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断病手迹(二十七) 难防的二斑叶螨

时间:2022-05-06 07:36:52

2012年1月17日,我来到北京市大兴区某部队基地。由于这里的温室保温不好,最冷的时候清晨棚内温度只有2~3℃。往年每到此时,种植的果菜类都长不好。特别是喜温的茄子,一到这个时候,都结不了果实。

可是,今年有些例外,他们有一棚茄子长得挺好的,到冬季最冷的这个时候,仍然有新的果实长出来。一问,原来是从外地新买的苗子,品种名为‘布利塔’。

但是,到了1月31日,我们发现,植株生长的比较慢,而且上部叶片发卷,叶片也比较黄(图1、图2)。基地的管理人员问我:是不是(茄子)有病。我说不像,倒有点像“茶黄螨”的危害。但是,这么冷的天气,不大适合茶黄螨活动。我就采了一些嫩叶准备带回研究所用解剖镜观察一下。如果有茶黄螨,一般都会聚集在嫩叶处取食。

我将嫩叶在解剖镜下找了半天,结果一无所获。倒是在比较大的叶片的背面,见到了几头叶螨(图3)。我将情况告诉了基地的技术员,让他们用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两周以后,我来到这个基地,问技术员是否防治过这棚茄子的叶螨。回答说:防了。但是,我用肉眼看看,似乎并没有将其完全控制住。新生的叶片仍然不舒展。我又采了一些叶片,回到实验室观察。防治效果果然不好,叶面确实有些死的虫子,但是总体数量还在增加(图4),好像还增加了不少的卵(图5)。我建议改用哒螨灵进行防治。

又过了两周,发现用哒螨灵防治效果仍然不好。用扩大镜就能见到爬来爬去的虫子。我让他们将阿维菌素和哒螨灵混合起来,再加大防治力度试一试。过两周后我又去看,防治效果仍然不好。甚至有越防治叶螨越多的现象,同时在植株上还出现了一些网状物(图6),很多叶螨凭借着网子的保护,使药剂难以喷进去。

我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我们研究所搞害虫防治的专家,希望他能到这个基地看看,为防治这种害虫,给想个办法。

这位害虫防治专家到基地看过后对我说:那里发生的是二斑叶螨——一种寄主广泛、易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他认为,该基地使用的药剂应当是有效的,有的地段还是被控制住了。有的地方控制不好,有可能是用药不均匀的结果。同时,他们还取回了一些二斑叶螨,准备测定一下它们的抗药性水平。

我是学植物病害的,对我来说,这个问题的出现,倒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因此,查阅了一些资料:

二斑叶螨,又称:二点叶螨,叶锈螨,棉红蜘蛛,普通叶螨。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叶螨属。拉丁学名: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凭借风力、流水、昆虫、鸟兽、人畜、各种农具和花卉苗木携带传播。

这种叶螨的雌成螨:体长0.42~0.59mm,椭圆形,体背有刚毛26根,排成6横排。生长季节为白色、黄白色,体背两侧各具1块黑色长斑,取食后呈浓绿、褐绿色;当密度大,或种群迁移前体色变为橙黄色。在生长季节绝无红色个体出现。滞育型体呈淡红色,体侧无斑。与朱砂叶螨的最大区别为在生长季节无红色个体,其他均相同。雄成螨:体长0.26mm,近卵圆形,前端近圆形,腹末较尖,多呈绿色。与朱砂叶螨难以区分。卵:球形,长0.13mm,光滑,初产为乳白色,渐变橙黄色,将孵化时现出红色眼点。幼螨:初孵时近圆形,体长0.15mm,白色,取食后变暗绿色,眼红色,足3对。若螨:前若螨体长0.21mm,近卵圆形,足4对,色变深,体背出现色斑。后若螨体长0.36mm,与成螨相似。这种害虫的寄主植物范围很广:除为害多种蔬菜外,还危害大豆、花生、玉米、高粱、苹果、梨、桃、杏、李、樱桃、葡萄、棉、豆等多种作物和近百种杂草。

二斑叶螨主要寄生在叶片的背面取食,刺穿细胞,吸取汁液,受害叶片先从近叶柄的主脉两侧出现苍白色斑点,随着危害的加重,可使叶片变成灰白色及至暗褐色,抑制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严重者叶片焦枯以至提早脱落。取食中的二斑叶螨每隔30min把相当于身体25%的水分通过后肠以尿的形式排出。另外,该螨还释放毒素或生长调节物质,引起植物生长失衡,以致有些幼嫩叶呈现凹凸不平的受害状,大发生时树叶、杂草、农作物叶片会呈现出一片焦枯。二宽叶螨有很强的吐丝结网集合栖息特性,有时结网可将全叶覆盖起来,并罗织到叶柄,甚至细丝还可在树株间搭接,螨顺丝爬行扩散。

据介绍,在我国北方12~15代。在北方以受精的雌成虫在土缝、枯枝落叶下或小旋花、夏至草等宿根性杂草的根际等处吐丝结网潜伏越冬。在树木上则在树皮下、裂缝中或在根颈处的土中越冬。当3月候平均温度达10℃左右时,越冬雌虫开始出蛰活动并产卵。越冬雌虫出蛰后多集中在早春寄主如小旋花、葎草、菊科、十字花科等杂草和草莓上为害,第一代卵也多产这些杂草上,卵期10余天。成虫开始产卵至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需20~30天,以后世代重叠。(现在看,其实冬季的保护地蔬菜,也应当是十分重要的越冬场所)。

二斑叶螨营两性生殖,受精卵发育为雌虫,不受精卵发育为雄虫。每个雌虫可产卵50~110粒,最多可产卵216粒。该虫喜群集叶背主脉附近并吐丝结网于网下为害,大发生或食料不足时常千余头群集于叶端成一虫团。

关于防治方法,目前介绍较多的是在果树上如何防治的技术。在蔬菜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实施各项农业措施,改善田间生态环境。在越冬雌成螨进入越冬前,在菜地里铺上草,诱集其在此越冬。冬季清园,及时清除地下杂草并集中销毁:越冬雌成螨出蛰前,深翻根际周围土层,消灭其中的越冬雌成螨,温室蔬菜应注意后墙等墙缝及土缝中的二斑叶螨的清除,天气干旱时及时浇灌、喷水,增加相对湿度,造成对二斑叶螨不利的生存环境,控制氮肥施用量,增加磷肥和钾肥,以增强植物长势,恶化二斑叶螨的发生条件,定时摘除老叶、病叶,集中烧毁,减少虫源。

2 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20%三唑锡悬浮剂1500倍液、5%霸螨灵乳油25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1200倍液、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5%增效浏阳霉素1000倍液、1.8%阿维菌素(齐螨素)乳油3000倍液。

3 生物防治。主要是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或释放捕食螨。

又过了一些日子,那位搞害虫防治的专家对我说,大兴区某部队基地二斑叶螨抗药性的结果已出来了,该二斑叶螨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增加了10倍以上,使用浓度增加到100倍液才能有效。用别的药吧,对叶螨有效的药剂供应的仍是个问题。后来知道,联苯肼酯(Bifenazate)对二斑叶螨比较有效。但是,等到找到这个药剂,二斑叶螨已开始在茄子上大量结网。用什么好药,都打不进去了。值得注意的是,二斑叶螨的寄主较广。如果长时间的保存这些茄子,这种害虫有扩大蔓延的危险,应当立即将其清除掉。可是从经济效益考虑,该基地久久不肯将其处理掉。

没过多久,在该基地里的人参果上发现有二斑叶螨,后来又传给了圆茄、西瓜、黄瓜,为害的面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情况,基地才决定将茄子(布利塔)拉秧。

为了避免将这种抗性叶螨传开来,我建议在拉秧前要做好茄秧的处理。即:收完果实先使用硫磺熏蒸一次,再将植株砍倒。砍倒的茄子先不要移出温室,而在种植棚里多扣些日子,让叶螨死掉,再进行清理。清理完有虫子的茄秧后,不要急于种下一茬蔬菜,应尽早地将地旋耕一次,消灭所有的杂草。一直到秋天再种下一茬蔬菜。以免匆忙从事,将叶螨传到整个园子里。

通过这次对二斑叶螨的防治,使我们对这种害虫防治的难度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通过这件事,我们还认识到,应避免基地在引种蔬菜时存在的失误,即:不可随意地引进种苗,要避免引进带病虫的种苗。如果将带有病虫的种苗引入,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

上一篇:你的情绪你控制 下一篇:长株潭融城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