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不相信科学?

时间:2022-05-05 12:15:40

他们为什么不相信科学?

1973年,一本名为《音乐之声与植物》(The Sound of Music and Plants)的小册子问世并马上引起人们对植物听力的关注。作者多罗西?雷塔拉克(Dorothy Retallack)声称,她对多种植物播放不同流派的音乐唱片,然后监测它们的生长,结果发现播放柔和的古典音乐使植物枝叶茂盛,而强烈摇滚节奏的音乐对植物生长有害。

哇噻,多么令人振奋的发现呀!没想到草木也像人类一样喜欢音乐,而且还能区别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和流行音乐。假如将这一“科学发现”应用在农业上,将会给世界带来何种天翻地覆的变化啊!田野上飘荡着巴赫庄严的旋律,温室里的西红柿则戴上耳机静静地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如此田园风光,令人陶醉。可惜雷塔拉克的研究成果来得太晚,没赶上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时代,要不然,亩产万斤绝对不是梦。

且慢。我们好像都没听说过世界上有哪个农场或者农业企业真的应用这一套做法,并因此提升产量。这不禁令人心生疑窦:为什么如此革命性的“科研成果”没能对农业产出做出贡献?是农场主抵制科技创新?还是“植物听音乐”难以实施?甚至……是雷塔拉克的研究有问题?

尽管雷塔拉克的小册子仍然在市面上有售,而且网络上不乏关于植物听音乐的帖子,甚至不断有人声称取得类似的科研成果,但事实上,对植物听力的研究从来就没有登上主流科学的殿堂。至少,严肃的科学期刊上很少有此类文献发表。这倒不是因为科学家过于固执或者审稿过于保守,而是像雷塔拉克或者其他类似的研究实在经不起科学标准的检验。 以雷塔拉克本人为例:她只选修过一门“生物学概论”的课程,而且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和严格的生物科学训练,因此她不是植物学专家。不过,雷塔拉克却有音乐素养,还经常在教堂等宗教场所演唱女中音。据她本人所说,音乐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想法是她读了一本题为《祈祷对植物的力量》的书之后才产生的。此外, 科学家们认为雷塔拉克的研究(以及其他类似的研究)在选择样本、实验环节和对数据的分析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既不严谨, 更谈不上科学。

那么,植物到底有没有听力?人们早就发现植物对光线、触动和气味都有反应。按理说,似乎也应该有听觉。不过,植物靠什么去听呢?动物有听觉,因为动物不仅有耳朵之类的听觉器官,而且还有由听觉神经和大脑神经构成的对声音的处理系统。目前, 还没有任何一名学者发现植物有处理声音的机制。

除了要回答“植物靠什么听?”这个问题之外,科学家还要回答其它的核心问题。 比如,植物为什么需要听力?听觉对很多动物而言,是求生的基本功能之一。动物凭着敏锐的听觉可以及时发现危险,并迅速逃离, 从而增加生存的机会。但是,植物是固着生物,它们无法移动。在现实中,我们从来没有见到哪棵树从起火的森林里跑出来的情形。既然如此,植物需要听觉吗?按照“适者生存”的法则,植物凭什么要进化一个与自己生存无关的听觉功能呢?

最后,雷塔拉克的试验结果需要接受同行专家的检验,即在不同的实验室由其他科学家重复同一试验,并且设置对照组。只有重复试验取得同样的结果,一项研究发现才能被科学家认同和接受。历史上,达尔文曾经亲自对着植物演奏大管,但是作为听众的植物却无动于衷。达尔文终于放弃了这一项他称之为“愚蠢的”的研究。此后也曾经有科学家重复试验,试图证明“植物有听觉”, 但是都没有得出经得起科学检验的发现。有科学家曾经对植物做基因分析,也没找到对应听觉的基因。

很显然,雷塔拉克对“植物听音乐”的研究并不符合科学标准。有关科学标准的讨论很多,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仅仅列举构成科学研究的三项基本要素,即(1)必须是系统的实证研究,而不是单一的研究。实证研究指由研究者亲自收集和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者验证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对选取样本,观察和数据收集与分析,验证假设和得出研究结论有一整套严格的规范。(2)必须产生公共的知识,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公共知识经得起重复检验,而且不受时间、地域或者其他社会因素影响。 如果“植物有听力”这个结论符合科学的标准,那么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人重复雷塔拉克的试验,都应该有同样的发现,产生相同的结论。(3)必须是在现有的经验和技术条件下,能够解决的问题或者找到答案。有些问题不属于科学范畴。比如,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这是伦理问题,很难用科学研究找到答案。但是,“何种基因可能导致人的行为异常?”却属于科学研究范畴,因为基因技术可以用于分析人类的行为,从而确定某种基因是否对某些假定的行为产生影响。

既然“植物听古典音乐长得好”的说法不符合科学标准,为什么人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轻易上当呢?

从思维和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有三个因素影响人们接受科学知识。第一个是人类普遍存在猎奇心理,情愿接受迷信或者神秘的解释。部分原因在于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良好的科学训练,因此分不清哪些是严肃的科学话题,哪些是哗众取宠的故弄玄虚。特别是,当有些人自称是“科学家”或者“专家”时,人们更容易轻信他们的说法或者结论。

不过,即便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有时候也会被蒙蔽。这是因为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仍然有很多问题是科学无法解释的。奇迹、神迹或者未知的神秘因素不需要人们去严格推理,也无法验证,反而给人们幻想空间,令人刺激,从而很容易被大众接受。

第二,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往往依赖媒体自身对信息真伪的判断,而不是独立思考或者亲自验证。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是“信息爆炸”。除了报纸、杂志和书籍以及电视、收音机等传统媒体之外,网络和自媒体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人们每天面对大量信息,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考察其是否真实。

第三,决定接受什么或者拒绝什么的思考背后其实都是信仰。信仰是设置在开始思考之前的滤镜。你信什么,你就接受什么。你相信科学,自然就会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和眼光审视事物。你相信神,就觉得世间发生的一切都是超人类的神安排的。事情还是那个事情,但是不同信仰的人却会产生不同的假设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身处当下的中国,人们更容易被所谓的“大师”蒙骗。雷塔拉克的试验只不过不符合科学标准,而中国那些所谓的“大师们”往往是地地道道的骗子。最近自称“气功大师”的王林由于涉嫌谋杀被警方拘押调查。王林的倒下令当年一众上杆子追着他拜干爹、拉关系、拍合照的达官贵人、影视明星和社会名流倍感尴尬。拜倒在王林脚下的名人们不仅缺少基本的科学素养,而且也没有坚实的信仰。他们遭到社会的耻笑,实在是咎由自取。

上一篇:PC―11和GF―6标准工作进展 下一篇: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合成及摩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