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动机缸体缸盖加工线输送系统的设计

时间:2022-05-06 01:15:50

关于发动机缸体缸盖加工线输送系统的设计

【摘 要】本文阐述了建立设计合理、技术先进的发动机缸体缸盖加工线输送系统的重要性;介绍了输送系统的形式和种类以及工作原理。

【关键词】发动机缸体;发动机缸盖;加工线;输送系统

0.引言

国内外企业在建厂之初,就能将基于精益管理理念,投入巨资打造其制造体系,建设柔性化生产流水线,可以实现大小、配置截然不同的各种车型的发动机缸体缸盖实现共线生产,发动机是汽车及其它机动车辆的心脏,要保证发动机质量,其生产质量是关键之一。在大规模发动机缸体缸盖生产线上,要使零部件输送到位,且输送距离要合理,速度要保证,又不会出现混乱现象,就必须认真进行物流输送系统设计,既要设计合理,又要考虑采用先进技术,从而保证生产质量。

1.发动机缸体缸盖输送线的作用及特点

流水线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它是按照产品(零部件)生产的工艺顺序排列工作,使产品(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速度,连续地和有节奏地经过各个工作地依次加工,直到生成成品。输送系统在流水线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将各个工序有序的联系起来。输送线系统是现代企业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采取的重要输送装置。通常输送线上设有多个工位(全自动工位或手动工位),全自动工位采用传感器等控制装置对物料或送料托盘进行精确到位传送,传感器与输送线一起采用PLC控制,组成各种复杂功能输送系统。

2.输送系统的构成及滚道的种类

缸体缸盖输送系统由各种滚道、气动控制系统及电气系统组成。

滚道按动力分,有机动滚道与非机动滚道;按运转形式分,有积放式滚道与区域式滚道;按滚道形状分,有直线型滚道、开门滚道、水平旋转台滚道(0-90°)与立式翻转滚道(0-270°、0-180°)。非机动滚道由手动操作,机动滚道全部工作过程皆由PLC编程控制。滚道线还包括缸空喷油机、工艺板支架与打标机等。

气动控制系统由能源锁定阀、气源处理件、阀组及管路等气动元件组成,按PLC指令控制各气缸动作。电气系统由电气柜、人机界面及滚道上走线、空中走线等电气元件组成,对整个滚道的各种运动过程实施程序控制,指令互锁。为满足各个加工线对工件姿态的不同要求,需要各种类型的滚道输送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2.1积放式直线机动滚道

积放滚道的特点是当工件停止在滚道上时,与工件接触的辊子会停止转动,避免划伤工件。直线滚道上设有分隔料器,保证工件能够单个进入下一工序,分隔料器前端设置光电开关,工件脱离此开关后分隔料更换动作,滚道末端设置满料开关,通知下段滚道不再上料,每段连续滚道上都安装工件防错装置,避免某些特殊情况将工件上反。

2.2积放式开门机动滚道

积放式直线滚道与门轴支架、门轴、挡铁及门锁等组成滚道开门装置,门锁上有检验门开或关的接近开关。开门时将门锁释放,此时无论门上是否要件,开门滚道辊子停止运转,上段滚道都不允许上件。关门后将插销搬回将门锁死,若忘记锁门,接近开关不发令,上段滚道仍然不上料,直到将插销插好,确保安全性。开门和关门到位时均有死挡铁限位。

2.3区域式直线机动滚道

区域式滚道的特点是工件与辊子始终相对运动,当减速机运转的时候,工件不能停止输送,只有当减速机停止运转后工件才能停止下来。滚道上设有接近开关与挡料器,当工件输送到位后,开关发令,减速机停止运转,挡料器伸出挡料,以使工件停止输送,等待进入下一工序。待下一工序要料时,挡料器缩回,减速机重新启动,滚道继续输送工件。

2.4 0~90°水平转台机动滚道

0~90°转台使工件进行水平90°旋转,转台两端设置齐缝开关,防止突然断电时工件卡在转盘与直滚道中间。转台工作过程如下:占位光电开关显示料空时通知上段滚道上料,到位接近开关发令,挡料器伸出挡料,转台输送减速机停转,旋转减速机启动,旋转 90°后,旋转减速机停转,输送减速机启动将工件输送到下段滚道上。

2.5立式翻转滚道(0-270°、0-180°)

工件从上一段滚道输送至此时,接近开关进行到位检测。开关发令,输送减速机停止运转,挡料气缸伸出挡料,夹紧气缸伸出夹紧工件,翻转减速机开始启动,滚道逆时针翻转180°或270°。翻转到位后,夹紧气缸缩回,工件落在夹紧侧的滚道上。此时挡料气缸缩回,输送减速机重新启动,把工件输送到下一工序滚道上。

3.结束语

输送系统与生产同时发生,并随着加工技术的提高,加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比重下降而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在新的工厂设计中,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采用各种不同的现代化输送方式,配合完善的信息控制系统,在车间内部组成一个或多个柔性输送系统,保证车间物流畅通,是工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输送系统供人们选择,在工厂设计中,应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该厂生产方式的输送系统,以安全、高效、经济的手段,达到合理生产的目的。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由于资金短缺等因素,使有些输送方式的自动化程度显得不高,有待于通过认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努力改进现有工艺设计,以推动我们的发动机输送系统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俞爱国,王秋生.发动机物流系统工艺设计[J].柴油机·Diesel Engine,2001(6):34-38.

[2]赵立新.发动机新型热试线的设计与应用[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上一篇:提高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措施浅议 下一篇:浅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