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跨语言交际中的词汇困惑及其对策

时间:2022-05-04 08:56:49

日汉跨语言交际中的词汇困惑及其对策

摘 要:日中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两国语言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汇。如“学生”和「学生等。这些词有的在形式、意义方面相同或相近,有的却形同义不同。对学日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日汉同形词既有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一面,同时也会因为对日汉同形词的了解不够而导致许多误用。因而,本文就日汉同形词的异同做些探讨,并阐明掌握同形词的重要性及在日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日汉同形词 母语干扰 词义辨析

我们知道,在世界上使用的几千种语言中,日语与汉语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由于历史、地理、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原因,日语和汉语之间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词汇方面。《现代日中常用汉字对比词典》(1986)年的序文中写道“日本的常用汉字与中国的简体字相比,字形完全相同的占总数的54%”。也就是说,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中国人在学习日语之前,已经从母语中习得了许多汉字和由这些汉字构成的汉语词汇,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所以初学日语的人,常常借助日语中的汉字来猜测句子的意思。日语里的这些同中文字形相同的词叫做“日汉同形词”。本文所说的日汉同形词,忽略字形的繁简方面,因为虽说日语和汉语中的汉字因规范或简化而造成了字形不同,但追溯到简化前的字形,属同源的仍视为同形词。日汉同形词是两千多年来日中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有时,猜测这些同形词方便了初学者掌握更多的日语单词,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并非所有的这些「汉字都表示它们在汉语中的意思,甚至有的十分令人费解。如「大丈夫一词,在日文里它的含义是“不要紧”“靠得住”“安全”“放心”等,但中文里,它的含义却是“有志气”或“有作为的男子汉”。这类带有歧义性的词在同形词中占用一定的比例。如果我们不能了解同形词的这一特性,而望文生义,以为同形词就是同义词,那就必然会造成误解。研究日汉同形词对于中国人学习日语和运用日语进行交际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探讨该如何弄清日汉同形词在意义以及使用上的异同。

一、日汉同形词的种类

由于日汉同形词存在同义与异义之分,所以我们在使用时,必须正确地理解其含义。从日中两国词义的对比来看,日汉同形词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意义相同的同形词即“同形同义词”,意义不同的同形词即“同形异义词”和意义部分相同的同形词即“同形近义词”。

(一)同形同义词

同形同义词即不仅形相同,而且意义也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日汉同形词。这样的词无论在汉语里还是在日语里,它所表达的意义基本一致。例如:

[日中]このはとても重要です。/这份文件非常重要。

[中日]这座桥安全。/このは安全です。

此时,我们基本上可以直接翻译,学习中只要掌握日语的读音就可以了。

(二)同形近义词

同形近义词是指日汉之间一部分意义相同,而另一部分意义不同的同形词。例如,日语和汉语中都有“关心”这一词。

[日中]主の最大の心は物だ。/主妇最关心的是物价。

[中日]他很关心我们的生活。/彼は私の生活にを配っている。

同是“关心”这一词,它们在日汉文中所表达的意义却有时相同,有时不同。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能想当然地用汉语的词义来类推日语,也不能想当然地用日语的词义来类推汉语,而应注意同形词在中日语言中的差异。意义不同的部分则可能造成误解和误用。

(三)同形异义词

同形异义词是指一个词在日语里表达的意义和在中文里表达的意义毫无共同之处的词。这类词在同形词中虽然数量不大,但由于使用频率高,加之字形一样,稍不注意,在翻译上就会闹出笑话,造成误解。例如:

[日中]激している社会状においては、科学技は早く展できない。/在剧烈动荡的社会中、科学技术是得不到迅速发展的。

[中日]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激动得不知什么好。/そのニュスをいて、彼はあまりにも感して、何をしていいか分からなくなった。

二、日语学习者在日汉同形词方面容易出现的错误

日语学习者在日汉同形词方面容易出现的错误主要反映在词义范围的大小、词与词的搭配、语体风格、感彩的褒贬等方面。

(一)词义同中有异

有些日语词的词义概括的范围大于对应的汉语词词义概括的范围。例如:

[中日]那也太无理了。/それはあまりにも理というものだ。

[日中]これは王さんには理な仕事です。/这个工作小王是难以胜任的。

汉语“无理”与日语“理”意义不尽相同。虽说都有“没有道理,不合情理”的意思,但日语中还有「行ないいこと、困なこと等义,这是汉语中所没有的。

有些汉语词的词义概括的范围宽泛,对应的日语词概括的范围相对较窄。例如:

[中日]中国的景泰品质优良。/中国の七宝は品がよい。

[日中]评价一个人、首先要看道品质如何。/ある人をするには、まず品格を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在表达物品的质量时二者意义相同,但是汉语中还有“人品”等义,这是日语中所没有的。与上述两种情况相比,大部分日汉同形词词义有交错,有同有异的情况居多。往往在某个或某几个义项上意义重合,但各自又有对方所没有的义项,两者在词义上既有联系又有发展。例如「(うんてん)这一词。

日语词义

(1)(车)开,驾驶;(机器)开动,操作,运转。

(2)周转,运用、利用,灵活使用。

[日中]田中さんは何回も交通を反したせいで,免をとりあげられた。/田中由于多次违反交通规则而被吊销了驾驶执照。

[日中]新しい械が据え付けてから、本生に入る前に,普通が必要である。/新机器在安装好之后、正式生产之前,一般需要先进行试车。

[日中]い不景で,金の不活な会社が多い。/由于长期的不景气,许多公司的资金都周转不灵。

汉语词义

(1)指机器运转。

(2)沿着一定的轨道运行。

[日中]老王对这台机器非常熟悉,哪怕这台机器在运转中只发出极为轻微的异常响声,他都能一下子听出来。/王さんはこの械に非常にしくて,この械が中にくの常な音が出ても,いきなりにこえる。

[日中]我们国家发射上去的人造卫星现在正在绕着地球运转。/わが国が打ち上げた人工星は地球をめぐって行している。

从上述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汉语的“运转”与日语的“”的词义有同有异。

(二)使用情况不一

第一、搭配习惯不同

词语的搭配有一定的习惯,有些日汉同形词的差异在于搭配习惯不同。汉语“追究”与日语「追究基本义相近,但搭配不同。汉语“追究”常跟“原因”、“责任”搭配,日语「追究多用于对学问、真理、本质的探求、深究。汉语“莫大”常以“莫大的安慰”、“莫大的鼓舞”“莫大的光荣”这样的表达精神,心情的抽象词搭配。可在日语中,「莫大常以「莫大な金、「莫大な利益、「莫大な等表示金钱关系的词语搭配使用。

第二、语体风格不同

语体可以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不同语体运用不同功能的语言材料,词汇是体现语体风格的重要的语言材料。一些词经常出现在某种语体中也就有了某种语体风格。有些汉日同形词的细微判别就表现在语体风格上。也就是说,有些汉语词是口语,而与之对应的日语词则是书面语。现代汉语“起床”是口语。日语“起床”是书面语。也有汉语里是书面语,日语中是口语的情况。现代汉语“抱负”指远大的志向,是书面语,而日语“抱”是口语。

第三、词义感彩的差异

感彩的不同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褒义词表示肯定、赞扬、喜欢的色彩,贬义词表示否定、贬斥、憎恶的色彩。中性词既不表示肯定,也不表示否定。中日同字词中感彩不同的词只占一小部分,但大意不得,用错,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例如:

[日中]な色彩が好きです。/喜欢单纯的色彩。

[日中]彼は大一本で、人付き合いにも意がある。/他思想很单纯,对人热情。

[中日]他头脑简单。/彼はがです。

汉语的“单纯”与日语的都有纯一,简单的意思,但中国人认为思想纯一是好的,因此有褒义。日本人认为思想纯一是不好的,因此带有贬义。说哪个人单纯受人喜欢,日本人可能不理解。

三、如何辨析日汉同形词

(一)分清日汉同形词同义与异义、近义

由于日汉双方词语的互相借用,现代日语中数量众多的词在书写形式、意义、使用上跟汉语中的对应词一致,所以不少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认为日语比西方的英语、法语、德语要好学一些,特别是汉字及汉语词汇的学习更是不在话下。这给中日两国人学习对方语言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容易使人望文生义,想当然地以母语中词的意义去理解对方语言中词的意义。日汉同形词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从上文所举的例子中可见一斑,同字异义、同字近义的实际数量还不止这些。在中日跨语言交际中应该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分清日汉同形词同义与异义、近义。

(二)树立不同语言的概念

为了能够正确地掌握日语中汉语词的意义,必须避免望文生义,从一开始学日语起就要树立不同语言的概念,勤查字典,仔细斟酌词语的真正意义,养成一个讲求严谨,准确的良好习惯。从本科高年级起就要养成查日本原版字典的习惯,譬如《岩波国语辞典》《新明解国语辞典》等等。这样就可以依据权威辞典,结合文例,找出异同。日汉同形词的差异有些比较明显,有些差别细微,辨别它们的时候,不仅要从词义入手,还可以从词性、词的内部结构、使用情况等方面去判断,把意义、语法功能及色彩联系起来,综合各种因素全面剖析、比较,着重揭示其差别。同时要通过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注意多实践,这样才能领悟中日汉字,汉语的不同意义。

(三)找出对应关系,避免张冠李戴

日语中的词既有从汉语借去的词,又有自造的词。两者词形偶合,意义不同。汉语“大势”是事情发展的趋势。与此对应的日语词是「大(たいせい),义为大局,总的趋势。「大(おおぜい)是日造和制词,众多的意思,在日语中很常用。对这类字形相同代表不同词的情况,要找准对应关系,注意它们之间意义的不同,不可等闲视之。

四、结束语

以上对日汉同形词的同义、异义、近义词作了一些对比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汉语和日语都使用汉字,中日两国人学习对方语言当然要比非汉字圈的人容易一些,但是,要做到准确理解绝非易事,有时反受汉字之累,易望文生义。在汉日跨语言交际过程中,只有排除母语因素的干扰,掌握日汉同形词的异同,才能互相受用而不相妨碍。日汉同形词在我们学习日语时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从大的方面讲,日汉同形词不仅过去在两国的交往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今后的两国的交往中还会发挥巨大作用。随着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还会有大量新的日汉同形词出现,为两国的交往提供了方便。从小的方面讲,它为我们学习日语提供了许多方便。如果一个日汉同形词是音读汉字词,且意义与中文汉字相差甚微,那么我们掌握日语单词便容易多了。进而我们可以根据其同义来推测一个文法并不能很好理解的句子。

参考文献:

[1]潘钧.中日同形差原因浅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3).

[2]三浦久美子.日中同形が学者に与える影――日本人の中国学者を象にして[J].言文化,1997,(6).

[3]冯富荣.日本学における母の影――中国人を象として-[M].京:房,1999.

上一篇:情态动词“会”的语义分析及其主观化 下一篇:关于英语主位结构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