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报告三

时间:2022-05-04 08:00:29

政府报告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改革开放30年及2008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中原区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区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按可比口径统计,预计(下同)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85亿元,是1978年的66倍,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完成9.2亿元,是1987年的34.8倍(1987年才有区级财政收入统计),年均增长1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亿元,是1978年的1300倍,年均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亿元,是1978年的237倍,年均增长20%;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59:30.5:10.5调整为0.6:42:57.4。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建立,计划经济下的物资短缺被市场经济下的物质极大丰富所替代,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政府机构等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区框架不断拉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区品位全面提升,靓丽、宜居的城区形象初步展现。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彻底免除了农业税,城乡全部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460元,是1978年的30倍,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20元,是1978年的66倍,年均增长15%。昔日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区正在向现代工业强区迈进,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正在中原大地迅速崛起!

2008年是全市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决战决胜之年。一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为民谋利、服务大局”的总体要求,坚持“工业立区、三产兴区、教育强区”战略,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强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圆满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坚持“工业立区”,以郑州纺织产业园、郑州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加快产业集聚步伐,提升工业总体实力。全力推进郑州纺织产业园建设。园区已累计入驻企业(项目)25家,6条道路建成通车,完成投入20多亿元,被认定为河南省重点产业集群。国家棉花及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综合楼正在建设;中国500强企业德力西集团签订入驻协议,计划投资35.5亿元,建设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现代纺织品交易信息物流中心;郑纺机搬迁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泰阳纺织4个分厂主体建成,服装加工区2家企业建成投产,光大印染、娅丽达服饰等6家企业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污水处理厂和热力项目一期完工;汪庄村拆迁圆满结束,安置区正在建设。郑州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园区总体性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并经市政府批准,道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园区年工业销售收入完成41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8.5亿元,工业投入完成2.5亿元。加大对企业的科技扶持力度,投入科技三项经费959万元,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扎实推进扶优扶强工程,工业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提高,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区工业销售收入完成155亿元,增长18%;工业投入完成11.5亿元,增长20%。加强教育宣传,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二)第三产业发展壮大。强力实施“三产兴区”战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繁荣城区经济。传统服务业深入发展,碧沙商圈市级商业中心地位得到巩固,秦岭路餐饮一条街初显规模,沃尔玛正式签订入驻协议。以凯旋门、绿城数码大厦等商务楼宇为依托,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辖区商务楼宇入驻企业达700多家。房地产业健康发展,28个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0亿元,同比增长60%。2008年,全区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6亿元,增长12%。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80亿元。

(三)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强力实施“开放带动”,完善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参加会、广交会等大型经贸交流活动,采取有力措施招大商、招好商,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8年共引进项目87个,总投资35.8亿元,同比增长41.5%,其中超5000万元项目17个,超亿元项目8个;合同利用外资1.56亿美元,增长38.7%;实际利用外资6743万美元,增长32%;利用市外境内资金40.2亿元,增长62.8%;出口贸易额完成2.3亿美元,增长29%。坚持“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责任制,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郑煤集团总部搬迁项目办公楼主楼封顶,住宅区一期工程全部封顶;华北石油局科研基地项目办公楼竣工;郑州电业局环城分局项目主体封顶;河南省地理信息科技园、沃尔玛购物广场、豫鑫物流等一批前景广阔的超亿元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全区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四)“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发放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特色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奶牛存栏量达2400头,花卉苗木面积达9600亩,每年可为市场提供3000万株优良苗木。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了郑湾桥危桥的改建,新建了圈李—荥阳界道路,改建了小洪沟—西四环道路。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训农民5829人次,实现转移就业1749人;三环以外26个村级卫生所和20个示范文化大院全部建成。多方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抓好二砂重点示范村、赵仙洞重点整治村和15个基础设施整体推进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并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五)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全面实施城市规划全覆盖,为城市科学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旧城改造,周新庄等17个村纳入市改造计划,朱屯等7个村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证,小岗刘村土地“招、拍、挂”工作顺利完成,安置房正在加快建设;辖区2个区域被列为市旧城改造重点,郑州国棉一、三、四厂旧厂址土地成功拍卖。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条病害道路整治工作按时完成;新建一类公厕2座,升级改造14座;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升级改造5座,维修6座。园林绿化成效显著,新植乔木3.6万株,新植月季花等灌木16.5万株,新增绿地32万平方米,新建游园2个,创建园林式单位(小区)8个。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搞好基层邮政信报箱建设,提高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加强城市管理,巩固创卫成果,市容环境整洁有序,以全市“环卫双竞赛”第一名的成绩荣获郑州市环卫优胜杯;以迎接会、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为契机,扎实开展出入市口及城乡结合部集中整治,把环卫保洁长效机制引入农村,重点区域和农村面貌明显改观。高标准完成了建设路、中原路、嵩山路等精品街整治工作,共清洗、粉饰、精装修沿街建筑177栋58.4万平方米,拆除建筑物3.55万平方米。区信息数字化综合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初步实现了城市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集中开展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整治活动,有效遏制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进一步规范了土地市场和城乡建设秩序。积极配合做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郑西客运专线项目进展顺利,昆仑路、赵庄街、桐柏南路打通和化工路拓宽工程竣工通车,市植物园一期建成开园,市盆景园正在建设,顺利完成了电厂路、朱屯路、洲海路等工程的拆迁任务。

(六)民生质量稳步提升。十件实事完成良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118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3%。加大社会困难群体救助力度,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816万元,实现了动态下的应保尽保;为城市低保对象每户发放冬季取暖补贴150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100%,符合条件“双困”家庭廉租住房覆盖率达100%。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6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按照二级标准建设的区图书馆、文化馆和档案馆投入使用。全区99个社区综合服务用房面积平均达到400平方米以上;在80个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康复室。须水镇卫生院门诊楼改建工程由于政策原因,改为异地新建一所示范乡镇卫生院,目前正在建设。

强力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投资5000多万元对郑州36中、建设路二小、伏牛路二小主教学楼进行了改扩建,高标准建设了郑州73中、华山路小学两个标准化操场和3所农村中学标准化实验室,对5.2万名区属中小学生进行了免费体检;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城乡中小学生全部享受到了免费义务教育。加强学校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面向全区教育系统公开选拔了41名校级领导干部,从8000多名高校毕业生中公开选拔了119名教师。加强教育督导,顺利通过了“两基”国检验收。认真组织参加北京奥运火炬接力郑州传递活动,开展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了群众身体素质。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5%,发放补助资金614.8万元。汲取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深刻教训,认真开展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认真做好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工作。

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突破,中原区被国家人口计生委授予全省唯一的“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扎实做好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工作,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全区人口出生率为8.85‰,低于市定目标2.15个千分点。

以第十届亚洲艺术节为契机,精心组织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展残疾人事业,为812例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广泛开展支援抗震救灾工作,为汶川地震灾区运送过渡安置房80套,募集抗震救灾资金和“特殊党费”共计730万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活动,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实现市级双拥模范城区“五连冠”。

粮食、物价、审计、档案、史志、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七)民主法制日益加强。加强“五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深入开展。坚持和完善区政府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的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共办理议案、建议70件、提案160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深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大讨论和“两转两提”主题活动,创新体制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依法做出行政行为,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便民透明快捷的工作程序更加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绩。健全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廉洁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政府形象不断改善。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深入贯彻民主集中制,虚心听取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落实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民自治。圆满完成了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平安中原”创建卓有成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四严一创”活动,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立体防范网络,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深入实施“迎奥运、保稳定、促和谐”千人百村万户工程,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锻炼了干部队伍,促进了社会和谐。完善和落实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扎实开展大接访活动,坚持定期下访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畅通渠道,集中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确保了奥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没有来自中原区的干扰。完善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培训、大排查、大治理”活动,积极推广网格化消防管理模式,全区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和消防事故。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政府工作的进步,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更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和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干部,向始终参与我区建设发展的辖区单位,以及各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工业结构不合理,骨干龙头企业和高、精、尖的知识创新型企业不多,工业优势不明显,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区经济繁荣度不够;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下滑趋势明显,财政增收困难较大;辖区困难群体比较集中,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稳定形势不容乐观,新问题、新矛盾还时有发生;少数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淡漠,工作效率不高,执行力不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郑州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加快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新的一年,我们面对着严峻的挑战,更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尚未见底,加之中原区发展空间受限、消费需求薄弱等,不利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将依然存在。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金融危机客观上加快了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移,为中原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各级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的重大举措,为我们争取资金、项目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部崛起战略尤其是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加快实施,为中原区发展带来了持续动力;随着郑州市城中村、旧城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原区的后发优势必将进一步显现。为此,我们必须客观分析、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把应对危机、加快发展的过程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检验,坚定信心,完善措施,克难攻坚,迎难而上,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转“危机”为“机遇”,确保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继续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按照“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为民谋利、服务大局”的总要求,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重民生”的基本任务,坚持“工业立区、三产兴区、教育强区”发展战略,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生态宜居城区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努力建设经济实力更强、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人口出生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2009年重点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致力提升工业质量,强化经济发展支撑

强化园区工业发展的支柱作用,加快郑州纺织产业园、郑州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建设,带动全区工业发展。一是加快郑州纺织产业园建设。按照“目标一流、规模一流、装备水平一流,建设速度最快”和“建设精品纺织产业园”的要求,以建设“全国一流、全省第一的纺织产业高地”为目标,克难攻坚,科学推进,努力实现园区建设新突破。化工路北纺织印染企业及14家服装加工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国家棉花及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华中纺织信息中心基本建成,力争德力西集团投资的元通纺织城物流中心早日开工;新入驻企业5家,工业投入完成15亿元。二是加快郑州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建设。做好控规和环评工作,新引进项目5个,力争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工业增加值10亿元。三是坚持创新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提升磨料磨具、电缆、童车等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做强中小企业。四是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尽快培育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拥有核心技术的国内知名品牌。加大科研投入,对创新的专利技术和省以上知名品牌企业进行奖励,鼓励企业参与制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二)强力促进产业优化,扩大第三产业规模

服务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立足区情,发挥优势,强化措施,加快发展。一是提高传统服务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进一步巩固碧沙商圈市级商业中心地位,扶持发展华亚商圈、帝湖商圈,培育新的商业中心区。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城中村、旧城改造机遇,及早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定位,积极引导建设综合性楼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元通纺织城、豫鑫物流等重点项目,打造西四环、郑上路物流带。三是发挥地域优势,建设特色街区,做大做强秦岭路餐饮一条街、郑州图书城。四是借助郑州节会较多的有利时机,借人气、聚商气,推动酒店、餐饮、文艺休闲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生产业,推进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审计、公证、监理、评估等中介机构的发展。五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全面落实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扩张、效益提升。

(三)倾力实施开放带动,增强招商引资实效

把开放带动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和推介中原区区位优势、优惠政策、项目资源和政务服务,树立中原区良好形象。二是加大“走出去、引进来”工作力度,积极参加重大经贸交流活动,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和节会招商,着力引进重大项目。三是突出招商引资重点。抓住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有利时机,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严把项目质量关和投资强度,建立项目市场前景、财政税收、科技含量、环境保护等综合评估机制,完善考核办法,重点引进大型工业项目、商业项目、物流项目、总部项目和国内外五百强企业,确保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落户我区。四是抓好现有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和“一月一评比、一季一例会、半年一观摩,年终一兑现”的目标考核制度,确保郑煤集团搬迁、郑州电业局环城分局、汽车西站搬迁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豫鑫物流项目投入运营,沃尔玛购物广场、省煤田地质局总部搬迁、省地理信息科技园项目具备开工条件。五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支持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大依法打击力度,认真受理行政效能投诉,严厉打击一切破坏发展环境的违法行为。

(四)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一是完善城乡发展规划。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抓紧修订完善包括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等在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继续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探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流转,适度扩大农业规模经营。把握郑州生态城市和南水北调运河建设机遇,充分利用辖区天然的丘陵地貌和常庄水库等大型水体,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高档次、打造精品。坚持发展现代农业,倡导和鼓励花卉苗木、养殖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着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把中原区所有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明进步的新农村。延伸城市管理,将全区所有农村纳入环卫体制范围;加快完善农村垃圾中转站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强农村道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公共财政更多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更多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更多向农村辐射。四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新当选村两委成员和村民组长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意识、勤政为民的作风和带领群众发展的本领。健全农村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提高农村基层规范化管理水平。

(五)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一是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认真做好郑州市新行政文化中心、陇海路以南区域、须水镇和重点村庄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二是大力推进城中村、旧城改造。以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为目的,以维护稳定为前提,把握机遇,规范程序,加快推进城中村、旧城改造步伐。力争年底前6个村完成土地“招、拍、挂”前期准备工作。加大小岗刘村改造安置房建设工作监管力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为村民按期回迁提供保障。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市场运作、渐次推进”原则,扎实推进碧沙商圈扩建、市委北家属院和棉纺路北侧几大棉纺厂老厂区等旧城改造项目,逐步实现居住安全、配套齐全、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目标。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拆迁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推进力度,督促立项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大物业管理力度,规范散杂居院的管理,进一步做好居民区邮政信报箱群的补建和规范工作,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大街景整治工作力度。巩固中原路、建设路、嵩山路精品街整治成果,加快建设路两侧综合整治,打造精品街区。加强辖区内39条背街小巷的日常维修养护,对协作路等6条道路进行改造。下大力气搞好园林绿化,新植乔木10万株、月季60万株,立体绿化5万株,基础栽植3万平方米,新建区级公园1个、游园1个,为国家园林城复验作出积极的贡献。四是加强市容卫生日常管理。搞好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发挥区信息数字化综合指挥中心作用,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辖区环境整洁有序,以良好城市面貌迎接国家卫生城复验。五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目标管理,加大责任追究,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大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整治力度,坚决制止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科学严谨的拆迁工作程序和制度,制定合理的安置补偿标准,有效破解征地拆迁难题。六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对水资源保护、工业污染减排和生活污染源的综合整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七是积极配合做好石武铁路客运专线、陇海快速路、西流湖公园、市植物园二期、雕塑公园等重点工程建设,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环境。

(六)着力加强财税工作,促进经济稳健增长

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强化资金保障,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税源建设,着力培植园区群体税源,巩固稳定重点税源,挖掘潜在优质税源;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扶持发展重点企业,推动经济发展与财政增收良性互动。二是加强税收征管,不断完善财政税收擂台赛等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单位管理税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加强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调整,增加对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的支出,切实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重点项目的支出需要。四是加强财政管理。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国有资产监管等制度改革;继续强化财政监督,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绩效。五是建立财政融资体系,探索研究政府融资办法,加强政银合作,加大财政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财政风险防范机制、偿债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七)极力关注民生,全面加强社会建设

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制度,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继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健全救灾机制,积极进行低收入家庭救助、社会救助和慈善救济。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并稳步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加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健全就业动态管理服务、职业介绍指导、就业援助帮扶等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市水平。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载体,加大困难家庭、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和帮扶力度,及时消除“零就业家庭”。大力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突出抓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认真做好集体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工作。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积极推进“教育强区”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巩固和强化基础教育优势,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多媒体教学系统建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资源共享,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统筹发展民办教育,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扎实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加强校级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夯实队伍基础。认真落实《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指导做好新建、扩建小区配套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建设工作。

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标准化卫生所建设,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采取环节监管和联合执法等形式,保障辖区群众食品安全。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和早教工作,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和落实人口计划生育优先优惠奖励扶助制度,进一步推进优生优育,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大力扶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村文化大院发展,将其建设成“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区图书馆、文化馆服务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逐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加强社区特别是三类社区的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继续做好拥军优属、军政军民团结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积极做好审计、物价、粮食、史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等工作。

(八)努力加强法制建设,打造平安和谐中原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完善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等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和完成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继续推进平安示范点创建活动,提高基层治安防范能力。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四位一体”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社区、楼院和村、农户技防设施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减少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发生。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强辖区群众安全感。高度重视工作,严格落实领导接访、下访和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案件责任追究,切实提高办结案件群众满意率。创新完善大调解机制,加强基层司法所和调委会建设,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及时处理各种社会矛盾,预防和妥善处置非正常上访和,确保社会大局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健全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做好以上八项工作的同时,继续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一是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全年新增城镇居民就业再就业20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00人。二是加大社会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廉租房覆盖率达到符合条件的“双困”家庭100%,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100%。三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6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四是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完成须水镇示范卫生院建设工程。五是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方便群众出行,改建苏州路,新建扬州路。六是完善市政设施,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大修6座;新建一类公厕2座,大修、改造15座。七是加大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投入,筹建须水镇寄宿制中心中学;更换城市中小学校课桌椅。八是积极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工作,向孤寡老人提供政府购买服务。九是加大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力度,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十是实施“曙光行动”,为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加注重依法行政、高效务实、廉洁从政,建设为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更加强化工作创新。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强化改革创新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事业的大发展。努力营造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氛围,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创新,努力破除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和制度。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用创新来突破思维定势,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通过改革创新,更加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真正做到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更加突出依法行政。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的全过程。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虚心听取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的桥梁纽带作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健全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执法监督,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三)更加强调高效务实。注重求真务实,切实推进作风转变,狠抓各项决策和措施的落实。大力弘扬“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作风,以勤勉之心谋发展,以勤奋之力抓落实,强化“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掌握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强化效能意识,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简化流程,规范程序,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和网上审批。倡导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少应酬,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抓落实;加强责任分解和工作督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四)更加注重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执政为民意识,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自觉性。加强监察、审计工作,加快推进政务公开,认真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真正形成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廉洁、规范运行。扎实推进政风行风建设,认真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以廉洁取信于民,以勤政造福于民。

各位代表!中原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阶段。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新的一年,充满着新的希望,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人民群众,抢抓机遇、克难攻坚,为把中原区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更强、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物业管理师制度制度 下一篇:政府报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