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住宅中的现代建筑思想

时间:2022-05-04 01:57:55

和风住宅中的现代建筑思想

【摘要】 和风是日语大和风格的略语,和风住宅意为日本风格住宅;和风住宅建筑,在传统的精神中透出现代建筑的感觉,和风住宅中体现出了部分现代建筑的思想;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和风住宅的样式才会被现代建筑家们所重视,不断地应用从中得到的启发和灵感。

【关键词】 日本;和风住宅;建筑思想;结构设计;标准化设计;幕墙设计;功能主义设计

众所周知,日本的传统建筑模仿了中国唐代(618~907年)建筑风格,经过不断演变才逐渐形成日本风格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住宅建筑风格比较特殊,在传统的精神中透出现代建筑的感觉。

传统的日式宅邸建筑大体可分为四类:寝殿造,书院造,数寄屋以及民家。其中的民家即为和风住宅,和风是日语大和风格的略语,和风住宅意为日本风格住宅;笔者认为和风住宅所使用的一些建筑要素及一些装饰风格体现了现代建筑思想。

现代建筑应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特别是采用钢结构取代传统的承重墙结构建造高层建筑,并且在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明确反映了为适应工业时代的形式。现代建筑的概念,王受之先生将它定义为:“现代建筑”是一个具有强烈时间阶段特指含义的概念,指现代的所有建筑活动,特别是指建筑脱离了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建筑影响以来的整个建筑的发展阶段,时间是指从大约19世纪中叶到目前的整个阶段,……。也就是在形式上脱离了古典主义建筑,在时间上应该从19世纪中叶以后的建筑都可以称作现代建筑。

既然将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为止的建筑视为现代建筑,那么,为什么说19世纪前就已定形的和风住宅中体现出现代建筑思想呢?以下就这个问题分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 无承重墙的木构架结构──简约大空间的结构设计思想

和风建筑没有承重墙,并且“床”(ゆか)与地面保持了一定的高度。

日本的建筑样式是来自中国的木构架建筑。柱、梁为屋顶的支撑;不用砖墙,所以没有承重墙。因为,此地与华北等地不同,(农家建筑)木材占了绝大多数。在这一点上(指不用砖筑墙)与日本的农家十分相似。”

在日语中『的意思为:①かわら(かはら)(瓦)。……瓦。…… ,『表烧制的瓦,这与汉语所表的砖()是两个概念。和风住宅的墙壁是土壁或木板,用以隔离室内、外空间的是(ふすま)与障子(しょうじ),这二者都不是承重墙。在多地震的日本,钢铁结构、玻璃幕墙比起木结构、和纸糊的障子,至少在防震性能方面并没有占多少优势。

日本地处温带,四周环海,气候多雨潮湿。并且,日本人的生活起居又习惯席地坐、寝。因此,和风住宅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两个因素。住宅的“床”与地面保持了一定的高度,便于通风。一说,这种建筑样式是源于古滇国,随着稻作文明的东渐,这种建筑形式也随之流传到日本;至今我们还可以在南边陲看到的干阑式建筑,,可以说就是它的前身。也因此和风住宅可以顽固地保持着“床”,和席地而座、卧的起居方式。因为它的所谓“床”本身就是居住面架空的建筑形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那首妇孺皆知的“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其中的“床”就是一块榻榻米。)又因为日本人保留了唐代之前席地起居的习惯,因此,桌椅等家具较少,可以说是“家徒四壁”。这样就更突出了没有承重墙的结构和与障子的功能。其室内空间的设计可以说是始终体现出简约的风格,虽然简约但不局促。

国际主义风格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密斯・凡德罗提出了“少就是多”原则,并终身实践和推广这个原则。其特征就是:钢铁结构加玻璃幕墙、暴露结构、简约。这些特征可以说在某些元素上是与和风建筑不谋而合,异曲同工。

2 (たたみ)──符合人类工效学的标准化设计思想

(榻榻米)是和风住宅建筑中的标准化设计,同时也符合人类工效学设计的原理。

为和风住宅计算室内面积的基本单位。一长:175.8mm宽:87.9mm。面积约为:1.55m?,这是较常见的一种,日本称之为『五尺八寸 。(另外还有京间,关东间两种尺寸。)直到江户时代(1603-1867),仅允许贵族、寺院、武家使用整屋子铺。江户时代后期富农、豪商也跟着使用,直到明治时代(1867-1912)才最终允许普及到一般家庭。这样一来,在客观上就界定了全国住宅的室内面积的标准,住宅的室内面积一般为的倍数。这样不仅可以统一尺寸,节约材料,也便于批量生产。

本来是工业设计领域的人类工效学,也应用到建筑: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工效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研究领域越来越大,渗透到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关人的衣、食、住、行、用的各种设施、用具的科学化,合理化都被纳入了研究范围, ……国际主义风格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勒・柯布希埃,早在二战其间就形成了「模数观念(the “Modulor” concept)的建筑思想。他企图找到一个合理的模数,是与人体的比例相关的,采用这个模数来进行建筑设计,以至城市规划设计,这样就能够把人与物进行和谐的、紧密的联系,为人创造最佳的环境和建筑。只是当时他的「模数观念的建筑思想还不够成熟。但是,和风住宅的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模数观念的思想。

3 与障子──幕墙设计体现实用、灵活、节约的设计思想

和风住宅的室内分隔多可移动、拆卸(北面墙除外)。自由地分割室内空间,节约材料的同时更合理的利用自然的能源。(比玻璃幕墙更节省能源)

日本的大部地处温带,又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常年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受亚热带副高压带的控制,炎热潮湿。这就使得日本的住宅除了住宅的地板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外,还必须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

承重墙的消失,玻璃幕墙的使用,是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障子可以说是古代的纸幕墙,且透明度良好,具有可拆卸的功能。比起屏风的半遮断来说,障子具有可以完全隔断空间、又可以半隔断空间的特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实用性和灵活性。

再者,日本国土资源有限,烧制大量的砖、瓦,只会使原来贫瘠的土地更加贫瘠。烧砖又要用去许多木材资源(因为日本没有什么煤炭资源,更没有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造成水土的流失。所以,堆砌厚重的砖砌的城墙或屋外、室内用砖墙作隔,显然都是不明智的做法。这也是节约材料,节约能源的一个重要手段。

4 佗(ワビ),寂(サビ)──朴素粗犷的功能主义设计美学理念

和风住宅处处体现了简省,强调功能主义的理念。

由于日本地处温带,是狭长多山的岛国,土石资源短缺,但盛产木材。砖石结构的建筑不合其国情,木结构就成为建筑的主流。以横与竖构成的「井字形语汇是与障子的最突出的特征。柱细、薄等,一切都轻、薄、短、小;在节约材料方面,日本人的确下了一番苦功。实用主义的装饰有时也是源于资源匮乏的无奈。

和风住宅的强调实用是有其独特的审美观念作为指导的。这就是:佗、寂。源于日本禅宗的佗、寂思想是以朴素、粗犷、简陋为美的;其核心思想就是实用,不刻意追求外表的装饰。这种审美观念在室町时代(1336-1573)前后渐渐地被武士阶层所接受,之后随着武士阶层势力的壮大和茶道的普及,佗、寂的思想也在日本平民中传播开来。成为与贵族的豪华相对的一种审美意识。

无独有偶,在美国,早在上世纪初就有了重视功能,以质朴、粗犷为设计理念的建筑风格。其代表人物是弗兰克・赖特。弗兰克・赖特对美国的现代建筑的影响十分巨大,特别是对美国的住宅建筑风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王受之先生认为:如果说弗兰克・赖特对于美国建筑的影响,应该说 “美国风格”的住宅建筑的影响最大。因为在战后美国各地兴建的大量中产阶级住宅建筑基本都采用了他的“美国风格”住宅建筑的原则。

可见,和风住宅的某些设计原则与现代建筑设计的某些原则是相同的。因此才能够被现代建筑设计师们所重视,从中得到启发,并找到所需的要素进行改造、利用。

5 结论

从以上所述几个方面的总结,可以出看出和风住宅有着以下几个特征:①木构架结构,无承重墙开阔的室内空间;②用为室内空间的基本单位,进行符合人类工效学的标准化设计;③类似于幕墙的与障子等的应用,增加了自然的采光、通风效果。④再室内装饰的用材和手法上处处呈现出禅宗思想的朴素的装饰风格。而这几方面的特点又与现代建筑的某些特征、例如:“少就是多”原则、采用人类工效学的科学分析为依据、承重墙的消失、重视功能等特点相吻合。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和风住宅建筑,在传统的精神中透出现代建筑的感觉,和风住宅中体现出了部分现代建筑的思想;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和风住宅的样式才会被现代建筑家们所重视,不断地应用从中得到的启发和灵感。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 世界现代建筑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清华大学建筑系编. 建筑史论文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

[3] 李砚祖. 造物之美 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 (日)有职文化协会编. 桂离宫. 丰书房,1969

[5] (日)艺术新潮特集 和风住宅. 新潮社,1989

[6] (日)风土建筑研究会编. 和风住宅. 新建新闻社(长野县建设工业新闻社) ,1995

[7] (日)司马辽太郎.中国o蜀と云南のみち.朝日新闻社,1997

[8] 侯幼彬 李婉贞编.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 陈志华. 外国古代建筑二十讲.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收稿日期:2008-4-13

上一篇:开展诱思探究教学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下一篇: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