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班班通”

时间:2022-05-05 09:41:41

“班班通”工程是一项包括课程资源开发、传输使用及教育教学等项内容的系统工程,是“校校通”工程的深入和发展,是中小学进一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拓展工程,为提高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我就“班班通”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班班通”将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班班通”使学校每一间教室都能与外界沟通,这就为师生随时便捷地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及规律;要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要研究如何利用新技术提高学生高层次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研究如何利用最佳信息呈现方式,突破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要研究和评价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为充实和改变教学内容准备资料。

教师一方面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立知识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步骤,另一方面又上网浏览和下载最新的信息,充实教学内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造前提条件。

同时“班班通”还支持了教师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设计。教师把教案上传到校园网上,实行电子备课,随时修改保持教案的针对性和鲜活性;教师们可以资源共享,方便与同级同科的教师集体备课;有助于学校领导掌握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动态,方便教学评估。目前,人人参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氛围已在学校形成,现代教育技术再也不是某一学校一花独放,再也不是点缀的东西。

二、“班班通”为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21世纪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也在这场革命中获得了新的动力。“班班通”的实现,使多媒体和网络一下子覆盖到所有教室。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是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方法、手段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的一种挑战,是教学改革一次质的飞跃。因为它可从根本上激发“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可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改实验”在教学理念上更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性;在教学方式上淡化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学习;为学生创设了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另外,新的教学内容已呈现一种立体化的结构,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学中有许多多媒体教材需要演示。“班班通”也为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班班通”为课堂教学突破难点,起到了重大作用

“班班通”为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环节搭建出多媒体的交互平台。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则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技术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且形式多变,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设生动丰富的情景,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把学生带入更广泛的学习空间。

例如,我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优势,从网上下载了Flash相关动画,让学生们看了以后复述课文,按照Flas的情景,恰当地穿插旁白,学生们异常踊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训练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便于下一教学环节的展开。在第二课时,我又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卖火柴小女孩的5次擦亮火柴的情景,用动画的效果展示出来,尤其是那只喷香的烤鹅徐徐向小女孩走过去的情景形象生动,使学生们有了感性的认识。而当小女孩和奶奶两人拥抱着慢慢上天堂的感人情景呈现时,再配以动人的音乐,让学生们朗读,课堂效果真是前所未有。

由于多媒体具有巨大的表现力,能形象再现各种事物形象和情景,又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运用“班班通”多媒体技术,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特别是对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有着很大的作用。

古诗文语言精炼,情景交融,含义深广,具有丰富的思维和想象空间。教学中如何挖掘它,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两句浪漫主义色彩相当浓厚,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夸张和比喻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和磅礴。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段将流水之高这一点用画面体现出来,配以音响效果,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能理解诗意,领会意境。再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学生就会自然地想象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班班通”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我们每个教师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的研究中去,广泛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大研究力度,最终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教研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抓蝴蝶!》

海门市货隆中心小学五(2) 顾毓雯

辅导老师:赵丹丹

上一篇:关于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