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要耐心等

时间:2022-05-05 03:37:18

雕刻大师高应美,雕一堂十平米左右的六扇格子门,用了17年。

雕刻的门板厚七厘米,在@点空间里,高应美镂空浮雕出六个层次,一百多个人物,人物神态各异,肌理细致入微,衬以战马腾龙、花鸟树石、山水房舍等景物。一刀一斧都是殚精竭虑的选择,一渣一屑都是恰到好处的舍弃。

因为有大师的专注和执念,这堂格子门充满了生命的质感,千百年来一直挺立在云南通海县小新村的三圣宫里。一个工匠,凝聚毕生的梦想、心血、才情,用生命最鼎盛的17年,成就了一个传奇。

这启示我们:好东西要耐心等。道理很简单,精工出细活,雕琢出珍品,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由此我想到了美国著名科学家纳什。他是个天才,其研究刚步入正轨时,却不幸患了精神病。他的工作单位普林斯顿大学以宽阔的胸怀接纳他,爱护他。在他患病的25年里,一直养着他,不计成本,不求回报,也不给他任何压力,只是耐心地等待他康复的那一天的到来。

学校说,纳什就是一辈子不康复,我们也要养着他,这是道义,也是责任。学校的耐心和仁爱终于得到回报,康复后的纳什大放异彩,硕果累累,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诺贝尔奖、阿贝尔奖双料得主。他的经历被拍成电影《美丽心灵》,获奥斯卡大奖。

还有著名作家实,其名作《白鹿原》也是耐心等待下的产物。1992年早春的一个下午,实写完《白鹿原》最后一个字,瘫坐在椅子上……

他对妻子说:“我得给老何写封信,告诉他小说的事,我让他等得太久了。”早在197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何启治看了实的短篇小说后,便认定他是个能出大东西的作家,就向他约长篇小说的稿子。接下来何启治所做的,就是一年一年地耐心等,始终保持联系,却从不催稿。寒来暑往,这一等就是20年,终于等未了《白鹿原》。《白鹿原》一时洛阳纸贵,至今流传不衰,成为中国文坛的瑰宝。

“等”,对搞研发与创作的个人而言,有“熬”“悟”“磨”三层意思。先说“熬”,任何优秀成果的问世,需要一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熬”他十年八载,小火慢“熬”,精心烹制,没有不好的道理。再就是“悟”,通常是在经过长时间的冥思苦想后,突然开悟、醒悟,灵感如同春潮滚动,汹涌澎湃,好东西就会在这个时候问世。还有“磨”,即精雕细刻,反复打磨。

同样的道理,好的科研成果与艺术作品,也需要花时间反复实验,不断修改,切磋琢磨,以求准确无误,精益求精。功夫到了,就一定能等到好东西。

“等”,是灵魂的煎熬,也是品格的打磨;是能量的集聚,也是事业的升华。在等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在等的过程中,凤凰涅,化蛹成蝶,变得淡定睿智。等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是坚韧、忍耐的精神和意志。

好东西一定要耐心等。

诚哉斯言!

上一篇:用意念控制机器并不新鲜 下一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