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女缘何逃离豪门生母怀抱

时间:2022-05-06 11:49:00

这是个真实的现实版童话:13年前,亲生父母迫于生计无奈将她送养别人;13年后,飞黄腾达亿万身家的父母带着愧疚,给付了养父10万元抚养费将她带到大都市,享受公主般的生活,接受贵族式的教育,而在移民加拿大即将成功时,忧郁纠结的小女孩却选择了逃离亿万生母的怀抱。生亲不如养亲,小姑娘的选择只缘于她需要的快乐其实很简单:她喜欢带着弟妹,在空旷的田野里像蜻蜓一样自由自在地飞舞、呼吸。

养女支撑破败的家

1999年9月,家住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双桥集镇的蒋全发夫妇由于结婚一年多没能生育孩子,于是就从邻村一户王姓人家抱养了当年8月13日出生的小娟。小娟的父亲王培杰和妻子许霞娣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夫妻长年在上海打工,实在没能力再抚养这个女孩,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将小女儿送人。聪明健康、活泼可爱的小娟来到蒋家,瞬间冲淡了这个家庭的阴影。

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在抱养小娟一年多后,蒋全发的妻子生了个女儿,虽然有了亲骨肉,可蒋全发一直视小娟为己出。小娟非常爱吃鱼,农闲之余夏天不管多累,他总要去野外池塘撒几网捉几条鱼给小娟补身子。即便在白雪皑皑的隆冬,蒋全发也常冒着严寒去村外池塘摸来鱼虾做成汤给小娟喝。每次上集镇卖完农产品,蒋全发总不忘买条鲫鱼回来红烧给小娟打牙祭。蒋全发对小娟宠爱有加,每当她和妹妹吵架,蒋全发总是大声呵斥小女儿。醇浓的父爱自小深深烙印在小娟稚嫩的生命里,童年的幸福中写满了父亲的无私大爱,让小娟根本没感觉到自己是个抱养的小孩。

小娟更清晰地记得,她6岁生日那天是骑在爸爸脖子上过的。那天,她穿着爸爸卖了几袋小麦才买回的100多元钱的淡绿色连衣裙,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双手抱着他的脑袋,享受着平生第一次俯视人生的快乐。

2007年,蒋全发的妻子再次怀孕,他们的小儿子来到人间。然而幸福并没停留多久,美好的生活刚露出笑脸,蒋家人却突然跌进冰窖。2008年蒋全发的父亲去世。2009年一个夏天,蒋全发的妻子在地里干农活,狂风暴雨中不幸被雷电击中撒手人寰,留下蒋全发和孤苦伶仃的三个孩子及年迈的婆婆。中年丧妻,其痛彻骨,哭干了眼泪后,蒋全发开始接受眼前严峻的现实:三个孩子嗷嗷待哺,改变命运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自己不出力挣钱,三个孩子就得饿死!

从此,蒋全发就靠种田和在县城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穷人家的孩子早理事,看到爸爸如此艰辛,小娟仿佛也一夜间长大。在双桥集镇中心小学读书的她,学习刻苦,经常拿回奖状安慰爸爸,每天一放学就生火、做饭、洗衣,帮助奶奶带弟弟。一个文静、内向、柔弱的农家小女孩,用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坚强与爸爸风雨同舟,支撑着这个濒临破败的家庭。

此时,蒋家家境的颓衰,也传到了远在上海的许霞娣耳中。与蒋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时过境迁的许霞娣与丈夫在大上海通过多年打拼,靠卖建材发家,如今已拥有数家工厂,身家过亿。一双子女也移民到了国外,接受着良好的教育。许霞娣和丈夫多次打电话,托中间人传递想要回孩子的意愿,但始终未能如愿。这时的小娟已同蒋家人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不仅蒋全发舍不得,即便他一次次向女儿坦白了身世后,小娟也一个劲儿说爸爸在骗她,压根儿不愿意去上海那个遥远陌生的地方。一次次的索女失败,许霞娣没有失望,反而加剧了她想要回女儿小娟的决心和信心。在她看来,如果不将女儿带到上海,让她继续在蒋家承受与其年龄不相称的生活压力,不仅无法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蒋全发照顾三个孩子显然力不从心,会对其放任不管,难以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行。这么多年过去了,女儿现在过得究竟如何?见面,一定要见面!那个最美丽的期待就像一朵花一样在许霞娣的心中不分昼夜地肆意疯长,化作一种激情澎湃的责任和力量敦促她寻找机会成行!

2011年7月的一天,王培杰和妻子许霞娣经过长途跋涉,带着丰厚的礼物开车来到了蒋全发的家。一见面,许霞娣就说:“蒋大哥,非常感谢您13年的养育,让小娟回上海吧,毕竟那里的条件优越,对孩子的前途好。从今以后,咱们就是至亲,以后生活上有啥困难尽管开口。”蒋全发没有立即答应许霞娣的请求,“看看孩子自己的意愿吧,我无所谓,毕竟你们那里条件好。”放假在家的小娟突然看到亲生父母造访,当蒋爸爸的话真的成了眼前的事实,遭遇了这样的身世巨变,小娟的情绪受到很大冲击,以泪洗面,用沉默面对一切……

一个月后,想到自己现在自身难保以及养女将来的发展,经过深思熟虑,蒋全发忍痛割爱,答应了小娟生身父母的请求。经过多次沟通劝说,在小娟表示也愿意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前提下,2011年8月的一天,双方在怀远县双桥集镇司法所的主持协调下,签订了一份协议书。协议约定:蒋全发自愿把养女送还许霞娣,为报答养育之恩,许霞娣一次性支付10万元作为经济补偿。协议还约定,如果小娟愿意,可回养父家探望,养父蒋全发在征得小娟亲生父母的同意下,也可去上海看望小娟。

小娟走的前一天傍晚,蒋全发心似冰冻,泪眼朦胧。小娟也搂着弟弟妹妹泪雨滂沱:“你们两个听好,姐姐不在家,你们出去玩别跑远了,奶奶腿不好使,别让她着急……”“爸爸,你再抱抱我吧,晚上千万别再多喝酒了!”此情此景令王培杰夫妻和送行的乡亲们唏嘘动容,夫妻俩不忍看这一幕,悄悄把头转开了。车子渐渐驶出村口,蒋全发依稀看见小娟的小手仍在尘霾中使劲挥个不停,他心如刀绞……

贵族生活“水土不服”

将小娟带回上海自家那幢价值一千多万元的别墅之后,许霞娣给女儿布置了宽敞明亮的新房间,穿的用的睡的全是名牌。为了给女儿换个心情,东方明珠塔、悬磁浮列车、世博会中国馆等上海名胜都留下了母女俩的身影。自觉亏欠女儿的许霞娣发誓要用百倍的母爱补偿女儿。听着女儿一声声呼唤久违的“妈妈”,许霞娣仿佛一次次聆听到天下最美妙的天籁之音,受用至极,心里乐开了花。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怀远,每当蒋全发劳累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一双儿女不停地问他姐姐啥时回家时,再瞅见堂屋里贴满的小娟与妹妹所得的奖状,一切都让他欲哭无泪。

而小娟来到上海之后,尽管生活条件优越,可面对陌生的环境,小娟对这公主般的生活还是“水土不服”。13岁的孩子正是人生价值观与人格初步形成的起始阶段,生活环境突变产生的巨大差异对她的心理适应能力无疑是个巨大的考验。13年来一直和养父形影不离,突然面对陌生的亲生父母,小娟怎么也无法亲近起来。

上一篇:不必担心 等(笑话10则) 下一篇:爱情不是比较谁对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