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体质死亡案件公诉攻略

时间:2022-05-06 03:12:02

特异体质死亡案件公诉攻略

【案情回放】

被告人周洋、张东兵在本镇复兴行政村火箭自然村洪方群家玩,被告人张东兵与先到洪家的张开波因事争吵,洪方群将被告人张东兵、周洋劝出屋外。被告人周洋、张东兵因受江云等人的挑拨,遂将张开波喊出屋外,并对其拳打、脚踢,后张开波将两被告人打倒在地。被告人周洋、张东兵先后持半截砖头砸中张开波,张被砸蹲下喘气,后送往当地诊所抢救时死亡,被告人周洋、张东兵当晚向公安机关自首,经法医鉴定:死者张开波生前患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早期心肌病,因外伤等因素诱发急性心衰而死亡,外伤为主要诱因。经法医鉴定:死者张开波生前患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早期心肌病,因外伤等因素诱发急性心衰而死亡,外伤为主要诱因。

被告人周洋对书指控其犯故意伤害罪的事实未提异议。其辩护人朱来宏辩称:本案是一起意外事件,指控被告人周洋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不能成立:①被告人周洋对被害人生前患有疾病无法预见,对张开波的死亡主观上不存在过失;②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不是被告人周洋的伤害行为直接导致,二者之间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被告人张东兵对指控的内容未提异议。其辩护人辩称:被告人张东兵是一个未成年的在校学生,不可能知道张开波是特异体质的人,对张开波的死,不具备我国刑法中故意的认识因素,更不具备过失方面的认识因素,不具备犯罪的主观要件,本案应当属于意外事件。

一、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证据的审查

司法实践中,对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争议较大。对此类案件的证据审查比较困难,尤其是对犯罪嫌疑人主观内容的证据审查更是如此。应从案件事实出发,按照犯罪构成理论,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综合分析。在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不同的主观心理支配下实施了相同的客观行为,就会产生不同的定性;如果犯罪嫌疑人都是为了发泄愤怒,情绪激动,不计后果,实施了不同的客观行为,也能从中反应出犯罪嫌疑人不同的主观心理。所以,在对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证据审查时,要对证明客观行为与主观内容的证据综合分析,才能正确认定案件的性质,达到客观、公正。

公安机关将此类案件移送审查后,承办人对案件证据的审查,首先应从犯罪嫌疑人的客观行为入手。能够证明客观行为的证据,应从犯罪嫌疑人供述及证人证言中获取,从中找出致特异体质人死亡的行为方式。如,行为人实施了语言谩骂、推搡、厮打、击拍等行为,使用工具打击的部位、次数及等。其次,对法医鉴定结论进行审查。鉴定结论一般给出被害人生前所患疾病的种类,引发疾病及致死的原因,体表存在的伤情等。从鉴定内容中可以得出行为在特异体质人死亡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能佐证犯罪嫌疑人对客观行为供述的真实性;第二,对犯罪嫌疑人主观过错的证据进行审查。证明主观过错的证据在任何刑事件案件中的审查都是较困难的,在此类案件中更是如此。仍从犯罪嫌疑人供述及证人证言中获取,如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是否相识,是否明知被害人存在疾病或因病住过医院等。如果明知被害人存在疾病而实施行为,说明犯罪嫌疑人在主观上存在一定的故意与过失心态,再结合案件的起因,分析在主观支配下的客观行为,从具体实施的行为方式中能够确切得出行为人的主观内容。

对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伤害内容的证据审查,要先从犯罪嫌疑人的客观行为入手,从证人证言及犯罪嫌疑人供述中获取实施行为的力度、方式、使用的工具等内容,客观行为及产生的危害后果能够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的主观内容。如犯罪嫌疑人实施了多次拳、脚击打,用器械击被害人背部及头部等,从这些行为当中完全可以看出其存在主观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其次,审查犯罪嫌疑人供述,从犯罪嫌疑人供述中可以看出其是否存在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即明知实施的行为能够使被害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而仍然实施,说明主观故意非常明显;第三,审查证人证言,从证人证言中获取犯罪嫌疑人实施行为时的情况,佐证供述是否真实,以判断有无伤害的故意;第四,审查法医鉴定结论,能够认定故意伤害的行为,在鉴定结论中明确说明由于外力作用使病态器官破裂从而使被害人死亡,从此鉴定结论中可以得出行为的力度,造成器官损伤的情况。能够佐证客观行为,反应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伤害的内容。

在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中,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应对主、客观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并达到相互统一。审查客观行为方面的证据并不复杂,犯罪嫌疑人也不回避,关键是审查主观过错的证据,由于证明主观过错的证据非常有限,有时甚至没有,承办人只能从案件事实中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在分析过程中未免会有主观情感因素的介入,这就使承办人必须依据法律、事实,客观、公正地进行审查,综合全面进行分析,稍有疏忽就会导致错案,或放纵犯罪。

在本案中,被告人张东兵与先到洪家的张开波因事争吵,洪方群将被告人张东兵、周洋劝出屋外。被告人周洋、张东兵因受江云等人的挑拨,遂将张开波喊出屋外,并对其拳打、脚踢,后张开波将两被告人打倒在地。被告人周洋、张东兵先后持半截砖头砸中张开波。二人实施具有连续性击打行为,在疾病发作中所起的作用明显。在主观上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伤害的行为,并被害人诱发急性心衰而死亡,二人的伤害行为与死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对这种行为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二、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法庭调查

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由于存在认识分歧,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对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与辩护人往往从无罪上辩护,法庭讯问也比较困难,被告人往往避重就轻,这就需要公诉人在法庭上灵活机智与被告方斗智斗勇,讲究讯问策略与技巧,主动出击进行讯问,让被告人始终围绕公诉人的发问进行回答,防止其进行反问,使被告人当庭能够供述自己行为时的主观心态。以故意伤害罪定性的案件中,被告人实施的伤害行为往往与刑法真正意义上的伤害行为存在重大的差别,并没有伤害程度的法医鉴定结论,如何证实被告人在主观上存在伤害的故意?证明主观过错的证据不充分往往存在公诉人主观推断,这就让对方律师抓住把柄。公诉人在法庭上示证要讲究策略,并对间接证据进行说明,使证据形成链条,对存在的理论问题做到充分说理、论理,使合议庭及辩护人信服,才能在法庭调查中不被动。为证明两被告人故意伤害的行为及伤害行为及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公诉人在法庭上出示了以下证据。

上一篇:我与青年 第7期 下一篇:刑民交叉与刑民法律的调整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