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05-04 05:14:31

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高职教育是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财会专业培养的角度来说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的。因此,要求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会计岗位工作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本文拟对高职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措施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 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教学改革

《基础会计》是高职财会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对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门会计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扎实的操作技能,按照以往的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无疑是行不通的,必须进行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

一、《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以会计实践操作为考核依据,彻底打破按学科和理论体系设计课程的模式,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以“记帐凭证登记――帐簿登记――编制会计报表”等模块群设计学习单元,以夯实专业基础、能履行岗位能力、把握初级会计岗位专业技术、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 高职教育层次决定了该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课程在第一学期开始学,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批大部分错失高中升学机会的新生,理论接受能力原本较薄弱,更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可言,等待他们的却是陌生的知识、全新的课程,这是教学的现实,传统的与实践脱离的理论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2.《基础会计》课程地位决定了该课程必须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

《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后续的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可看作是它的延伸、扩展与充实。学生通过课程的实践性学习,初步形成正确的会计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掌握会计基本知识,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操作技巧,初步具备会计业务的动手能力。

3.《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在我国,对大部分将流向会计职业界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来讲,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应是高职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而且高职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了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在学生学习期间就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基础会计》的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动手能力。

4.《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会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管理课程,特别强调运用会计理论解决会计实务中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执业环境复杂多变,会计的专业教学要为学生将来从事会计职业而服务,离开会计实践性教学,就难以进行会计人才的培养。但从当前情况看,传统的会计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如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习到适应今后工作需要的技能极为重要。为此,我们设想通过设立仿真会计模拟实训室,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达到边学理论、边实践的目的。因此,《基础会计》的教学采用实践性教学显得优为重要。

5. 严峻的就业形势决定了该课程要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

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高职教育的学历层次决定了毕业生就业的弱者地位,只有既有理论知识、更有扎实的实践性技能的优势,这样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有自己的领地,学校办学才得以可持续发展。当前社会条件下,学校统一组织学生下企业参加实践不切实际,因此要加大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力度,强化学生会计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

三、《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教材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划分两大模块:

(1)会计基础知识模块

① 对教材内容顺序进行必要调整,把“财产清查”的内容提前到“复式记账”之后,“会计凭证”之前,这样与前面的会计概述、会计要素、会计平衡公式账户和复式记账等内容连成一片,形成会计业务基础知识模块的基本内容,便于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考核

②如果教材中的文字表述的题目用原始凭证的样式来替代,这样更便于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2)实践性操作模块

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处理程序”“会计报表的编制”划归为会计实践性操作训练模块,这样便于会计实践性操作的学习训练与考查;对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仅作为一般要求,这样整个课程就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性教学过程。另外,在讲解业务时,如能直接参照相应的原始凭证作相应的业务处理,而不要根据文字的题目来做,那样更接近实际,也可以自然而然地了解到原始凭证的相关知识。

2.《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1)运用多媒体教学

目前,我们教师基本脱离了“三一工程”,即一枝粉笔,一个教案,一本教材;以多媒体手段演示内容,讲解清楚。有文字 ,有图表,比较生动地将枯燥的会计内容表达出来。对于概念、凭证、帐簿,则结合实物来演示,直观地增加理解和印象,当然有实物投影效果会更好。

(2)注意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功能开发,充分发挥会计模拟实验室的作用

在进行会计凭证的教学时,领学生参观会计模拟实验室,检查过去学生实习作业,了解学生是如何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制、粘贴,装订的,教学方式直观,学生便于理解,容易有新鲜感,从而产生学习情趣,教学方式直观,学生便于理解,容易有新鲜感,从而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3)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作为初级阶段的启蒙课程――《基础会计》,由于教学对象是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的初学者,传统上很少运用案例法。然而,《基础会计》又是一门最需要用案例来阐释的课程,尤其是对于会计一般原则的理解和运用,案例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广泛查阅资料,寻找适合初学者分析的案例。对初学者进行案例教学,一般适宜采用在理论阐述后举出案例佐证。即在讲解完有关的知识以后,结合课本的理论知识,先给学生相关的案例,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促使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自由发言,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则从中进行指导、启发、总结,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充分运用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的方法

①单项实训:要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即在基础理论知识讲授完毕之后,及时让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去处理具体的问题 。

②综合实训:集中安排四周左右的时间对会计基础知识进行综合操作,内容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现金和银行存款等一些简单又基本的会计核算业务,初步了解和掌握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5)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现场观摩,对会计环境形成感性认识

在开课前可由老师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的财会部门进行参观,了解实际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及会计核算借助的工具――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观摩实际单位会计核算处理程序,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3.考试方式的改革

考试改革以 “实践性”为中心,突出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考查,通过增强对会计实际操作内容的考核,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耐心、严谨、规范、整洁的职业习惯的养成。

(1)会计基础知识模块可采用卷面形式,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践性操作模块可多采用业务为主,每学完一个模块,即对该模块进行系统检测。

(3)期末考试可以全都是业务题,基本覆盖了本课程所遇到的基本业务。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四、《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1.与课改同步的教材目前比较缺乏。

2.进行实践性操作时,与题目配套的原始凭证的取得有一定的难度。

3.按照课改的要求上课,学生们动手的时间较长,该课程的授课时间会更长。

4.部分教师直接由大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对单位的工作流程并不是很了解,对会计工作方面的具体操作的能力还经验不足。

《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是财会专业课改的重要内容,理论上觉得并不是很难操作,但真正去实施,也许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以上仅是我对《基础会计》课改的一些看法,是否能实施,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 基于教学实践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探讨高凤丽

[2] 邹雪梅: 谈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1)

[3] 张志忠: 会计基础[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探究 下一篇:高职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模式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