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浅析

时间:2022-05-04 12:43:01

杉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浅析

摘 要:杉木具有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的优点,在广西广泛分布。本文就杉木的种植技术进行阐述,然后针对杉木的病虫害提出一些建议性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杉木;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57

1 前言

杉木属于亚热带的常绿乔木,生长快,材质好,是独具特色的速生商品材树种,在我国有很长的栽种历史。杉木需要的降水量每年在800~2000mm之间,且喜光,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高。广西正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干湿分明,年降雨量为1000~2000mm之间,日照时间冬短夏长,且土壤较为深厚肥沃,是杉木生长的良好环境。下面就杉木的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对策防治杉木病虫害。

2 杉木种植技术

2.1 育苗

2.1.1 种子采集

每年的10月份、11月份是采集杉木种子的最佳时期。在进行采集种子时,应当选择树龄在15~30a生优良品种,树冠完整浓密并且长势好的杉木上采集。杉木的球果应当从青绿转变成黄绿时,就可以进行采集作业了。采集好球果后,应当及时晾晒,如若有脱离球果的种子出来,须当日收集起来,避免油化。晾晒后的种子贮存于通风干燥处。杉木种子采集后,应当遵循及时播种的原则为最佳。若有储藏的必要,应使种子含水量降到6%~8%,严格封存处理后在低温下储存。

2.1.2 播种育苗

播种时要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把种子侵到清水中吸足水分后捞起,用0.5%的漂白粉或者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min之后,再密闭储藏1h,种子晾干即可播种。

播种的时间可以随着气候的变化进行提前或者延后,一般12月到下一年的一月播种为冬播,2月份到3月份为春播。广西的冬季不长,霜害较少发生,因此冬季播种最为适宜。在播种后,育苗期的树苗发芽早,扎根相对要深,延长生长期,使树苗具有较强的病虫害抵抗能力。

冬天播种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较之于春天,还是相对冷些,所以会造成种子发芽率不高,因此在撒种子时多撒一些,播种量应为每公顷100kg为宜。在进行播种时要注意撒在苗床上,再覆盖上细土,浇透水后用稻草覆盖苗床,避免水分流失。

2.1.3 幼苗管理

幼苗发芽后,就进入了幼苗管理的环节。出苗7~10d后,选择早晚的时间段把覆盖在树苗上的杂草掀开一些,喷洒1:10的波尔多液1次;待苗木出现真叶逐步木质化后,在各个苗木之间进行翻土、除草。在进行苗木的选择时,保优除劣,每平方米最少150株,最多不超过170株。幼苗管理期间,发现幼苗有缺少肥料供应的状况时,可喷施一定比例的兑水复合肥。在幼苗长到20~30cm时,就结束了幼苗管理的工作,进入移栽造林时期。

2.2 造林

2.2.1 植苗法

由于杉木的根系非常发达,所以进行移栽或者直接裸根移植的成活率都很高。在造林栽植时,要注意根的梳理,防止窝根现象,可以进行深栽,抑制根茎在土中萌发。覆土要细致,有三埋二踩一提的原则可以遵循,使根茎深入到更深层的土壤中,从而使苗木有很强的耐旱性。

2.2.2 扦插法

扦插法是传统的造林方法,和植苗法相比在造林上相对简单一些。造林时,选取2a生粗壮、顶芽饱满的萌条作为扦插条,切割成45cm的穗条后,用剪刀将扦插条的下端修剪成马耳的形状。在早春阴天的时候把1/2至2/3的扦插条插入土壤中,有利于萌芽成活。

2.2.3 抚育管理

造林后的第1年和第2年都需要进行2~3次的除草性抚育管理。一直到树苗的年龄为3~4a时,进行第2次的抚育管理工作。在除草的同时,还要进行合理的施肥,以及根系和树条的修剪工作。在造林的开始阶段翻土深度要浅些,以防损坏杉木的幼苗根,等到树龄增长后,就可以适当的加深。

杉木要保持快速的增长就必须定期合理的追肥,增加土壤肥力使杉木更容易吸收;进入生长期的杉木,大量的根系潜伏着萌芽,这时为了使树的根系更加向下延伸,就要把在外面的细小的根系进行剪除;在杉木还没有开始郁闭时,可以穿插种植其他农作物,这样不仅能带来了另一部分收入,还有利于促进杉木的成长。

2.2.4 采伐更新

杉木主伐年龄一般控制在16~30a。对杉木进行主伐大多数采取的是小范围的采伐方式,只有条件好的位置才进行大范围的采伐,如果有一定的天然林和混交林掺杂其中,就运用选择性砍伐的方法。杉木的主伐时间以冬天或者早春为最佳,如果是在春天进行主伐,最晚的时期也不能过清明节,因为过了清明节之后,正好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有利于新苗的长成。在砍伐杉木时要注意到树桩的高低,树桩不宜过高,高出地面3~5cm为宜。砍伐后的杉木桩为了不存留积水,应当在保持树桩平整的同时稍微的有斜度。

3 杉木常见病虫害防治以及防治对策

杉木病虫害防治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性治理,虽然杉木的病虫害较多,不过只要做好预防工作,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够掌握病虫害防治的最好时期,把危害降到最低。下面就介绍杉木的主要病虫害以及防治对策。

3.1 立枯病

杉木在育苗期主要的危害就是立枯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受到腐霉菌和真菌等细菌的感染。立枯病发病是一种很重的传染病,会诱发大量杉木苗的死亡。

防治方法:在杉木育苗期,应当规避在熟地进行再次育苗,选择新垦苗区是防治的最好方法,并且要在播种的前3~5d之间向苗区撒生石灰,用量为300~350kg/hm2,或者是喷施退菌灵稀释后的八百倍液。当病害发生后,则对树苗喷施0.5%的波尔多液,需要1200~1500kg/hm2。

3.2 猝倒病

猝倒病主要是在杉木的幼苗时期,雨季来临时,雨水较多的情况下发生的一种病状

防治方法:根据猝倒病的诱因,在雨季来临时一定要注意将下雨后林间的水及时排出,除此之外,每隔10d就要喷施0.5%波尔多液1次,该工作要持续4~5次。在出现猝倒病时,应当用稀释500~800倍后的6.5成敌克松进行喷施。

3.3 杉梢小卷蛾

杉梢小卷蛾主要在阳坡或者林地边缘地带滋生。它会使主梢的顶芽受到危害,让杉木呈现出头多、屋头以及冠偏的现象,也会导致干形弯曲。

防治方法:可采取物理防治的方法即剪掉受到小卷蛾侵害的树梢以及在天黑时利用灯光诱导小卷蛾成虫并用糖醋液进行杀害;也可采取化学防治的方法即喷洒农药,用稀释1500倍以上的四成氧化乐果乳油进行喷杀或者用稀释1000倍的五成甲胺磷乳油喷灭幼虫。

3.4 粗鞘双条棚杉天牛

粗鞘双条棚杉天牛是天牛科杉天牛的一种,主要分布在苏、浙、广西等地区,它威胁着杉木的生长,是属于毁灭性极大的蛀干害虫。粗鞘双条棚杉天牛主要侵蚀长势弱、管理差、生长于阴坡的杉木。

防治方法:对付粗鞘双条棚杉天牛的主要方法是农业防治,要使杉木的管理抚育工作落到实处,科学施肥,使杉木能够保持良好的长势,以达到促进枝干的生长,使杉木抵抗天牛病害的能力增强;还可以运用混杂交叉的种植方法来压制害虫的滋生;可使用化学防治,在幼虫的孵卵旺盛时期,用四成氧化乐果或者五成辛硫磷乳油稀释到100~200倍之后对幼虫进行喷杀。如果幼虫没有进入木质部,可以给树涂药,还可以用741插管烟雾剂进行喷杀。

4 结语

种植杉木的自然环境以广西省最为优良,并且在广西人工种植杉木已经成为一大特色,因此广西在发展杉木造林是大势所趋。不过要掌握好杉木的种植技术,认真落实各项技术指标和要求,抓好造林播种、抚育工作,同时做好杉木病虫害防治,才能真正使杉木在速丰林的造林建设中取得极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杨世先.杉木的栽培技术[J].中国林业,2012(17):127-128.

[2]罗康森.杉木速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1):123-124.

[3]王富平.杉木速生育苗栽培应注意的技术问题[J].技术与市场,2012(12).

[4]黄建超.杉木种植管理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05).

上一篇:浅谈番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下一篇:嘉祥县麦套棉花种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