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时间:2022-05-06 05:05:43

刍议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一套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措施逐渐推出,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迎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和对策,从而提高初中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和水平。本文旨在谈论当前物理教学的现状,并浅析如何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率,为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对策和措施

前言:

初中教学在不断地改革中逐渐发展,由于目前一些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往往会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初中物理学科等综合性分析和动手能力于一体的学科,不仅要学习学科的文化知识,同时更要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自身的全面发展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要想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和水平,就要针对当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实行科学有效的对策,从而实现高效率高水平的教学。

1、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1.1初中物理教学过于传统,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

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而不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仅仅起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进行活动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之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把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仅对学生的文化知识要严格要求,还要兼顾学生的技能素质等综合方面考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迎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由于学生对书本的基本概念以及基础规律认识不够,并且难以熟练的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分注重课本,课堂气氛不活跃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举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要学生积极参加,通过做各种化学实验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物理学科是靠学生多做多练的学科,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充分学习和练习巩固,很难吸收和消化化学的零零散散的知识。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出现了学习压力过重等现象,从而不利于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1.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较为传统,不符合时展和素质教育的理念

初中生面对强大的升学压力,不能很好地消化抽象的理论知识,在老师讲完理论知识后,学生根本不能理解和吸收,从而不能达到教学的预想效果。教师讲完理论知识,学生没有当场进行巩固,很难充分掌握,时间长久更容易忘却。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课本上枯燥的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低沉,教师应该讲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加上具体的操作步骤一并展现给学生们,让学生们一目了然,并深刻地记在心里。

2、改善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对策和措施

2.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教学手段也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逐渐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应用,可以直观地位学生展现知识结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物理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教师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势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接受。此外,还可以通过音乐、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势进行教学,不仅活跃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2活跃课堂气氛,构建和谐课堂

对于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来说,教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班集体,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分组学习可以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虽然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因此教师要客观的分析产生不和谐的因素,有助于学生与教师能够更好的相处。同时物理实验中,教师的导入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教师做好课堂实验的导入,才能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但是教师在演示过后,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不断地上台演示。或者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跟学生进行互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在进行大气压强实验时,教师准备塑料饮料瓶一个,针、水。将塑料饮料瓶侧壁的不同部位用针扎上三个小孔,让一个同学将扎有小孔的饮料瓶装满水,举起,同学们可看到三个小孔有水喷出,且远近不同。让另一个同学将瓶盖盖住,拧紧,学生可观察到三个小孔的水不再喷出。通过以上实验的演示,师生共同参与,效果明显,易唤起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提出研究的问题,经师生共同分析探究产生现象的原因,使学生感受到了身边大气压的存在及大气压力之大。实验材料易找,操作简便;实验结果,形象直观,可见度大;实验器材,可重复使用,为教师减轻负担,教学效果好。

2.3将物理教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物理教学中涉及到的大部分知识都会在实际生活中得到验证,物理学科可谓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在生活中几乎都能用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所讲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例如,讲到“惯性”这一名词时,学生仅仅听老师讲理论是不直观而且抽象的,如果结合生活中实际的例子,就能更好对惯性有一定的理解。比如让学生们回想一下自己做公交车时的情境,当公交车停下时会缓冲一段距离而没有立即停止,还有在去游乐场时做摩天轮,疯狂老鼠等娱乐设施,在工作人员停止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缓冲时间,这些都是惯性的表现。通过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们对惯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

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中会涉及一些实验知识,通过进行实验让学生更好地对物理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抓住学生的内心,多与学生们进行互动,构建良好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在欢乐的课堂气氛下,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凌海恩.浅析如何做好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J].新课程(下).2011(06)

[2]. 罗晓鸣.刍议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与把握[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5)

[3]. 周镇平.新课改对中学物理教师的挑战和机遇[J].科技风.2008(09)

[4]. 何书明.新课改视野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J].物理教学探讨.2009(13)

上一篇:精炼提问,绽放思维 下一篇:私立学校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