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5-05 07:15:46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把大学生培养造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确保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日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思想 道德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目标、途径等重大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观点,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忽视“以人为本”的现象。

首先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上流于形式,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重视,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家庭背景等具体情况,因此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很少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很少把教育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整体,而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人格影响,都要经过大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本领与品德。片面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育教学过程变得死板、僵硬和被动,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当前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

再次,当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缺乏因材施教。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们注重的是步调一致性,用统一的标准开展工作,无视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解决人的各种思想问题。而人的思想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个人的思想品质、个性、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的不同,导致工作中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一刀切”的做法往往导致一些过高的目标,超出大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使他们陷入迷惘的地步,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部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质存在问题

从管理队伍的数量来看,学生专职辅导员的人数还不足。按国家教育部的规定,每120~150名学生需要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而实际上,很多高校都达不到这一要求,甚至很多高校存在学生辅导员兼职的现象。

从学生辅导员的素质结构来看,目前从事学生专职辅导员工作的大多是新毕业的本科生,他们缺乏实际的思想工作经验,更缺乏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训练。从队伍稳定性来看,这是一支极不稳定的工作队伍,主观上的原因是社会和学校、领导和学生等各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够,客观上的原因是对广大专职辅导员缺乏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二、加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1、确立学生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面对上述问题,首先要确立学生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育观念重师道尊严,这种观念反映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则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管教,弱化了对学生的引导和为学生服务。评价学生也往往强调单一标准和统一的模式,只重整齐划一,无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完全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使学生在自身成才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有效发挥。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和老师同是高校的主体,在双主体的相互关系中,学生应该居于中心地位,教师是服务者,教师的工作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学生是能动性的主体,所有的外部因素都要通过学生的选择和内化才会起作用,大学生根据自身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对学生思想工作的理念和模式进行选择和认可,因此“以人为本”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学生在思想工作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这两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重调研,倾听学生的心声,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学生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应持有足够的宽容,承认真理面前师生平等,允许学生对任何具体的管理规范和规章制度提出质疑,允许进行争论或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正确对待来自学生中的不同的声音,不能简单地一概将之视为不和谐音而加以压制,而应寻根究底找出症结的所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充分发扬民主,给每个学生公平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得到创造性的全面的发展。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许多有效的做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持续变革,许多传统做法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而思想政治工作从内容到方法没有及时调整到位,集中表现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错位,过多地强调或突出了教育者的外在作用,忽视了教育对象内心自我教育意识的觉醒。

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深刻反思,在现实工作中平等对待大学生,彻底摒弃居高临下的指责和我讲你听,我打你逼等简单做法,以激发和调动其内在的精神力量为着力点,通过启发、引导、讨论、协商等方式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为他们的道德发展提供条件、搭建舞台,引导学生做自己思想的主人,使他们在思考与发现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建设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建设方面,应成立相应的组织,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各学院书记、院长亲自挂帅,加强高校党委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稳定的党团辅导员队伍。在教学方面,加强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革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和社团组织的积极性,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经费投入方面,要加大对党团、辅导员队伍培养的力度,增加对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的投入。

【参考文献】

[1]姜雅净:“大学生思想政治上作的特点、问题和对策研究” 教育探索[J]2008,3.

[2]刘安生:“以人为本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继续教育研究[J] 2001,6.

[3]叶世利:“以人为本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利学版)[J] 2005,6.

上一篇:浅析我国现行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略谈中学数学作业的批改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