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条件与基础

时间:2022-05-04 12:17:53

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条件与基础

摘要: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的实质是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金融体系。但是中国农村金融排斥对普惠金融发展提出了挑战,所以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是普惠金融实现的重点。如何让组织机构愿意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又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关键。本文从普惠金融的内涵上论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阐述金融排斥下条件约束造成的中国农村实现普惠金融的现实困境,针对现实困境,提出发展中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 普惠金融 金融排斥 金融体系

一、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

1976年,孟加拉国的著名教授・尤努斯提出贷款是一种人权,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应该有权利获得金融服务。基于这样的理念,尤努斯教授在孟加拉国创建了第一家以小额信贷为核心业务的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20世纪70年代国际“扶贫咨询委员会”启动了微型金融的实验,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为全面金融服务,小额信贷便开始向微型金融转变。联合国在“2005 国际小额信贷年”活动中推出普惠金融体系的概念,其宗旨是要为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并将这种金融服务,并将其融入到主流金融中,形成一种完整的、包容性金融体系。由此可见,普惠金融是对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延伸与发展。

“农村普惠金融”这一理念是在普惠金融的基础上提出的,因为普惠金融的实质是为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所以普惠金融的根本在农村。我国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上进行积极的实践,提供政策的支持。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4 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2015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出“强化农村普惠金融”。

二、从普惠金融的内涵上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尤努斯关于普惠金融的论述

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是从自己的最大化利益出发的,这种观点认为人是单维度的。尤努斯认为人是多维度的,不光是自私自利的,也有利他的一面,将这种利他的一面引入商界就提出了“社会企业”这种新型企业。另外,尤努斯还提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应该有权利获得金融服务。所以,无论是从金融服务的受益者还是金融服务的实施者都应该是多维度的,有差异的。这种思想也为普惠金融提供了理论支撑。鉴于此,各金融企业和部门都应将为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提供的金融服务纳入到其发展战略中,并且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发掘服务低端客户所涌现出来的商业机会。

(二)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关于普惠金融涵义的论述

联合国2006年《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蓝皮书》和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①2006年出版的《服务于所有的人――建设普惠性金融体系》中都提出每个发展中国家都应该有一整套金融机构体系,为所有层面的人提供金融服务,这样就可以使过去被排斥在金融服务之外的客户群体受益。这种包容性金融体系对所有人和地区开放金融市场。

普惠金融体系这个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具体来看微观上需要有健全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正规民间借贷及位于这两者中间的各种机构。这些机构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同时要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应该遵循合理的管理体系、行业业绩标准和市场监督机制;中观上需要有基础性的金融设施和辅助型的中介机构,这些可以帮助金融服务提供者在扩大服务规模和深度的基础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业务技能。比如专业业务网络、信息技术、技术咨询、行业协会、征信机构、评级机构等;在宏观上需要有适宜的法规和政策框架的支持。具体来看包括政府的融资政策、利率政策、财税政策等;另外还需要良好的信用环境。

三、条件约束造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与普惠金融的理念是矛盾的

1、收益因素

只要城市经济、工业经济中的项目投资平均收益率高于农业经济中的项目投资平均收益率,商业性正规金融机构的就会将从农村吸收的资金投放于城市信贷市场的非农部门或者是投向农村内部的生产性领域,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于农业生产的大额、长期信贷需求。总而言之,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是具有盈利能力的生产性领域,这是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决定的。这就对农户信贷需求形成排斥,使得农户信贷可得程度处于低水平状态,难以提高。

以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主的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在改革后均转变为在城乡统一经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追求规模经济和盈利是其首要目标。在实际经营中也偏离“支农”政策的目标。

2、成本和风险因素

由于目标客户是农村中的低收入者甚至是贫困群体,他们一般没有抵押贷款的能力,也无人替他们担保,使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监督成本提高,也使金融机构对农户提供贷款时现行的信用风险防控手段失效,而金融机构开发信用风险管理新方法的动力不足,信用风险的防控手段和技术难以实现突破。

(二)金融机构和农村客户之间的信任关系约束

1、农户主动利用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的意识比较薄弱

农户的综合素质偏低,创业技能不高,很多农户只有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相当一部分农户属于文盲户。农户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真正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仍不多,创业意识不强,多数都存在“安于现状,不求改变”的心态,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传统观念仍然比较普遍。加上农户对金融知识了解甚少,只知存,不知贷,所以主动利用银行信贷资金发展和创业的意识不强。这是农户的自我排斥和约束。

2、农户获得信贷资金的积极性受到融资难和融资贵的打击

现代农村经济条件改善之后,农民在进行农业规模化生产、个体经营甚至是建议小微企业中需求的资金较多,但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较高而且成本也很高。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参照非农贷款的标准和程序来审核贷款,程序比较复杂,另外,农户缺乏可质押、抵押的物品,所以按照这些标准,农民很难获取贷款。再者,涉农贷款由于考虑农业领域的风险性,往往制定较高的利率。这也打击了农民获得信贷资金的积极性。

3、金融机构不相信农户的信用

由于贫困主体在获得收入的能力上受到质疑,所以金融机构不相信穷人可以创造财富,也不相信他们更有信用,认为给穷人发放贷款成为一种公益与扶贫,而不是盈利性的。而建议农户的信用档案,对农户的信用情况进行甄别,针对穷人设计灵活的金融产品,开发信用风险防控技术等成本较高。所以金融机构的为农户提供信贷服务的内在动力是缺乏的。

(三)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需求不匹配

1、数量上不匹配

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储蓄存款、贷款、转账汇款和保险。农村居民将自己拥有的资金存入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却因为自己本身盈利第一的商业特性和农业生产的特性,不愿意将资金贷给农户。农户的储蓄资金通过银行存款大量流失转移到城市,农村金融的覆盖面、供给规模以及深度与金融需求的满足都还有很大差距。

2、结构上错配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以满足农户的生产性信贷需求为主,而大部分农户仍然是家庭承包、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对贷款的需求主要是短期小额贷款,如自建房屋或购买农用车辆等消费性信贷。而农户一般没有符合正规金融机构要求的抵押品或信贷记录,所以农户的消费资金需求主要通过亲戚、朋友等熟人之间的、具有互质的名义上的“零利率”借贷满足。所以正规金融机构的生产性信贷供给与农户的生活性消费信贷需求所形成的结构性错配。

农户通过熟人之间的自由借贷、钱背和私人钱庄、合会等方式满足生活消费性的资金需求,在农村内部自发形成了非正规信贷市场,这加重了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信贷的自我排斥,这也加深了农户与正规金融机构的不信任关系。

(四)缺乏适宜的政策框架和法规支持

1、政府政策的契合度不高

多年来,政府的一号文件均体现对农村金融的重视,但是政府提出的政策支持和农村金融实际情况的契合度仍有待提高。政府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一些监管措施和控制限制了金融机构的活力,另外也使金融机构在与民间金融竞争时表现乏力。这也是造成农户贷款受约束的一个原因,同时还不能引导资金从城市流向农村,真正促进“三农”发展。另一方面,当越来越多的民间投资者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时,如果政府不能对当地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管理、整合和促进,那么农民在此过程中出于完全被动的状态,并不能成为农村金融的主体和受益者。

2、有关普惠金融的法律不健全

我国还没有一部单独针对农村普惠金融实施监管的法律,除了农商行,其他类型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专门法律法规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并且现行的金融法律中也没有相应的规定。这样造成了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在制度上没有获得更多保障,有的甚至没有得到银监会的承认,处于半地下状态,这是构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主要障碍。

3、农业保险制度有待完善

农民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容易向普惠金融机构传递。所以农业保险非常重要。但目前农业保险尚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覆盖面有待扩大,保险品种有待丰富,农民保险意识有待增强。

4、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地区电话、网络、支付体系、信息系统等金融技术设施不完善,缺乏金融行业标准、审计与会计准则以及评级机构。

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一)金融机构要转变经营理念,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金融机构要把相信穷人、关爱客户作为经营的一个重要理念,相信发放贷款不是对穷人的施舍,并相信穷人有信用也可以创造财富,针对穷人设计了灵活的金融产品,在取得社会效益、惠及更多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体系重在关注、支持和服务弱势群体,强调参与主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各类金融机构在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要承担起金融业的社会责任,提供机会使贫困群体脱贫致富。

(二)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村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于2010年曾提出普惠金融发展基金概念,其观点是可将所有金融机构每年营业收入的1%抽调出来放进设立的“农村金融普惠基金”。对设立的这一基金,可以由国家指定用途、运营机构、运作流程和监督管理规则,统一调度,用于三农。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三)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的征集和信用评价机制,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将由各部门掌握的、分散的农户信息进行整合,构建信息通报和应用机制,依托信用档案系统提供查询服务,实现农户信用信息共享。同时在农村进行增强信用意识的宣传教育,让农户注重自身的信用。

(四)金融机构灵活设计普惠金融产品

农村金融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农村金融机构农村特殊的客户灵活设计其金融产品,除了传统的金融服务,还可以开展理财、等产品,引领农村金融消费观念;另一方面,针对性的为某一群体设计定制化服务模式,将目标群体细化,根据不同的群体定位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情况主动开展相应的调研工作,尤其注重与农民客户的沟通,要增强互信交流。增强金融机构与农户信任度,同时也进行金融信息进行宣传,提高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意识。

(五)政府加快相关政策措施的推进

通过税收优惠和奖励政策支持,鼓励资金回流农村。对于农村信用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行加大农村地区微型金融的立法力度;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加快制定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出台合作金融法、农业保险法、民间金融法等。

进行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如金融网点设立,网络电话渠道的疏通,方便农村居民获取相关金融信息。这需要政府鼓励政策与强制力度双管齐下,鼓励金融机构等金融网络在农村的搭建,同时鼓励农民参与金融活动,将需求与供给有效结合,给双方建立良好互信的空间。同时,也要加强对金融知识的普及,消除农民心理上的排斥。

注:

①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是世界银行属下的一个专门的小额信贷工作部门,英文简称CGAP

参考文献:

[1]焦作. 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障碍与突破[J].征信,2014(12)

[2]杜晓山.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体系[J].中国金融,2010(10)

[3]焦瑾璞.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J].中国金融,2010(10)

[4]吴国华. 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7),15

[5]晏海运.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3

[6]焦瑾璞.微型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钱娜,无锡太湖学院)

上一篇:浅析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现实困境与对策 下一篇:早期合理肠内外联合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