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高中生进行经典名著阅读

时间:2022-05-07 03:34:17

如何指导高中生进行经典名著阅读

【摘要】国家教育部虽然为高中生指定了许多必读的名著书目,但是由于受到高考的巨大压力,高中生对名著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理念,选取合适的经典名著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独特的感悟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

【关键词】高中生;名著阅读;途径

博尔赫斯曾经说:“经典名著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 经典名著是各民族文字表达的典范之作,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写。经典名著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注解着每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它可以影响几代甚至是几十代的人。国家教育部为高中生指定了许多必读的经典名著书目,但是高中生对名著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高中语文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熟悉经典名著、亲近经典名著、走进经典名著,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开阔视野、积累人生智慧和文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

一、高中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现状

有人曾做过关于高中生课外阅读经典名著的调查,在回答“你喜欢哪一类课外读物”中,选择经典名著的学生只占了29%左右,在另一项“你完整阅读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有多少本”,读完10本以上的学生仅仅只有20%左右,而竟然有3%的学生连一本也没有读完。由此可见,高中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是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功利心理。高考涉及的内容,学生就会重点阅读,高考不考的内容,以及课本以外的内容,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意花费时间去阅读它。经典名著等课外读物都被认为是“闲书”,搁置一边。长此以往,学生被功利主义所包围,不能在心灵放飞的真正阅读中享受真善美的精神体验。二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消磨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精力及兴趣。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膨胀、飞速传播的时代,各种快餐化、碎片化、图像化的阅读材料通过网络冲击着学生们的眼球,学生们更喜欢看一些碎片化、片段化的短文,或者是直观式的漫画和视频,却没有耐心静下心来研读那些长篇经典名著。

二、指导学生进行经典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正确的阅读名著理念

要想指导高中学生进行经典名著阅读,首先要让学生建立正确阅读名著理念,就是要解决为什么在如此高速信息传播的时代仍然要阅读经典名著的问题。经典名著是人类经过漫长历史积累起来的文化精华,是作者人生智慧的硕果。它是一眼甘泉,无论春夏秋冬都能浇灌人类的心灵,它是一座富矿,即使过了一千年还能继续开掘出宝藏,令人类受益无穷。阅读名著可以启迪人生,熏陶学生的品德,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名著阅读先从课本开始延伸

“书,是哺育心灵的母乳,启迪智慧的钥匙。”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的节选,比如《边城》节选,《祝福》选自《鲁迅全集》中的《彷徨》,《论语》选篇、《孟子》选篇,还收入有《名人传》自序、《呐喊》自序等等,这些文章虽然只是经典名著的冰山一角,但是可以给学生的名著阅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走近名著、了解名著、熟悉名著,引起对阅读名著的兴趣。因此,我在教授完这些名著节选之后,总是推荐学生找到原著进行阅读。这样课内外结合的授课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课文,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他们的大脑,使他们对名著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名著进行阅读

除了入选课本的名著,还有很多可读的经典名著。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选择学生自己钟情的、适合自己的,并且能在灵魂上产生共鸣的书进行阅读。

在进行名著阅读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三种情况:一是有些名著一看基本就懂;二是有些名著完全看不懂;三是有些名著似懂非懂。第一种情况似乎没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但我仍然鼓励学生跳出旧的框框,读出新意;第二种既然看不懂,说明学生完全不能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不能理解作者的思维,我会建议学生不要浪费时间去阅读,等到心智成长或者是人生经历达到一定的程度再去阅读;第三种情况最有价值,我会建议学生们选择似懂非懂的名著来阅读。因为高中生阅读一些似懂非懂的书,可以静下心来琢磨一下,探究交流一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会得到提高,这样的阅读才有价值和意义。比如:每个学期我都会为学生们列出阅读的书目,书目中包含古今中外的小说、戏剧、散文等,供学生选取阅读。有的学生选取梭罗的散文《瓦尔登湖》,因为梭罗的文章不像平时看到的文章那么有条理,但是文章中追求完美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虽然他们开始阅读时并不太理解文中的含意,我还是鼓励学生静心琢磨,有心体会。而类似于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由于学生们还无法理解其思想和形式,我会建议学生们在以后更合适的阶段进行阅读。

读书就好比谈恋爱,“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选择适合的书,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经典最为重要。

(四)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高尔基曾说:“最重要的知识就是方法的知识。”为了让学生高效地完成名著阅读,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归纳出“三遍阅读法”,即在第一遍阅读时,学生只追求故事的情节、主要内容概要,进行粗略阅读;在第二遍阅读时,比较精细,用心品读细节并做笔记、摘抄等;第三遍阅读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挖掘出作品更深层次的寓意,探讨作者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当中。这种阅读方法完全不同于应试教育下的阅读训练,它不设定训练思维考题,不浮躁,无功利,更有利于学生用心与作品进行心灵交流。

“三遍阅读法”中第三遍最为重要,因为在第三遍阅读过程中,学生必须在阅读中发现“似懂非懂”的地方,并带着这些疑问去寻找相关资料,研究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际遇等,并且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做出批判性的思考,形成学生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这种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的阅读,才是一种拥有知性之美的阅读。

(五)借助于影视作品辅助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许多的经典名著都被改编拍摄成了电影、电视剧。比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外国名著《巴黎圣母院》《哈姆雷特》《堂吉诃德》《欧也妮・葛朗台》等都被拍摄成了影视作品。我会在学生阅读原著之前,组织学生们一起观看一下这些影视作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加快阅读速度,并且让学生在阅读时进行对比,找出原著与影视作品的区别。

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观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对经典名著作品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名著所表达的意境。

(六)鼓励学生进行名著深入探究活动

鼓励学生们根据选读内容,成立不同的探究小组,构建合作探究平台,让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比如:在阅读《红楼梦》时,学生们成立 “红学社”探究小组,研究红学;在研读《堂吉诃德》时,学生们成立 “骑士团队”,探讨骑士精神;在阅读《呐喊》时,学生们成立“鲁迅社”,讨论鲁迅的文学批判精神。在学生的探讨与交流过程中,来自同龄人的独特见解,往往更容易触发倾听者的灵魂,使其认识到自身思想的欠缺之处和独到之处,激发出更强烈的创造性思想的愿望。

(七)重视阅读成果展示

阅读成果展示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的阅读行为,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因此,教师应当重视阅读成果展示活动,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我最常用的是以下这几种阅读展示方式。

1.进行读书笔记展示活动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不仅可以增长知识,积累好词好句,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名著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内容包括记录下名著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等,同时还有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能理解的疑点和问题。读书笔记会定期展示,对于优秀的笔记我会做出点评,引导其他学生进行学习。

2.学生读后感创作展示

学生阅读完名著后,我会让学生们动笔写一些读后感,或者是根据名著的内容进行一些再创作。比如,在学生们阅读完国学经典名著《论语》之后,我会让学生写一篇学习心得,并进行默写国学经典名句;在阅读完《普希金诗歌》《女神》《泰戈尔诗集》等作品时,我会举办朗诵会,让学生用创新方式朗诵这些作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些优秀诗篇;在阅读完《老人c海》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进行缩写写作,然后让学生交换缩写的文章,评出优秀缩写作品进行展示。学生通过写读后感、读后缩写、读后朗诵,将自己对名著、名篇独特的感悟创造性地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的美,也让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些经典名著、名篇。

3.组织学生将名著进行编演展示

学生阅读完名著后,我会组织学生将名著进行编演展示,以表演促进阅读。比如,阅读完《雷雨》后,我组织学生选演员找道具、布置舞台。通过表演,学生和书中的人物有更近距离的接触,对人物的性格和际遇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阅读名著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一种思考,是一种探索,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享受。高中生进行名著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不遗余力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指导学生进行经典名著阅读,让学生在真正意义的阅读中找到人生的乐趣和人生的方向。

上一篇:论科技文的翻译 下一篇:揭秘:是何人销毁了郑和那支庞大的“特混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