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毁世界的银行家

时间:2022-05-06 04:08:38

摧毁世界的银行家

“我们已置身于巨大的混乱之中,在操控一台精密机器时出了差错——其运行机理是我们所不理解的。” 打破经济学旧传统的伟大斗士凯恩斯在一篇题为《1930年的大衰退》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当时,1929年股市大崩盘已过去13个月了;用凯恩斯的话说,世界正笼罩于“一场近代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灾难的阴影之中。”

《金融之王》一书引述的这段话,令我不寒而栗。这部颇具权威性的著作出自资深对冲基金经理人、布鲁金斯学会理事利雅卡特·艾哈迈德之手。这部视野宏大、极具震撼力的作品所描述的,是一个很早之前就从我们的记忆中消退的世界:一战之后的西方、一段经济脆弱、泡沫高涨的时期,随后的泡沫破裂和一连串事件导致经济大萧条的出现。

本书书名所提及的金融之王,指的是主宰战后时期的4位央行行长:纽约联邦储蓄银行行长本杰明·斯特朗、英格兰银行的长期掌门人蒙塔古·诺曼、法兰西银行行长埃米尔·莫罗,以及执掌德国国家银行的亚尔马·沙赫特。艾哈迈德意识到,在上世纪20年代,这四大行长获得了类似的神秘感和声望;他们有时被描述为“世界上最具排他性的俱乐部。”他决定“透过这4个人的肩膀”,讲述“上世纪20年代繁荣兴旺的西方经济坠入经济大萧条”的故事。

但将这些人称为“摧毁世界的银行家”,似乎有点不公道,尽管艾哈迈德的描述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譬如,至1931年中期,这4人当中仅有诺曼一人依然在职。再比如,他们的名声不是源自其所犯之错误,而是源于他们取得的成就。1923年11月,在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完全失控之际,作为一位成功的银行家,沙赫特被委任为德国的“货币专员”,并创造了一种名为Rentenmark的新货币,然后选择极为恰当的时机将其与马克挂钩,此举堪称神来之笔。沙赫特以此种方式,重塑了世人对德国货币的信心,并击退了通货膨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央行行长一直在闭着眼驾驶飞机;这一点,已被艾哈迈德揭示昭然。他们惟愿,他们作出的举措将帮助,而不是损害经济。有时,他们是对的,但他们常常是错的。我们总是认为,今天的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控经济这台精密机器——但果真如此吗?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前任财长保尔森比之前那些金融之王更迅即地向银行体系投入资金,以阻止其坍塌,这是他们从美联储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不作为当中汲取的一项教训。但保尔森亦允许雷曼兄弟公司拖欠债务,这一事件引发了世界金融机构的倒闭风潮。

在此重要时刻,新一届政府已宣誓就职,其应对当前危机的政策反应影响重大,《金融之王》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我们真的比前辈更好地理解这台精密机器的运行机理吗?抑或这仅仅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

书名:金融之王

副标题:毁了世界的银行家

作者:[美]利雅卡特·艾哈迈德

译者:巴曙松, 李胜利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1

人生有峰也有谷

宽客,是一类不同寻常的投资者,他们使用复杂的数学公式和超级计算机在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中挖掘数十亿美元的利润。他们手中的武器就是数学在金融市场应用方面的理论突破,然后将突破运用于高度实际、利润丰富的时间当中,他们在本世纪初崭露头角,却以成为华尔街的主宰。

《宽客》的开篇,故事在圣瑞吉斯饭店的凡尔赛大厅拉开序幕,这是一座曼哈顿中城的百年老店,美轮美奂,诸如穆勒、西蒙斯、格里芬等这些宽客中的巨人,悉数到场,然对此却不屑一顾,因为这时的宽客大师们,正是财富的掌控者。

事业的顶峰,我们也许还在瞩目这些财富的王者风姿,然而,世界财富的,并不在于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机器,更不能控制在人的意识中。每个人的一生也许平凡,但不会风顺,有峰有谷的曲线才是自然的人生。21世纪的金融风暴,迅速刮遍东南亚,继而风卷全球。无论自己有着多么辉煌的曾经,在人生低谷,我们总要尝到失败。无论过程多么的曲折,有苦尽甘来,也会有乐极生悲。AQR、文艺复兴科技公司、过程驱动交易、萨巴和大本营这样的量化基金,曾经都站在财富的顶峰,在金融危机中,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书名: 宽客

副标题: 华尔街顶级数量金融大师的另类人生

作者: [美] 斯科特·帕特森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7

有钱人是怎么有钱的

北京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先生,素来有“商界思想家”的美称。这个思想家绝非浪得虚名,也绝非玩票性质。从冯仑先生已经出版的《野蛮生长》一书来看,这位传出名言“伟大是熬出来的”商界高才,谈商论道,有非常值得每位读者阅读和借鉴的地方。因此,冯仑又顺水推舟,推出了一部新的散文随笔集《理想丰满》,除了秀“思想”之外,还大秀了一把丰乳肥臀的个人理想,足令广大阅客们期待。

书名: 理想丰满

作者: 冯仑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1

上一篇:美西再演巅峰战 下一篇:在语言实践中品味文本之秘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