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矿透水事件谈矿难幸存者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05-06 09:01:05

从煤矿透水事件谈矿难幸存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牛纪娥,韩娅娜,郭文霞,刘波涛,侯娜娜

【摘要】 目的 分析矿难幸存者心理健康状况,为其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探讨心理护理在矿难患者疾病恢复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观察 7例患者矿难发生后的心理状况。结果 7 例经心理咨询干预后缓解,减轻了应急心理障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结论 对幸存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帮助幸存者走出灾难的阴影,有效避免矿难后持久性应激效应的继续,对以后重返工作岗位提供帮助。

【关键词】 煤矿透水事故;幸存者;心理护理

2010年6月3日,山西省郊南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1名矿工被困,其中有7名矿工成功获救。在救护这些患者的过程中,我们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7名获救的矿工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42岁,平均年龄 34.8岁;均为男性。

2 被困者的心理应激反应

由于井下煤矿生产、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发生事故时工人自救、逃生有着与别的工种不一样的特点。例如,发生井下透水事件时,矿工被井水围困,没有立足之地,全身浸泡在水中长达数十小时之久,通讯中断,食物缺乏,加上井下环境恶劣,在狭小的空间内受困时间过长(时间最长的一名矿工被困262个小时),部分矿工的体力严重透支。灾难中极度的恐慌、无助、悲恸等强烈的精神刺激往往导致幸存者严重心理问题,如急性应激障碍,这种心理的创伤如得不到有效地疏导治疗,很有可能转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给幸存者带来长期的精神痛苦。因此,在情绪方面,被困者常常表现出焦虑、紧张不安、恐惧、害怕、震惊、不知所措、忧郁沮丧、绝望无助、烦躁易怒、麻木、否认、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害怕染病、害怕死去,对生还可能失去了信心等十分复杂的心理情感变化[1]。

3 临床心理护理干预

3.1 针对幸存者的年龄特点进行心理护理

这些幸存者都处于青壮年,思维活跃, 其心理变化是复杂的, 尤其对预后表示出极大的关心。护士应在其病情稳定以后,酌情向其说明病情以及诊治中的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 同时给予同情、支持和帮助, 热心地为伤员解除后顾之忧, 应注意事故现场及来院后的情况, 并及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尽可能地为伤员创造一个安心治疗的环境, 以解除焦虑不安的心理。及时了解患者在家庭、社会所处的地位, 鼓励其客观、理智地对待现实, 鼓足生活勇气。对肢体残缺患者的绝望恐惧心理, 护士应给予适当的临床方法减轻疼痛[2]。

3.2 针对幸存者的教育背景特点进行心理护理

在接受调查的7名幸存者中,有3名小学毕业,有 4名初中毕业。针对他们不同的教育经历,护士在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神情、动作的合适到位。例如:针对较低教育层次的患者应该使用通俗易懂的言语,才能让他们感觉到护士的护理是真诚的而不是在简单的说教[2]。

3.3 针对幸存者的家庭情况特点进行心理护理

在接受调查的 7名幸存者中,均已结婚并有自己的孩子,其中有一名独生子。针对这些情况,护士在进行交谈、护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例如:这名独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突发事件较少,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对他的护理中要注意不要用生硬、命令的口吻,要柔和、婉转,以免加重他们内心本已脆弱的神经。

3.4 取得幸存者家属的支持

家属的负性情绪势必会导致其对患者支持照护能力的下降,势必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最终影响患者本人的身心健康。充分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性,给予患者充分地关注、情感支持和理解,使患者心理得到安慰,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同时注意家属的情绪反应,当患者家属出现负性情绪时,及时给予疏导。

4 总结

作为煤矿医院,对矿难幸存者进行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也很重要。医护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 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 提高自身修养和心理护理的知识与技能, 根据矿难救护工作危、急、快的特点, 结合病人各种心理状态, 积极灵活地应对, 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而有效地心理护理, 使病人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配合, 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刘伟志,袁玮,万能武,等.我国心理咨询业的伦理学探讨.医学与哲学,2006,27(10):43-47.

2 王国强.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原则和目标.实用护理杂志,2000,16(4):42-43.

上一篇:3种阿片类镇痛药分别与丙泊酚持续靶控输注用于...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防治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