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存在的不足以及问题探讨

时间:2022-05-07 05:30:14

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存在的不足以及问题探讨

摘要:纳税服务作为税务机关的工作重点,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全面、稳健的各项服务,并且纳税服务也是整个税收征管体系的首要环节,但通过对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可以暴露出纳税服务存在的许多问题,本文将对纳税服务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加以明确,指出纳税服务存在的不足及问题,通过探究加强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的必要性,提出提升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管理制度

纳税服务主要是指作征税主体的税务部门在进行税收征收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配套服务措施,向纳税人提供方便履行纳税服务或享受纳税权利的服务总称。而纳税服务的优劣能影响到纳税人纳税意识的变化,并且纳税服务属于纳税机关政府行为的组成部分,优秀的纳税服务可以促进纳税人进行依法诚信纳税,并保证税务机关征税基础性工作的稳定运行。

一、 纳税服务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使纳税服务成为世界各国税收管理发展的重要潮流,纳税服务这一概念最早产生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并通过快速的理论发展,逐渐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税收行政的重要内容。在几十年来的税收服务工作中,已经逐渐树立服务理念,并对服务制度和手段进行完善,通过丰富的服务内容和开展绩效评估的方式,实施全面的服务监督,共同建立起较为成熟的纳税体系。纳税服务的概念需要从纳税服务的主体进行划分,对纳税服务的主体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广义的纳税服务主要是指保障纳税人权益的所有机制和措施,包括税收机关服务措施之外,也包括社会中介机构、政府机关和其他组织提供的服务。而狭义的纳税服务主要是税务机关为保障纳税人依法纳税,并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从而提供的各项专业化服务措施总称。纳税服务从内容方面也可以分为只提供纳税人在纳税过程所需服务的狭义概念,广义概念则包括收税立法、法律援助等方面在内的全方位纳税服务。纳税服务体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得益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随着20世纪80十年后,政治、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都促进了世界各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服务理论改革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酝酿,理论内容包括追求公共利益,服务公民而不是顾客,加强思考的战略性,重视公民权利,服务行动具有民主性,明确认识到责任并不是单一的,重视人的价值而不是生产价值。新公共服务理论重视服务意识,应用在纳税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将纳税服务落实到实处,侧重于战略方面的思考,可以集中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依法纳税的过程中,并促进纳税人纳税意识的觉醒,激发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纳税自豪感。

二、 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存在的不足以及问题

2.1信息服务方面

当前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税企之间的沟通有待加强。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税收政策宣传并不积极,企业办税员也没有积极参加的态度,因此,信息服务工作并不明显。另一方面是信息咨询服务渠道存在问题,没有专门的受理机构,电话咨询和网上咨询也不够方便。

2.2程序服务方面

当前程序服务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程序过于复杂,而工作效率却不高。过分讲究程序的规范化以及规范内部的监督制约。因此导致程序服务复杂化,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程序服务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即窗口设置未能满足纳税人的需要以及远程申报未能给纳税人带来便利。

2.3权益服务方面

在权益服务方面税务机关的管理方法比较老套,没有创新意识。税务机关对于纳税人的权益问题的维护意识不强,对于日常管理中的小问题比较容易忽视。另一方面,税务机关对于权益服务工作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定,仅仅是停留在原则问题要求的制定上。因此,税务机关应当做好权益服务方面的工作。

2.4管理制度方面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税务机关最基本的要求。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影响,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在制度管理方面,税务机关的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税务机关对于工作人员的监督制约力度不强。

三、 加强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的必要性

纳税服务以方便纳税人及时足额纳税和提升纳税人诚信纳税意识为目的,坚持公平、依法、公平、无偿的原则,将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为服务宗旨,在加强税收机关征税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而纳税服务也是纳税机关在纳税人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纳税义务的过程中,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措施,包括纳税咨询、税法宣传、权益保护、办税服务、社会协作和信用管理等方面,贯穿税收机关征税的全过程,并在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属于全局性的系统工程。税务机关建设和谐税务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税收机关由于税收的职能作用和特点,导致税收机关处于社会收入分配的敏感环节,加强纳税服务有利于化解税收矛盾,构建税收与经济、税收机关与党政部门以及纳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税收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在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税收服务应当坚持公平、依法、公平、无偿的原则,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工作要求,转变传统的服务观念,加强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创新服务手段,才能有效提升税收机关服务质量,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部门形象。税收服务是税收工作的本质要求,并属于税收征管的行政行为之一,具备税收机关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并且法律层面也界定了税收工作的工作性质,为保证税收职能的稳定运行,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通过一系列税收服务措施达到税收机关的工作目的。

四、 提升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的对策

4.1简化程序

五、 提升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的对策,首相应当从简化程序开始,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对程序服务体制进行改进,由此扩大从税务大厅窗口办理的服务功能,将引导服务台改进为全程服务台。一方面可以满足纳税人的需要,便利纳税人进行办理业务。另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税务机关工作人的工作效率。

4.2提高自觉性

提高自觉性,即自觉维护纳税人的权益。在权益服务方面,税务机关的管理方法应当加以改进,加强创新意识。税务机关对于纳税人的权益问题的维护意识要增强,对于日常管理中的小问题重视起来。另一方面,税务机关对于权益服务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定,改变原来仅仅停留在原则问题要求的制定上。这样税务机关就可以做好权益服务方面的工作。

4.3改变服务策略

改变服务策略,就是加强当前信息服务,加强税企之间的沟通。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宣传税收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咨询服务渠道,设有专门的受理机构,统一电话咨询和网上咨询,为纳税人提供真正便利的服务。

4.4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税务机关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制度管理方面,要加强税务机关的管理意识,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税务机关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监督制约力度。(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曾楠.浅谈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问题[J].财政监督, 2008(02):55-56.

[2]潘楠; 杨晓丽 .浅议新公共管理框架下纳税服务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 2013(01):194-195.

上一篇:影子银行与金融监管 下一篇: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