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盛今衰,反跌有力

时间:2022-05-04 02:59:17

越中览古

(唐)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选取吴越两国争霸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段,而是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凯旋了,大家都受到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用“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了。越王回国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般的美人就站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伺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加上“如花”,一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这一点,就把越王将“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表达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而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销。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诗作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为了充分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首诗的艺术结构也作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越中览古》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愈有力,这就显得格外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上一篇:孩子们的春节 下一篇:完善我国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