的目的。电视文艺创作主体处于电视文艺生产的核心位置,他们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创作能力直接决定了电视文艺作品的艺术水平。作为电视文艺主体精神生产和艺术追求的集中代表,电视文艺作品可以折射出电视文艺主体的专业素养甚至是道德境界和社会责任意识。因而,我们在进行文艺批评时常常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电视文艺主体与电视文艺产品的互动来探求和思考艺术创作。

电视文艺作品作为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必然带有社会性和创作主体价值取向的倾向性,这时的批评者不能仅就作品的艺术性做出分析和评论,还应当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或明显或隐含的价值立场进行评价。当下我国电视文化表现出一种严重的泛娱乐化倾向,其中尤以电视文艺领域最严重。这一现象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电视文艺创作者层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获取高收视率和商业价值,创作主体自我放逐,甚至不惜降低艺术标准,迎合大众口味,使其社会角色缺失,最终淹没在娱乐化浪潮中。目前电视文艺创作呈现出愈加鲜活的时代感和时尚化特征,其中的创作主体多为年轻从业人员,他们一方面带来新鲜的创作理念和思想,表现出可贵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但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必要的社会经历以及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积累和沉淀,容易出现对节目品质把握不准、定位不高的问题,使电视节目最终流于喧哗时髦的浅表,掩饰不了内容空虚的实质。电视文艺主体批评通过指出创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归纳和总结创作中的有益经验,进而形成系统性、理论化的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创作主体提升艺术水准。创作主体只有不断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创作水平,遵循艺术创作规律,掌握熟练的创作手法,深入了解观众的审美需求,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文艺主体批评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创作主体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创作旨趣、创作水准、艺术素养等方面的批评来实现上述功能。

电视文艺创作的核心是“人”,即创作主体,而其创作理念直接关系到作品具体的呈现方式。创作理念主要是指在创作活动中,在一定的创作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艺术理论指导的对于创作行为、创作目的、创作对象等根本性的看法和判断。创作理念是系统的、相对稳定的观念集合,主要基于一定的创作实践,但同时又对创作实践进行指导。科学的创作理念在指导文艺创作时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在当下的电视文艺创作中,弥漫着一种商业气息浓郁的创作理念,为了追求高收视率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利润,不惜抛弃艺术创作底线,一味地寻求新鲜和刺激,无节制地迎合观众,形成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风气。某些节目甚至不惜暴露生活中的畸形扭曲心理,画面充斥着暴力、血腥以及色情镜头。这些节目利用观众的猎奇心理,通过刺激眼球短时间内可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从长远来看,这些节目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我国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应当及时进行批评和引导。

电视文艺主体批评应该把对创作主体的批评和其所处的时代、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体制的深入转型时期,面对当下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多元文化的冲击,电视文艺以其广泛的传播影响力和大众亲和力,在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电视文艺工作者应当自觉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任务,不能在商业洪流中迷失自我。从这一角度来说,创作者就更应当加强自身的精神修养,加强对文化吸收、挖掘、整理以及再创作的专业素养方面的学习,为创造繁荣和谐的电视文化景象而努力。电视文艺主体批评可以促使电视文艺创作者清醒地认识和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有利于在创作中把握时展的主旋律,反思自己,使电视文艺事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竞争力。

三、电视文艺受众批评

电视文艺是电视艺术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遵循着共通的艺术规律。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之间是相互创造的,审美对象制约和引导着审美主体,而审美主体又积极能动地接受并不断突破着这种制约,这种突破通过各种反馈影响和调整着创作主体的艺术思维,接着又开始一个新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个艺术活动的链式结构造就了整个人类的艺术活动史。艺术欣赏在整个艺术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接受美学认为,文本的意义生产并不在于作者,而是体现在受众的创造性解读,因而受众的艺术欣赏行为在文本的意义建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观众是电视文艺作品的接受者和消费者,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在观众这里得到体现。

电视文艺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从观众层面来讲体现在它的通俗性和多样化。通俗性表现在电视文艺具有合乎大众审美需求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大众生活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多样性则表现在大众审美情趣的复杂性。受众接受电视时的心态是不同的,除了满足基本的消遣、娱乐需要之外,不同年龄层次、教育程度、文化倾向、地域环境的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偏好也不尽相同。同时,电视观众在欣赏电视文艺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时的接受心境不同,他们在与创作者的沟通交流中建构起新的主体结构,从而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感和介入感。受众本位理念的提出使得电视创作者越来越重视观众的感受。可以说,如果没有观众,电视文艺也就失去了实现自身价值的现实基础。传统的电视文艺批评更倾向于从传者即创作者、作品的角度展开批评,而将观众纳入批评视野,有利于对电视文艺传播进行整体、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建设科学、完善的电视文艺批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如果说电视作品是联系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文本形式,那么电视批评则是一种联系二者的创作形式。电视批评家作为广大受众中的特殊群体,通过自己的批评活动使受众与创作者完成对话和交流。美学家滕守尧先生曾指出:“对话意识是造成当代审美文化的关键,在平等自由的交流中,对话的双方进行着自身情感、经验等信息的表达、呈现和交流,并在这种交流中达到文化视野的相互融合和审美情感的共鸣,由此使自己的文化视野得以扩大,精神境界得以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对话可以产生新的审美境界。”③

目前,针对电视受众展开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如对观众的精神分析、审美心理分析等,但具体到批评视阈下的受众研究成果则较少,我们需要吸收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来完善这一部分的批评研究。在我国电视文艺的发展历程中,受众意识经历了从忽略到尊重的过程。特别是在当下,伴随着市场化、产业化的深入,电视节目只有获得观众的认可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这就使得受众观念进一步提升。电视受众在电视生产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至于现在的电视文艺越来越注重观众的审美需要。在文艺创作上,要求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情感融合与交流互动,尊重观众的审美需求,考虑观众的审美接受能力,贴近百姓生活,确立人本主义创作原则。但是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批评者的注意。如某些节目打着尊重观众、为观众服务的旗号,制作了一些品格低下的媚俗节目,以低劣的手法、夸张的情节博取观众注意,实质上却是对观众的极大漠视,严重影响了电视文艺的健康发展。正是从为广大电视观众负责和代言的角度出发,电视批评者需要对这种现象发出自己的声音,从受众审美心理需求与创作者的创作取向互动机制中来思考这一问题。对于批评者自身建设而言,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审美高端的感知,立足于电视文艺现状,洞悉其发展走势,坚持文化化人、艺术养心,以强烈的文化自觉,发挥引领创作、引领鉴赏、引领人民精神生活的作用。

四、电视文艺文化批评

就当下我国电视文艺创作实际而言,世俗化浪潮使电视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的多元调和的产物,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在电视荧屏上的展现错综复杂,单纯从意识形态或审美的角度进行批评,难以把握当代电视文艺创作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现实的具体问题使得文化研究电视批评应运而生。

以文化研究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批评在我国人文学界被称为文化批评,文化批评研究方法吸收了符号学、结构学、社会学、现象学、新马克思主义等诸多方法的合理成分,在实践中与这些学科方法既相互渗透又保持了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此种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电视批评中锋芒日盛。作为理解现代电视文化结构和文化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参与电视实践乃至社会实践的理论武器,文化批评研究方法对中国电视批评的整体格局和未来发展都将产生深刻影响。文化研究围绕电视研究构建的理论概念体系给电视批评审视和评价电视文本、电视现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威廉斯的电视技术文化学、霍尔的电视编码/解码理论、莫利的民族志电视研究和费斯克的两种电视经济理论等电视研究理论既一脉相承又各具新意,共同造就了电视文化研究的繁荣局面,为电视批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文化研究还为电视批评提供了一种探讨问题的路径,它具有建立在跨文化融合基础上的跨学科性、高度参与现实的实践精神,具有以诊断社会文化症候为特征的政治批判性,这些都使电视批评获得了更强的阐释能力。

电视文艺的文化批评立足于文化视角对电视文艺进行观照和审视,它不仅试图紧扣社会现实的脉动,而且希望借此介入社会的脉动。“对于影视批评而言,脱离了文化分析的镜像探讨非常容易落入琐碎的、游戏的陷阱,同样,脱离了镜像探讨的文化分析也是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的。也就是说,只有将影视的文化分析与其镜像探讨联系起来,才能将影视批评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境界。”④以文化批评的视角研究电视文艺,使电视文艺批评经历了一个“文化转向”,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电视语言、形式等内部要素的分析转向了以文化为轴心的外部因素分析,重新审视电视作为一种承载特殊意义的文化产品,在其生产及消费过程中与诸多社会要素的复杂关系及可能性。

电视文艺所塑造的优秀艺术形象具有向普通民众发出行动号召力的巨大现实力量,电视文艺作品在传播中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参与性等观赏优势,因而当仁不让地承担起引领时代审美风尚和重构社会文化秩序的重任。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例,它已不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节庆狂欢活动,而是在欢乐层面之上渗入了文化价值整合、国族身份认同的话语表达色彩。正如学者吕新雨所分析的那样:《春晚》的播出过程,实际上也是全球华人在“天涯共此时”的时空中,完成并接受国家和民族文化意识形态洗礼的过程。对于十多亿华夏儿女来讲,一年一度的《春晚》已经成为举国上下和整个海外华人群体进行民族身份认同和宗法血缘确证的新图腾。在《春晚》播出的整个过程中,晚会借助情感的力量以温馨平和的方式、喜庆欢乐的姿态悄悄完成着一次涉及海内外十几亿华人的国家叙事活动和思想教育行为,文艺在此蜕变成为现实秩序的载体,电视晚会也演变成了国家与民族话语的历史舞台。⑤电视文艺正是通过独特的话语表达机制和符号建构规律所塑造的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来传播和建构文化,它不仅仅是审美活动,也是意识形态与文化秩序的塑造与整合。

电视文艺的文化批评对于提升电视文艺的文化品格与责任意识,促进电视文艺发挥文化建设和文化引领功能具有重要的指向和约束作用。特别是在当下所处的社会转型期中,我国的电视文艺面临着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消解权威、去中心化、娱乐化、零深度、复制、拼贴等后现代文化的典型特征已经深刻影响了我国电视文艺的创作和传播,娱乐文化过度泛滥,低俗化横行。通过对宏大叙事和权威的消解,形成对以往价值理念的怀疑甚至是颠覆性的认识,人们在无深度的体验中越陷越深。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重塑和稳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成为电视文艺创作的重要课题。电视文艺批评则成为衡量和规制电视文艺创作的重要活动之一,它通过对电视文艺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文化理念进行价值判断,对电视文艺节目呈现出的错综复杂的文化场域进行价值引领,使得人们能够形成对电视文艺的理性认识,而不仅仅是从感性的角度领略浅表层面的喧哗。在这其中,作为核心的电视文艺批评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职责,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明确批评立场并坚守批评者的良知与操守,运用丰厚广博的知识积累和善辨真伪美丑的艺术思维,通过敏锐深刻的洞察力、高屋建瓴的判断力,观察电视文艺现状,引导普通受众进行文化体味,发挥电视批评积极的文化导向作用。

总之,电视文艺批评已然到了自觉的阶段,电视文艺批评家对电视文艺现象、电视文艺理念、电视文艺创作者等自发地进行艺术、文化、思想层面的价值判断并赋予其文化引领的使命。电视文艺批评的自觉源于批评者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更源于坚守的批评立场。唯有如此,才能够在复杂的文化背景和喧嚣的多元思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弘扬核心价值理念,引领社会风尚,建构和谐的电视文化生态做出自己的贡献。

注释

①朱羽君、崔林:《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文本结构》,《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

②王岳川:《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转引自张文娟:《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2—243页。

③周建萍:《“期待视野”中的审美视界——接受美学视阈下的电视艺术美学取向》,《名作欣赏》2008年第14期。

④李道新:《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5—76页。

⑤吕新雨:《仪式、电视与意识形态》,《读书》2006年第8期。

上一篇:参与我们的Photoshop挑战赛! 下一篇:一位校长的教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