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域化与就业增长

时间:2022-05-04 07:54:34

大都市区域化与就业增长

摘要针对我国近年来的就业问题,分析大都市区域化和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讨论大都市区域化相较于其他城镇化道路对于就业岗位增长的优势;大都市区域化对于就业岗位增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和内在机制;分析我国大都市区域化过程和大都市区现状存在的特点和问题;借鉴和鉴戒国外大都市区发展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大都市区域化就业增长影响机制中国特点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镇化与大都市区域化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的城市化(城镇化)道路的争论一直没有中断。关于城市规模,就形成了“小城镇论”、“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和“大中小论”等多种观点。当前的城市化政策逐渐从过去的控制大城市规模转向了各规模等级城市共同协调发展。

大都市区域化,属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一种形式。对于大都市区的定义,西方国家有各种名称,界定标准也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其核心内涵是一致的,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经济中心、经济腹地以及中心与腹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在国内,对于(大)都市区还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对于metropolis和metropolitan area的翻译学界也有多种。但是,长三角(大上海)、珠三角等区域被普遍认为是大都市区(或相类似的概念)。[1]

2 大都市区是重要的就业区域

在全球化时代,大都市区域的竞争力突显,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上世纪90年代,美国在大都市区的就业人口超过10亿,占美国总就业人口的84%;大都市区提供了1680万个就业岗位,占全美提供就业岗位的85%。[2]此外,随着大都市区域的发展,制造业岗位所占的比例会逐步下滑,大都市区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据相关统计,我国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的总量超过1.3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他们大部分人在我国大都市区主要分布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寻找工作。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大量农民工无法获得工作而返乡。金融危机以及之后的经济衰退不仅影响了以从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农民工的就业,对于整体就业人口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目前全国都在为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推出许多政策扶持计划。

随着农业由简单农业转向大规模农业,城市化比例的进一步提高,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都要逐步转移到城镇。所以在今后经济金融形势的各个阶段,城市和都市区域都是我国人口聚集吸纳池,也是解决就业压力、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地区。

3 大都市区域化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原因和机制

3.1大都市区本身特点决定了就业岗位集聚其中

3.1.1人口集聚达到服务业需求产生的门槛

无论是提倡“紧凑城市、精明增长”还是对城市扩张较少限制,大都市区一般有一个强大的经济中心和若干副中心城市,它们以工商业等服务业为主。制造业逐步迁移到郊区和区域城市网络节点城镇。大都市区人口密度很高,人口和生产要素的聚集,不同于农村自给自足的模式,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于是可以创造大量的服务业就业岗位。

3.1.2高GDP产值和高投资吸引力

大都市区的中心城市或中心城区的服务业和制造业通常服务一个非常广大的地域范围。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区或者其中心城市大多被认为是全球城市,其服务业和制造业面向全世界,国际资本在其中设立机构和工厂。由于信息技术服务的便捷,相较于零散分布的村镇和小城镇,大都市区可以吸引大规模的制造业。以相对较小的用地比例,大都市区的GDP产值在全国GDP总值中占据很大比例。相应的,大都市区可以提供的岗位数远远超过本地居民数。

3.1.3技术进步与产业化,创业度高

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多行业的交流合作和经济活力也使得大都市区易于创业,技术进步及其产业化在大都市区也更为快捷,这些都为大都市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3.2大都市区域化过程中的就业增长

3.2.1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中心城区服务业的发展,中心城区的地价越来越昂贵,制造业向郊区转移,中心城区的服务业岗位增加。制造业的郊区化为郊区居民提供了本地就业岗位。同样,由于地价、人力成本和税收等相对昂贵,大都市区中的农业必须向高附加值的农业类型转变。在许多大都市区中,都市型农业成为重要的农业类型,也可提供一定量的就业岗位。

3.2.2基础设施建设

大都市区域化过程中,由于经济中心和经济腹地之间密切联系的需要、中心城区人口向外疏散带来的郊区发展等等因素,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

4中国的大都市区就业增长困难的原因

4.1政策与管治

我国在人口的空间政策上采取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做法,农村人口的转移目的地多数也是就近的小城镇和小城市。而这种政策的直接效果是大量的工业生产行为发生在农村和广大的人口稀少之处,而不是发生在城市。[3]排除资源条件等因素,如果在村镇中的大部分工业就业可以在大都市区内发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较长距离转移至大都市区的郊区或者一些节点城镇和活动中心,那么这些工业就业岗位的聚集就可以达到一定的人口规模,从而产生消费需求,进一步创造出服务业岗位。

我国虽然已经存在了许多大都市区,但是往往跨省跨市。譬如“长三角”或者说“大上海”,就涉及了江浙沪两个省和一个地级市,下面还有十多个地级市和再下一个层面的县级市。虽然长三角作为一个大都市区或者说城市网络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同,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多次召开,但是引导的意义大于控制协调的意义。由于城市之间对投资和资源布局的竞争,对各自城市利益的维护,使得大都市区内资源的配置不能得到最优化,从而影响了工作岗位的分布和创造。

4.2空间发展的问题

由于我国许多大城市在中心城地域存在着较高密度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和城镇化在经济上和城市空间景象上脱节,形成了“半城镇化空间”蔓延区。社群既有利益和土地权属等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半城镇化空间”的存在使得中心城区和地区在空间和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整合困难。[4]

空间整合的困难使得土地的效益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城市的功能结构调整受到阻碍。以潮州市为例。潮州中心城区西部的古巷镇和枫溪镇形成了与城市建成区紧邻的大片城中村,这使得原本向西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不得不调整,改为向东跨江发展。而东部地区多山,与外部联系较弱,城市发展基础较弱,且必须治理内涝区和建设新的跨江大桥。这些都增加了城市发展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对于城市就业增长形成一定消极作用。

4.3都市区产业结构的相对单一

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还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许多农民工进城务工所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许多外资都流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金融危机中,许多工厂关闭,农民工失去工作。这些情况在珠三角地区尤甚。由于过度依赖外部投资拉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比例过高,随着低劳动力成本时代的结束和投资撤离,一些都市区的就业岗位提供就出现了下滑,同时都市区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5 国外大都市区域化过程中的借鉴

5.1在大都市区战略规划中规划就业岗位

我国目前所做的各项规划中,就业岗位的增加通常由产业规划预测,而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城市产业的空间布局等内容则由城市总体规划等以空间规划为主的规划来承担。而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是由不同的部门来编制,编制者考虑问题的角度并不一致。因此,在城市和都市区就业增长问题上,空间变化与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往往不能够对应起来。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在大都市区的战略规划层面,将人口规模与就业规模、产业布局与就业岗位分布联合起来考虑。

以赫尔辛基大都市区2025年远景规划为例。在区域结构规划目标部分,就指出了目标之一是保证人口和就业岗位之间的平衡增长。在做出对人口规模和就业岗位规模的预测后,进一步预测由此带来的通勤量的增长、居住和工作空间的需求增长。除开对于量的预测,同时预测了人口增长和就业岗位增长的发生空间。[5]

5.2避免中心城市的扩张蔓延和虚假城市化

美国的大都市区域化过程中,不仅制造业岗位向郊区转移,大量办公岗位也向郊区迁移。城市郊区化、城市蔓延愈演愈烈,部分中心城市衰退。我国的资源环境条件决定了我国的大都市区域化过程中必须注意城市的扩张规模和扩张边界。墨尔本2030大都市区战略中为了在人口增长100万的同时继续保持宜居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目标强调了“紧凑城市”的重要性。[6]这是值得借鉴之处。保持一定的人口密度是保证相应数量的服务业就业岗位的前提。

5.3管理组织的构建

再以美国的大都市区为例。美国大都市区的治理模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合并地方政府即市县合并,把权力集中在一个新建的大都市区政府之中。第二类是双层制的大都市区政府体系。所谓双层制就是在大都市区的政府体制中,建立一个大都市区政府,用以协调、规划大都市区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中的协作。双层制模式比较受到推崇。原因是在地方政府之上另设一个大都市区政府,有利于统一标准、控制外部效应、提高竞争。[7]

有学者通过研究美国经验,认为我国的大都市区可在三个方面有所借鉴:建立相关法律的必要性;通过财政手段控制协调执行力;通过提升交通规划的整合性,促进区域全方位的协调。[8]

6 结语

就业增长包括解决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也包括满足上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当前在城乡差距和全球金融衰退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出现了严重的就业危机。大都市区域化是有助于就业的增长的一个方向。

大都市区中的多元产业结构,为一、二、三产业均提供了就业岗位。而制造业就业人口在大都市区中聚集,由于达到了一定规模,产生了服务业需求,就可以创造出服务业岗位。

大都市区域化不同于单一的大城市战略。大都市区不仅强调城市的重要性,而且强调城市与腹地之间的关联性。也就是说,不只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包含了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等多方面的内涵。在大都市区的框架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打破就近转移,在大都市区内较长距离的迁移。这对于长期处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我国,在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洪世键, 黄晓芬.大都市概念及其界定问题探讨[J].国际城市规划, 2007,22[5]: 50~57.

[2] 谢让志.关于“大都市区”理论与区域发展[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4,[7]: 1~4.

[3] 赵燕菁.就业增长与空间政策[J].城市发展研究, 2006,13[2] : 6~12.

[4] 赵民, 柏巍, 韦亚平.“都市区化”条件下的空间发展问题及规划对策——基于实证研究的若干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 2008[1] : 37~43.

[5] 谢菲.美国大都市区的治理模式[J].城市问题, 2008[6] : 29~59.

[6] 周素红, 陈慧玮.美国大都市区规划组织的区域协调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 2008,23[6] : 93~98.

上一篇:试论如何加强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下一篇:探析现代建筑节能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