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心》的生态批评解读

时间:2022-05-07 07:52:46

《黑暗的心》的生态批评解读

摘 要: 作为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黑暗的心》是一部备受读者争议的小说。本文结合王诺提出的一些生态思想,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这部作品,主要从人类中心主义、唯发展主义及科学至上观三个方面解析作品。

关键词: 《黑暗的心》 生态批评 生态问题

约瑟夫・康拉德是一位波兰裔英国作家,也是爱德华时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作为英国现代小说的先行者之一,康拉德的小说表现出了英国文学国际化的倾向。他的作品根据题材可分为航海小说、丛林小说和社会政治小说,而丛林小说又以《黑暗的心》为代表。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根据一在刚果的亲身经历写成的。故事的叙述者马洛从孩提时起就梦想着去探访非洲腹地,后来经姨妈介绍,他得到刚果河上一家贸易公司的任命,如愿以偿地踏上了非洲之旅。他先在沿海站停留,在这儿他初次接触到了非洲被污染的环境,被压迫的黑人,以及置别人生死于不顾的公司总会计师。从这位会计师口中,马洛首次听说了克尔兹。接着他跟一个六十人组成的运输队一起踏上了一段两百英里长的旅程。经过十五天的跋涉,终于到达了中央贸易站,在这里他又认识了经理及制砖师等人,并从他们口中得知更多关于克尔兹的消息。最后马洛等人驾汽船,经历了艰难险阻,最终到达内地贸易站,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克尔兹。

对于康拉德的这部作品,国内外有不少相关论文,它们主要从种族主义、后殖民主义、象征主义、存在主义和女性主义等方面解析这部作品,很少从生态方面解析。季峥在他的《笼罩的乌云――对〈黑暗的心脏〉的生态批评解读》中,从征服自然与殖民掠夺,以及疏离自然状态下的人之异化两个方面对《黑暗的心》进行解析。本文虽然也是对这部作品进行生态批评,但主要参照王诺先生的生态思想,从与季峥先生不同的角度挖掘这部作品的生态思想。王诺在其《生态与心态》中提出:“人类中心主义、唯发展主义和科学至上观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思想根源,是当代生态思潮所要解决得核心问题。”本文参照王诺先生的这一思想,并结合《黑暗的心》汉译文本,从人类中心主义、唯发展主义和科学至上观三个方面入手,挖掘文本在生态方面的内涵,进而探讨这些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

1.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支配人类意识和行为已达数千年之久,它把人当作自然的中心,认为地球上的一切,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动物、植物和矿物,都是专门为人类创造的。在《黑暗的心》中,人类中心主义主要体现在殖民者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

1.1掠夺自然。

对自然的掠夺主要体现在殖民者对象牙、黄金的掠夺,以及对其他一些自然资源的掠夺。在文章之初,马洛就指出了:“他们全部从这条河上驶出,去寻找黄金或博取功名,他们带着刀剑,还常常举着火炬。他们是陆上权利的使者,也是传播圣火的人。”这里的“他们”指的是早期殖民者,他们去海外的主要目的是寻找黄金。马洛到了刚果之后,发现这儿几乎每个人都对象牙顶礼膜拜,克尔兹因为能搞到很多象牙而成为大家崇拜的对象。可令人崇拜的克尔兹是怎么得到象牙的呢?他是通过对自然的掠夺,对非洲人的威胁利诱而得到这些东西的。这一切都是马洛到达内地贸易站后的所闻所见。为了弄到象牙,克尔兹总是一个人在森林里游荡,因为没货与非洲人交换,他就抢劫了那些村子。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丝毫的悔恨,他认为“应该消灭所有的畜牲”。“畜牲”在这里指的是非洲人,在他的眼中,他们根本不是人,也不应该得到人的待遇,掠夺他们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1.2破坏自然。

破坏自然主要体现在殖民者对丛林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在沿海站,马洛就看到了为修铁路进行的毫无目的的爆炸,他们铁路没修成,却把这儿的环境搞得一塌糊涂。轮子朝天背朝地躺着的火车车厢、锈蚀的机器部件、生锈的铁钉、破裂的排水管和撒了一地的铆钉等,这一切使沿海站显得乱哄哄的。在中央贸易站,马洛看到它一边是一条臭泥组成的世界,另外三面由一堵烂草墙围绕着,它的门则是一个豁口。本来已经够混乱了,但又来了一群自称黄金国探险队的人,他们的帐篷、宿营小凳、铁皮罐头、白箱子、黄布包胡乱地扔满了整个院子,不知道这群强盗似的毫无纪律的人会把荒原糟蹋成什么样。

1.3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倡生态整体主义。

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呢?在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中,似乎是人类胜利了,但自然会加倍地惩罚人类的,疾病和死亡就是自然对人类破坏的回应。

在《黑暗的心》中,不少人为破坏自然付出了代价。在去非洲之前,医生就告诉马洛:“噢,我从没见过他们回来。”“他们”指的是公司里被派往非洲的人。这些人去了之后就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他们大部分都死在了他乡。在去非洲的海上,马洛碰到了一艘莫名其妙地向着一片大陆轰击的军舰,这艘船上每天都有三个人因害热病而死去。故事的主角克尔兹是个一心想要征服自然、征服丛林中的人,但荒原俘虏了他,进入了他的血脉,耗尽了他的肉体,最终把他给征服了。丛林就像一份被诅咒了的遗产,要获得这笔遗产,是要付出刻骨铭心的伤痛的。

在自然与人的交锋中,最终胜利者只能是自然,因此我们要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如果以人为中心,人类必将把自身的利益置于生态整体利益之上,必然会引发生态危机和生态失衡。因此,我们要坚持生态整体主义。

2.唯发展主义

根据王诺的《生态与心态》,唯发展主义将人类在人性解放,人格完善、完全和诗意地生存,与自然休戚与共、与他人和谐相处,以及物质生活适度改善等多层面、全方位的进步和完善之需求,缩减为物质需要的满足和物质生产的发展,严重忽视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

2.1片面追求物质。

对财富的追求主要表现在对象牙和财宝的片面追求。金银财宝和象牙成为殖民者主要掠夺的目标,不少人都为追求财富而来到了这个荒凉的地方,贸易站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象牙,到处弥漫着象牙的气息,内地贸易站那间破旧的泥巴小屋都快被象牙撑破了。

一个与马洛同行的朝圣者,由于太胖不适合非洲的气候环境,他一次又一次地晕厥在灼热的山腰,当马洛问他去那儿到底想干什么时,他轻蔑地说:“当然是想赚钱,你说为什么?”这种为赚钱而不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的行为属于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行为。

中央贸易站经理的叔叔带着他的黄金国探险队来到了丛林,他们就像是一伙下流的海盗。他们想的是如何从大地的深处把宝藏挖出来,然而最终为此付出了代价。

2.2忽视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的忽视主要体现在人类的异化方面。《黑暗的心》中有不少人类异化的例子,马洛的前任,沿海站的会计,克尔兹无不是被异化了的人。

马洛的前任弗莱斯列文,本来是一个世间最谦恭、最温和的人,但由于几年来一直在海外投身于所谓的伟大的事业,他变得残暴跋扈。一个由几只母鸡引起的很小的冲突,就引发成了一场命案,原因是他觉得自己在交易中吃亏了,为了体现自己的自尊心,他就上岸来用木棍乱揍那个村长。狠命的抽打引起了村长儿子的不满,就把他给杀死了。

沿海站会计也是一个被异化了的人,他全身心地扑在帐薄上,根本不理会别人的死活。当人们把内地的一个患病的公司人抬进他的办公室时,他很不高兴地说:“这个病人的会分散我的注意力,天气那么热,要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怎么能避免记账错误。”

克尔兹也是一个异化了的人,最能体现这一点儿的就是他对待俄国人的态度。这位俄国人是他唯一的朋友,曾经在他生病的时候悉心照料过他。可是克尔兹为得到俄国人手里的象牙,却想毙了他。为了几个象牙就要杀自己的恩人,多没良心啊。

2.3反对唯发展主义,提倡科学发展观。

人类要满足自己的欲望,要生活得越来越舒服,这是没有错的。但人类对物质的无限需求与生态系统的有限承受能力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我们不能再盲目地唯发展,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生态发展观的两个标志为:一是“以开放、多样化、宽容、个人自由和理性为基本价值”,二是“自然界必须被当作平等的伙伴对待”。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人类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3.科学至上观

在很多人眼中,科学是万能的,它永远不会犯错误,这也正是科学至上观的观点。然而严酷的事实告诉人们,科学不可能永远正确,有些科学技术可能给整个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3.1科学的危害。

在《黑暗的心》中,有很多科学成果,它们本来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但由于使用不当,却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危害。

首先是先进的交通工具。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汽船的使用,大海某些地方变得“油腻腻的毫无生气”。另外汽船也充当了殖民者深入非洲探险的工具,马洛就是驾驶汽船到达内地贸易站的,在离开这个贸易站时,他写道:“两千只眼注视着这个凶猛的水怪用它那吓人的尾巴拍打河水,水滴飞溅,呼呼作响,往空中吐黑烟。”这个吐黑烟的污染空气的水怪就是汽船,它不仅运来了殖民者,运走了象牙,而且污染了荒原的环境。另外文中的火车道还没铺成,但马洛看到“有一节小型火车车厢轮子朝天背着地躺着,一个轮子已经脱落,车厢看上去像某种动物的尸骸”。这节被废弃的火车失去了本身的价值,而且污染了荒原的环境。

其次是先进的武器的使用。大炮、枪和炸药等武器的使用使荒原的环境遭到了破坏。马洛目睹了炮轰大陆的情景,几尊大炮在船上放着,油腻、粘滑的潮水慢慢地把船掀起又放下,大炮在向陆地上所谓的看不见的敌人狂轰。枪是殖民者保护自己的主要工具,但是殖民者却滥用枪,用枪威逼非洲人,使他们臣服于自己,乖乖地交出象牙等财产,不少非洲人都死在了殖民者的枪口之下。为了铺铁路,殖民者用炸药开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却滥用炸药,用马洛的话说:“他们在铺设一条铁路,这堵峭壁其实没有碍着什么,但这毫无目的的爆炸是他们所从事的全部工作。”

3.2反对科学至上观,提倡绿色科技观。

科学会给生态带来弊端的,所以我们要反对科学至上观,提倡绿色科技观。科技必须绿化,绿色科技才是科学进步的未来。我们要努力限制科学的权利,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监督、制约和改造,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和整个地球的方向发展。

总之,通过对《黑暗的心》的生态解析,我们可以看出生态问题在殖民初期就已经出现。面对着由来已久并且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生态意识,具体做法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倡生态整体主义;反对唯发展主义,提倡生态发展观;反对科学至上观,提倡绿色科技观。

参考文献:

[1]王诺.生态与心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4,第一版.

[2]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书版社,2006.9,第一版.

[3]康拉德著.孙礼中,季忠民译.黑暗的心.文艺出版社,2005.3,第一版.

[4]季峥.笼罩的乌云――对《黑暗的心脏》的生态批评解读.当代文坛,2006,(4).

[5]季峥.《黑暗的心脏》的存在主义主题――荒诞.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4).

[6]赵海平.康拉德《黑暗的中心》与种族主义之争.外国文学评论,2003,(1).

[7]丁燕.从《黑暗的心》谈康拉德的女性意识.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1).

[8]吴迪龙.后殖民,还是反殖民?――《黑暗的心》的后殖民批评解读探讨.译林,2007,(4).

[9]李文婕.《黑暗之心》的象征手法.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3).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压力及调适途径 下一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