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发展 古镇展现新貌

时间:2022-05-07 11:25:28

四轮驱动发展 古镇展现新貌

周铁镇位于太湖西岸,是宜兴东北部的门户镇、对接锡苏常的桥头堡。近年来,我们以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示范区为统领,实施“产业、城镇、生态、文化”四轮驱动,发展面貌、城镇面貌、环境面貌、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一、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把昔日的化工之乡建设成为国家机械装备产业基地。坚持一手抓落后产能的淘汰,一手抓现代产业的培育,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发展质态显著提升。一是化危为机淘汰落后产能。太湖水质危机爆发以后,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化工专项整治,累计关闭化工企业达109家,为转型发展腾出了空间。二是做强龙头培育行业冠军。突出科技创新、装备提升和战略合作三大抓手,申乾包装、莱顿宝富、格兰特设备、巨能机械等10多家规模骨干企业成为全国同行业的领军企业。三是持续投入打造产业集群。牢牢抓住项目投入发展机械装备产业,两年完成投入30多亿元,全镇机械装备企业达190家,产值达70亿元,“国家机械装备产业基地”一举落户周铁。

二、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把太湖治理一线建设成为最佳人居空间。始终坚持“城乡一体、镇村联动”,大力度完善城镇功能,全镇域整治村庄环境。一是突出“镇级城市化、镇村一体化”,建设现代新市镇。两年总计投入8亿元,主镇区道路全面完成黑色化改造,10万平方米的竺西文化公园、长2.5公里的塘河水韵公园、20万平方米的四个安置小区全面建成,背街小巷改造基本到位。二是突出“集多方财力,建综合亮点”,建设美丽新农村。以各级各类创建为抓手,实施“整治农村环境,建设秀美家园”三年行动计划,集多方财力,扬各村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环境亮点,建成国家、省、市各级农村环境整治亮点28个,全镇实现省生态村、卫生村全覆盖。三是突出“月查季评、以奖代补”,管出镇村新容貌。每年安排200万专项资金,对村庄环境开展“月查季评、以奖代补”;把村级环境管理纳入百分考核,对村保洁员报酬实施定员定量镇级统筹;在全市率先成立镇公用事业办,将环卫、绿化、照明、供水、污水处理纳入一体化管理;投入100多万元添置道路保洁、垃圾密闭运输等环卫装备,进行全天候、全覆盖的保洁。

三、打造文化建设先行区。把江南古镇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镇。以申报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为统领,把文化建设与古街保护、历史遗存、群众生活有机融合。一是立足高起点编制保护规划。邀请东南大学等国内一流的设计单位来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竺西书院、城隍庙修缮保护等各项规划,科学合理地保护开发历史文脉。二是立足高质量建设文化载体。投入5000多万元,总面积1.02平方公里的历史街区修复工程有序推进,竺西书院一期、城隍庙、塘河水韵公园、陶行知纪念馆、程天民院士旧居等工程顺利竣工。三是立足高定位保护历史遗存。开展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岳飞衣冠冢、杨氏节孝坊以及陶行知创办的西桥工学团、吴冠中笔下的王茂古村落等一批历史遗存和文化节点修缮重现。

四、打造和谐幸福模范区,把素有向善基因的竺西大地建设成为首善之镇。注重突出共建共享,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普惠于民。一是激发企业热情献爱心。积极引导企业回报社会,开展“集聚社会资本、共建幸福周铁”活动,一次性集聚社会资本7808万元,赢得了思想舆论和建设资金的“双支撑”。二是打造慈善品牌解民忧。始终重视民生保障事业,积极打造慈善工作品牌,先后成立总额超过1300万元的19只由企业冠名的慈善救助基金,覆盖了助学、助困、助老、助残、助医等各种救助领域,全镇共有13200多人次受助。三是改善民生民计促和谐。在宜兴率先组建镇级人才劳动力市场,成功创建省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镇,社保扩面完成率连续十年名列宜兴全市前茅,镇敬老院成功创建全国模范敬老院,周铁已成为宜兴最和谐稳定的乡镇之一。

(作者系宜兴市周铁镇党委书记)

上一篇:特色文化 魅力无穷 下一篇:重温汉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