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诉讼的立案制度

时间:2022-05-06 04:45:27

论我国民事诉讼的立案制度

【摘 要】依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以及相关规定,只要满足原告适格,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事实和理由,主要证据充足以及符合管辖条件即可以立案受理。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法院立案难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立案难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条件要求较高、法院内部的工作评价体制以及缺乏立案监督和法律责任,等等。立案难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给法院带来了不良形象的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现象予以研究解决。

【关键词】民事立案;立案难;立案制度完善

2012年5月6日,孔庆东在自己的新浪微博“孔庆东V”上发表一首诗《立春过后是立夏》。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关凯元对这首诗歌给出了自己的评价,认为“诗已经不错,可确实格律不对,就算不严格按照古人韵部,好歹孤仄孤平不该犯”。5分钟后,其来源显示“孔庆东V”在关凯元的微博上对关凯元进行侮辱和谩骂:“你不要装作懂格律好不好?你说的驴唇不对马嘴,你连原诗都没看,你就是个狗汉奸,你当我不知道啊!你懂什么孤平?我看你妈又孤又平!”。“他的粉丝有两百多万,这么多人看到了,别人都知道我是被骂的人怎么办?虽然没什么人认识我,但我以后还要用这个账号,怎么办?”关凯元感觉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

2012年5月底,关凯元向海淀区法院提交了诉讼材料诉孔庆东名誉侵权,可是海淀区法院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立案。关凯元的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当时能不能立案都难确定,没说不予受理,也没说立案,可收了材料就没信儿了。法律规定民事诉讼的立案审查是7天,而到了6月中旬,法官和我说正在协商。从6月到9月,隔了一个暑假,一直等了4个月,直到2012年10月底,此案才真正立案”。

立案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立案庭在接到请求后,经过形式审查后符合诉讼条件,决定予以受理的行为。立案是民事诉讼第一道程序,是司法机关对公民诉权保护的重要程序,立案能否严格依法进行有利于公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及时的保护,有利于法院民众心中树立公平正义的形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以及相关规定,只要满足原告适格,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事实和理由,主要证据充足以及符合管辖条件即应当立案受理。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法院立案难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我国民事诉讼的立案审查制

我国的民事诉讼实行立审分立,法院的设置立案庭统一集中审查收到的各种案件。现行的“立案审查制”,是原告向一审法院的立案庭提交状,启动立案审查程序,立案庭法官依照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对原告的材料进行审查,经过形式和实质内容的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受理的一种诉讼制度。审查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一般情形的审查。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必须符合以下法定条件,也就是说立案庭法官必须从以下方面对原告的进行审查:“首先,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原告请求人民法院予以确认和保护的已经发生争议或受到侵害的民事权益,必须是自己的或者依法由自己保护的民事权益。如果与本案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即属于当事人不合格,就不能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其次,有明确的被告。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认为侵犯了自己权益或与自己发生争议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原告在时必须指明是谁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是谁与他发生民事权益的争议,谁作为他控告的对象。即必须在诉状中明确地列明被告;再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诉讼请求,即原告要求人民法院子以确认或保护的实体权利内容。事实和理由,是指原告提出诉讼请求所根据的法律事实和理由。主要包括引起原告与被告之问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以及被告侵权的事实或者与原告发生争议的事实,同时也包括证明案件事实存在的证据事实;最后,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原告的案件,必须属于人民法院的主管范围,并且受诉人民法院依法对该案件享有管辖权。只有依法由人民法院主管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才能成立,受诉人民法院才能受理并裁判”.

第二,特殊情形的审查。特殊情形的审查主要是指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的案件,在不得的期限内的,不予受理;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的,不予受理”。

第三,其他方面的审查。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但在法院司法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主要以下几点:第一,是否存在重复。对于人民法院依法裁判过的案件,或者正在审理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就同一诉讼标的、以同一事实理由再次向人民法院另行,法院基于一事不再理原则裁定不予受理;第二,共同管辖的案件。是否存在享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在先的情况;第三,是否属于依法在一定时期内不得的案件;第四,原告是否有诉讼行为能力,法人和法定代表人的资格,以及委托人的资格和权限是否明确。

立案庭的法官对原告的材料进行了上述审查后,如果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法院在7日内裁定受理。如果审查后认为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二、我国民事立案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目前的立案审查制度有其合理性,但是无论是从法律制度层面还是司法实践来看,现行的立案审查制度对于保障为当事人行使诉权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条件相对较高。从理论上讲,条件和诉讼要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理论将条件与诉讼要件进行了很好的区分,从而使法院立案时有了很好的依据,能够合理保护当事人的诉权,而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却二者相混淆,在立案阶段就对诉讼进行实质审查,致使当事人的诉权在实践中无法得到保障。所谓条件“是指诉的适法提起所必需的要件,是发生效果的必要前提。这些前提条件包括诉状所必须依法载明的事项、依法交纳的诉讼费用等。只有符合有关要件而不存在何种欠缺,才能够使诉讼系属于法院。欠缺此要件时,即使存在行为,其在诉讼法上也视为不成立”,而诉讼要件“是指为了实现诉讼的目的所必须具备的某些前提条件或事项。只有在具备这些事实时,才能够作出实体判决或者称本案判决;如果没有这些事实,诉讼就会被驳回。正因为如此,它们常常被称为实体判决的条件”。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了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民事案件的四个条件,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立案规定》第九条补充规定立案时人还需要提交主要证据证明诉讼请求。在实践中,很多基层法院的立案人员会要求人提交详细的证据证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四项立案条件:比如人需要提交被告的身份证明复印件或者被告的户籍证明以此来确定被告是否真实存在,涉及房产纠纷的案件让人提交当地房产管理机构出具的房屋证明文件以此来确定管辖,等等,这无疑加重了人的负担。

第二,立案队伍力量薄弱。当前一些法院在立案队伍建设方面投入不足,许多法院立案庭人数偏少,且呈现老年化倾向,难以应付较为繁杂的立案工作,案件总量逐年增多,办案压力增大,在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下,民事立案审查工作质量自然难以提高。许多基层法院立案庭老年法官较多,虽然他们在审判业务上经验丰富,但是他们受到审判工作思维的影响更容易将条件和诉讼要件混淆在一起导致条件被提高。另外,一些中老年法官由于年龄原因,对新知识的获取度较低,知识更新较慢,观念落后,在立案审查工作遇到一些新类型案件他们往往会难以判断是否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的审理范围。有的法院安排年轻法官在立案庭协助立案审查工作,年轻法官虽然在知识更新方面做得相对较好,但却缺乏立案经验,不能够正确把握政策精神,不能很好的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法院在立案庭队伍建设培养上缺乏老中青法官“传帮带”机制,不能将中老年法官的业务经验和青年法官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立案队伍建设上出现断层现象.

第三,法院结案率考评机制的影响。结案率是指人民法院内部评价法院审判工作效率的一种指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所附《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规定,结案率的作用在于反映审理和执行总进度,其公式是:结案数÷(旧存数+收案数)。结案率是上级法院考核下级法院的重要指标,和法院业绩密切相关,也是法院对法官审判水平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我国司法体制不断改革的过程中,考评结案率指标对于督促人民法院和法官及时审结案件,提高案件审判效率,防止案件久拖不决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法院在年底为了不影响当年的结案率,在年底拒绝接收案件,有的法院甚至在遇到错综复杂的案件、新类型案件是也会考虑法院结案率从而导致这类案件当立不立,这样的考评机制已经严重妨碍了当事人正常行使自己的权。

第四,缺乏立案监督和法律责任。人民检察院是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而民事诉讼法则更是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学界对于民事诉讼过程中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的内容通说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其一,监督审判人员贪赃枉法、等违法行为”。其二,“对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是否正确、合法进行监督”。按照通说的理解,检察机关的民事诉讼的监督职责仅可以作狭义的解释,不能扩大到审判以外的其他诉讼程序。作如此解释也是有一定法律依据的,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只能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效力,但是确实出现错误的判决或者裁定可以通过抗诉的程序行使自身的检察监督权。整部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没有明确的立案监督的规定,缺乏必要的立法来明确检察监督,也没有其他形式的监督途径,自然没有一个主体可以认定人民法院什么情况下不予立案是否违法,也不可能对人提供救济的途径。

四、我国民事立案制度的完善

民事权的行使,是权利救济的重要途径,合理、有效地保障民事权,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民事权益的,及时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结合民事立案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当前我国民事立案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现行的民事立案制度的具体建议。

第一,降低要求。要真正改变“立案难”的现状,降低条件也是完善我国民事立案制度的必要条件之一。具体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区分条件和诉讼要件。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混淆了条件和诉讼要件,应在不同的阶段运用适当的概念。在立案阶段只需由立案庭的工作人员对状是否符合条件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诉讼,在规定的期限内受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的,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及时补正,在规定期限内补正的同样受理,允许其进入审理程序;而对于不能补正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受理。而涉及到实质内容的诉讼要件,则应留到审判程序由承办案件的法官来审查,确定诉讼是否具备诉讼要件。其二,确立程序当事人概念。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想要提讼的当事人未免有些苛刻,它不仅严重阻碍了当事人诉权的行使,而且降低了当事人权利救济的可能性。确立程序当事人概念,利害关系人提起的诉讼只要是保护其正当的合法权益,不能因为其不是利害关系人就否认其提起司法救济的正当性。立案庭只需对当事人的进行形式审查,只要当事人向法院提讼且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法院应当受理。确立程序当事人的概念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护公民的诉权,扩大权利保障的空间。其三,将证据作为任意记载事项。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书应当记明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这对于原告在阶段需要提供证据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不利于当事人行使诉权。笔者认为应当将“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作为任意记载事项保留在诉状中,在时只要求原告提供符合条件证据即可,而不是胜诉证据。

第二,重视立案队伍建设。立案队伍建设是立案审查工作的根本,基层法院应优先为立案庭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改变立案工作简单、单一的陈旧观念,使立案工作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选择工作责任心强、审判业务精的法官从事立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岗位培训,不断提高立案队伍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审判业务能力。

第三,改革法院考评机制,全面考察法官审判水平。年底结案率是影响立案难的一个重要因素,结案率只是一个量化的结果,注重的结案的数量,而忽略了案件的具体情况。法官审理的案件数量庞大、案件情况千差万别,有些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法官很快而且很容易就能结案;有些疑难案件,情况错综复杂,需要法官谨慎认定,所需要的审理期限就会延长。法官不能选择办理何种案件,这样办理疑难案件较多的法官结案率就会低于办理普通案件的法官的,但是前者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智慧。不仅仅是“案结事了”,案件当事人对于法官审理活动的是否满意,是否真正解决了当事人的纠纷也应当作为法院对审理案件法官审判水平的评价。笔者认为由案件当事人在诉讼后对审案法官是否满意进行评价,由法律专业人士对法官的办案能力进行评价,再结合法院内部现有的结案率、结案数、调解率等全面对法官审判水平进行考核评价。

第四,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范围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案件涌入法院,然而诉讼并不是民事诉讼纠纷解决的唯一途径。但是目前我国人们对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方式不了解,为实现纠纷解决分流问题,我们应当大力宣传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势,引导当事人选择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比如仲裁,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使当事人明白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程序价值。对于已经进入法院的纠纷,依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要求,“当事人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通过先行调解解决纠纷,不仅减轻法院的审判压力,还可以缓和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张名实.立案导读[M].法律出版社,1996.

[2] 中村英郎著.新民事诉讼讲义[M].法律出版社,2001.

[3] 罗森贝克.证明责任法论[M].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4] 张卫平.条件与实体判决条件[J].法学研究,2004(6).

[5] 江伟主.民事诉讼法(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储陈城.民事立案制度的症结与解决路径[M].大庆社会科学,2011.

上一篇:论检察机关开展司法会计技术工作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浅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