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发展研究

时间:2022-05-07 02:33:25

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发展条件的分析,提出园区发展战略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工业园区;发展条件;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6-0035-02

1概况及发展现状

1.1 概况

丹东临港产业园区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紧邻黄海岸线和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北部依托丹东市区,南部依托东港市区,包括大东港港区及临港工业区。园区开发总规划面积为117.96km2。地势平坦,环境优良,区位和交通条件良好,具有很好的开发条件。

1.2发展现状

丹东临港产业园区成立以来,大力开展园区道路、标准化厂房及相关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为工业项目入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建设,产业园区内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仪器仪表产业园区、装备制造园区、港口工业区、环保产业园区和汤池产业园区等6个工业园区。

1.3存在问题

1.3.1产业集群特征不明显

现在园区内的企业大部分是技术层次低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加工企业,存在技术水平偏低,项目规模偏小等问题,且企业没有自发形成专业化分工、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既竞争又协作的网络关系,不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辐射作用小,工业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强,集聚效应无法形成。

1.3.2缺乏系统规划

产业园区内各工业园区之间的无序竞争,缺乏系统的规划,部分工业项目引进盲目性较大,产业雷同,无法体现园区和集群的竞争优势。

2 发展条件分析

2.1 优势条件

2.1.1 政策优势明显

产业园区沿江、沿海、沿边,其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三个经济圈的交汇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等部级发展战略等部级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凭着部级开发区的政策优势,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东段起点,产业园区的经济建设一定会迎来新的一轮高潮。

2.1.2 交通便捷发达

产业园区交通便捷,航空、海运、公路、铁路的综合运输体系完善,拥有至北京、上海、青岛、三亚、深圳、韩国首尔等国内、国际航空航线及至日本、韩国、朝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港口的散杂货、集装箱和客运海上航线。连接丹东与东北东部城市的“东边道”铁路,连接丹东与朝鲜的新鸭绿江公路大桥,丹东到通化、丹东到海城的高速公路以及丹东到沈阳、丹东到大连的快速铁路等均在快速推进中

2.1.3 腹地市场广阔

产业园区是东北三省东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和联接朝鲜半岛的重要窗口,拥有东北东部城市群及东北亚地区两块广阔的腹地市场。东北东部城市群的13个城市、27.52万km2土地、丰富的资源,以及朝鲜的矿产和劳动力资源、韩国的先进技术,均为产业园区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潜能。

2.1.4 资源丰富充足

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资源种类丰富而充足。境内遍布千余条河流,水资源充足,水质优良;覆盖率达66%的森林资源,雄踞全省之首;电力能源充足,水电、火电、风电齐全;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其中硼矿储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农副产品和水产品极其丰富且多具特色。除自然资源外,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也比较雄厚,为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2.1.5 工业基础雄厚

园区发展依托丹东现有优势产业。丹东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目前丹东已初步形成以四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即:以汽车和仪器仪表为主导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以硼、镁为代表的矿产品加工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和纺织服装业。特别是仪器仪表产业,它是丹东的传统产业,产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先进,人才资源丰富,生产体系完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居全省前列,食品饮料、医药、造纸、石化等领域都比较成熟,为园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2劣势条件

2.2.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产业园区周边现有基础设施缺乏,基础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尚需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2.2.2产业结构劣势

园区内现多为一些中小型企业,产品配套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有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园区缺少能够牵动和支撑作用的大型企业、大型项目,产业基础薄弱。

2.2.3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旅游业发展存在冲突

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工业项目的建设投产,必会破坏产业园区内自然环境,尤其是园区内的水资源会遭到污染,会对鸭绿江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建设“大气秀美”的丹东,要满足工业与旅游业协调促进,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原则。

3 发展研究

3.1发展战略研究

3.1.1政府主导战略

产业园区的管理体制应当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注重其市场功能,实行有特色的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政府应在规划、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推进园区发展,理清园区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推动产业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3.1.2协调发展战略

工业园区应发挥各自资源和区位的优势,明确园区的发展定位,体现园区的产业特色,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优势互补,统筹发展,形成合力,促进产业园区经济快速发展。

3.1.3集群促进战略

形成产业集群是提高工业园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积极培育园区内已形成的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核心企业,带动技术创新及功能完善,形成竞争优势。通过培育集群、依靠集群的根植性、促进集群企业联合、鼓励竞争与合作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园区产业集群的成长及竞争能力的提高。

3.1.4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园区开发模式,由政府主导开发建设向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转变,各工业园区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开发建设园区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载体优势,促进人才与技术等科技资源向园区集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鼓励科技型企业发展,推进科技型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使科技型企业成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载体。

3.1.5生态维护战略

提高产业引进门槛,限制重污染项目,提高资源在城市和园区内的循环消耗率;提倡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保持园区绿地水系成系统化、网络化布局,避免出现生态孤岛,维持生物多样性。

3.2保障措施

3.2.1理顺政府职能,加快体制与机制创新

丹东市政府及园区主管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产业规划与定出台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软件环境,积极完善园区内公共管理与服务体系,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保证。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逐步规范化、合理化,对园区实行股份制运作、企业化管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3.2.2优化基础设施环境,加快配套建设

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整体环境,为园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创业条件。积极发展产业园区的医疗、公交、邮政、信息等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为工业园区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后勤保障。

3.2.3打造园区品牌,扩大招商规模

合力打造丹东城市品牌和临港产业园区品牌。注重丹东市的品牌宣传,在主流媒体打造丹东品牌,利用“鸭绿江国际旅游节”和“辽宁台湾周”等活动,做好招商工作,扩大丹东市和临港产业园区知名度。

3.2.4做大做强融资平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强化融资平台建设,提升园区开发公司与土地储备中心的运营及融资能力,利用自身的土地优势、政策优势及其他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融资平台;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要大力开展银企合作,定期向金融部门推介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争取信贷支持;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建立工业园区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

建立与工业发达国家或地区共同建设的以该国或地区命名的工业园区。临港产业园区可以利用本地资本、市场、区位等优势,整体承接外国或外地区的产业转移,采取“我出地,你建设、我收税”的建园原则。

3.2.5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园区科技含量

政府应增加专项科研经费,并积极引导和鼓励工业园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园区研发机构建设,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发,推动专利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鼓励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产品,推进高技术优势产业实现核心部件、关键材料、重大装备的自主设计制造。

4结论

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其建设发展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对其发展的优势及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战略及相应的措施,期望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工业园区今后可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丹东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丹东临港产业园区(丹东新城区)发展规划,2010.

[2]吴殿延.区域经济学,2003.

[3]桂国庆,陈勤,倪云飞,等.城镇工业园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企业经济,2005(4).

[4]李欣广.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工业化新路,2007.

上一篇:我国气象服务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地下停车库消防设计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