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是语文高效课堂的好帮手

时间:2022-05-06 01:52:05

插图是语文高效课堂的好帮手

[摘 要] 课文插图是最便捷的课程资源,只要充分挖掘、发挥插图的资源效能,就能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在工作实践中,我充分利用插图的导入、识记、理解等功能,多方位培养学生理解、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同时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课程资源;课文插图;辅助作用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大量应用,为了体现课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老师们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制投影、做课件上,语文教材的一部分——课文插图却越来越被老师们忽视以致视而不见了。

《语文课标》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文插图是最便捷的课程资源,我觉得只要充分挖掘、发挥插图的资源效能,就能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课文插图具有以下辅助作用:

一、激趣导入

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引导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首先指导学生看图,学生立刻被那盘旋在崇山峻岭间的“长龙”吸引住了,“为什么修它?怎么建的?”就会迫不及待地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课文,去感知课文内容了也为掌握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轻松识记

教学汉语拼音时,教材都配有多幅精美图画,大部分是直接表音和表形的,利用这些生动有趣的图画,帮助学生学习拼音,不但很快的记住读音而且也能很快的记住写法。在识字教学中巧用插图,就能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如《口耳目》这篇课文,要认识的字有12个,为了让学生有效识字。在认字前,我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画的是什么?把抽象的汉字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再加上插图形象的表形功能,很快完成了学习目标。

三、解词释句

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生受生活环境和阅历的限制,对课文中的某些词句理解起来有点困难。这时,恰到好处地利用教学插图,往往难题迎刃而解。

如在教学《北京》时,农村二年级学生对“立交桥”不明白,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后,他们就立刻知道了立交桥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作用。

学习古诗词时,插图的解释作用就更大了。在学习《村居》时,学生一开始对“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纸鸢”不理解,我让学生边看图、边读诗,学生看了课文插图后一下就明白了,纸鸢就是风筝。学习《山行》一诗时,我建议学生将图与诗联系,读读看看想想。学生读着诗,看着图,感悟颇丰:“石径、枫林、霜叶”鲜活地映现在了脑海里,从云雾缭绕山头的图景中还悟出了不是“深处”而是“生处”……插图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获得了对诗意的深刻感悟。

三、准确理解文本

大部分课文插图都是对课文故事情节的形象再现,如果抓住这一特点,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长城》时,我始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学生不但很快理解了“崇山云岭、蜿蜒、垛子、射口、瞭望口”等词语,还进一步理解了“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的意思,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难,看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还有《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秦兵马俑》等课文,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培养观察力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要注意教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教师要紧紧围绕各年段要求及本章节训练的重点,培养学生相应的观察能力。如从二年级起就要培养有顺序地观察能力。即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神态,从整体到局部等。只要坚持长期、系统的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长足的提高。

五、引发想象

爱想象是小学生的特点,课文插图虽是根据课文内容而作,但其内含的信息量往往胜于文字。画面之外的内容,要靠学生的联想、想像来补充。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在图画背后的事物。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让学生结合插图想象:“小女孩擦燃一大把火柴时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给了学生自我想象的空间,“她看到了奶奶给她做的年夜里要穿的漂亮的新衣服”;“她看到了奶奶给她做了一顿美味大餐”;“她会想过了年她就会走进那个渴望已久的校园了”;大家畅想的都那么美好,可现实是小女孩被饿死了、冻死了,同学们的同情之心无以言表,更加憎恶那个贫富悬殊的社会,理解了作者对这种不合理制度的不满,对穷苦人民的深深同情。此举不但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还轻松的领会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培养说话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完整有序地表达出来。当然,这种说话能力的培养并非通过简单几次的练习就能完成,而是在教师长期不断的训练下得以逐步提高的。教师根据各学段要求,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说话能力。从简单地说一两句话,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到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再到重点部分说得具体、说得详细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之获得表述能力。

总之,只要教师具备课程开发意识,充分挖掘课文插图的资源效能,就能大大提高我们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让课文插图走近孩子,让课堂教学因插图而更高效。

作者简介:陈玉丽(1969—),女,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蒙古族学校,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上一篇: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探析 下一篇:新课标下思品教学如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