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下正骨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

时间:2022-05-07 10:10:0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3.52

摘 要 目的:通过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及放射学检查,确立诊断标准,以期为采用牵引下正骨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提供临床选择。方法:收治颈性眩晕患者72例。对于治疗的效果进行等级评分,其评分的依据为相关影像学检查及功能恢复的程度。选择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病患者,采用穴位注射加牵引下正骨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72例患者均获矫正治疗,平均随访1年,随访率100%。72例患者的眩晕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他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失眠)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测试颈椎的功能有了较大的改善;影像学检查(X线)结果示颈椎的生理曲度基本都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间距离恢复的程度有较大的差异性,其中恢复程度为优47例(65%);良19例(26%);一般6例(8%);差0例。优良率91%。结论:牵引下正骨并配合穴位注射用于治疗颈性眩晕,能够有效的恢复寰椎的侧移和旋转,并能够消除错位的颈椎对颈动脉的不良影响,其治疗对颈性眩晕及其他临床症状有效。

关键词 颈性眩晕 牵引下正骨 穴位注射

资料与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6月收治颈性眩晕患者72例,要求其病程在≥1年,入组后需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致的躯体检查,并且对所有入组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其中包括颈椎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根据颈椎放射检查寰椎偏移将其分为寰椎前弓上右移5例;寰椎前弓上左移8例;寰椎前弓上右移向前旋转8例;寰椎前弓上右移向后旋转5例;寰椎前弓上左移向前旋转2例;寰椎前弓上左移向后旋转6例;寰椎前弓下右移8例;寰椎前弓下左移6例;寰椎前弓下右移向前旋转5例;寰椎前弓下右移向后旋转5例;寰椎前弓下左移向前旋转6例;寰椎前弓下左移向后旋转8例。

诊断标准:符合1992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治疗前2周未服用任何中西药品。②排除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高血压、贫血等疾病的影响[1]。

治疗评估:对于治疗的效果进行等级评分,其评分的依据为相关影像学检查及功能恢复的程度。①优:患者眩晕的症状得到完全缓解,没有其他的临床症状,能够正常进行工作和学习,影像学检查(X线)显示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正常,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②良:患者眩晕的症状得到基本缓解,其他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能够正常进行工作和学习,影像学检查(X线)显示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接近正常,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距离基本相等。③一般:患者眩晕的症状得到轻微缓解,其他的临床症状轻微减轻,在继续服药维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像学检查(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距离不等。④差:患者眩晕的症状毫无缓解甚至在逐渐加重,其他的临床症状毫无改善,不能正常进行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像学检查(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距离不等[2]。

治疗方法:①牵引下正骨法[3]:方法:用QY-6型牵引椅。身体轻、颈肌较弱以14~18kg,牵引时间5~10分钟;颈肌较强壮且身体结实者以18~24kg,牵引时间5~15分钟。手法:首先让患者坐在QY-4型牵引椅上(使用同牵引疗法相同的牵引力和角度)。然后对患者进行放松手法,要求医师站在患者的正身后,双手放在患者的双侧肩膀上,缓慢用力往后拉,使之呈一定角度,然后再双手慢慢用力向前推,直至恢复初始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要叮嘱患者放松身体,特别是对颈肌进行放松,并要求患者配合术者的动作,使患者的双手随身体运动而作前后摆动,放松手法约需进行2分钟,然后使用正骨法,选用推正法(滑脱式),摇正法:摇头、摇肩(旋转式),搬正法(侧摆式)、综合法(倾仰式、混合式)、反向运动法(斜角肌)。②穴位注射:选用当归注射液、野木瓜注射液、祖师麻注射液、川芎注射液任意一种,取穴标准:每个患者取双侧风池和1~2对颈外夹脊穴,方法:局部常规消毒,用5ml注射器抽取注射液,快速进入皮下,缓慢进针,无疼痛及触电感后回抽无血,即可注人药液,每穴1~2ml。

结 果

72例患者均获矫正治疗,平均随访1年,随访率100%。72例患者的眩晕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他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失眠)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测试颈椎的功能有了较大的改善;影像学检查(X线)结果示颈椎的生理曲度基本都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间距离恢复的程度有较大的差异性,其中恢复程度为优47例(65%);良19例(26%);一般6例(8%);差0例。优良率91%。

讨 论

牵引下正骨法用于治疗颈椎病有其特有的优势,如手法牵引能够使颈椎之间的空隙相应变宽,并能使三条纵韧带的牵拉压力增大,对于前后滑脱式的错位的复位十分有利。

穴位注射疗法的基本思想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把治疗药物注射到与病情相关的穴位或特定部位,然后对病情的治疗会产生针刺和药物的协同作用,以利于治疗疾病,利用多种治疗因素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这其中的治疗因素既包括中医疗法的治疗作用,又包括现代药物学方面的治疗作用。侯湘等人把穴位注射的疗效分为三重[3],这“三重效应”包括:①即时效应:一般产生的时间比较快,通常在开始治疗后数分钟乃至数小时产生,这种效应的产生多数为针刺和药物的使用,对治疗部位产生刺激而引起;②慢效应:这种治疗作

上一篇: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特有现象 下一篇:保健护理在早期儿童发展中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