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英雄的自嘲

时间:2022-05-04 01:47:18

那些失意的英雄们如何打斗?

施瓦辛格

施瓦辛格饰演的“战壕”一角,人如其名,如《终结者》里的形象,他一手拿着冲锋枪,一手拿着雪茄,说“I am back”,于是大场景中的打斗戏份都少不了施瓦辛格,令人津津乐道的是机场大决战那场戏,史泰龙、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三人并排举枪扫射敌人的场面,格调很像老男人的一种集体撒尿,有一种暮年视死如归的拼命感,这也是施瓦辛格和史泰龙暮年才迎来的第一次合作。

龙格尔

作为几届空手道的冠军得主,道夫·龙格尔精彩诠释了赤手空拳搏击的傻大个,这个在《敢死队》中以肌肉男的姿态拿着各种枪扫射对手,并一直在欺负李连杰的形象,到了《敢死队2》中开始和李连杰一起卖萌,并开始承担起文戏调剂情绪的气氛,称自己和余男饰演的科学家心有灵犀。

李连杰

平底锅的笑料式武器是李连杰卖萌的延续,和李连杰在港片的中国功夫相比,他那小儿科的耍平底锅功夫在一开场就得以施展—为营救中国科学家,和一堆老挝的雇佣兵打群架,紧接着,就退出了任务,卖萌的喜剧效果由其他众出演各自承接了起来。

史泰龙

史泰龙作为绝对主演依旧承担着主要打斗场面的重任,在敢死队的自杀式任务中他是最能正视自己已然拖着暮年肉身并最可能死亡的一个,在他和尚格云顿最后对决的重场戏上,他先是赤手空拳拖着不再轻巧但依然血性的肉身搏斗,处于不利形势的关头,他身边一根粗铁链救了他一命,当他用那不再注满活力的手臂略显吃力地甩动铁链时,不难理解为何他在上决战场前要对余男饰演的女科学家甩下一句“如果出来的那个人不是我,你就朝那个人开枪”。

尚格云顿

尚格云顿最牛的就是腿功,腿上功力的发挥在《敢死队2》中也算极致,他和史泰龙肉搏的时候,腿踢得依旧很好看,用回旋踢将匕首刺进对手的体内也只有尚格云顿能做到。只是在动作的表达上少了一点自信,多了一种宿命感,这种处理和尚格云顿以往通常扮演正面的英雄形象有关,作为一个反派战斗到最后,无关正义,更像是为一个重量级冠军而战,苍凉感十足。

斯坦森

飞刀戏是斯坦森的身手中最有中国元素的看点,刀作为原始、简单的武器,虽然与机枪扫射的杀伤力没有可比性,尽管斯坦森在戏里也曾经历被夺走手中的刀的绝望时刻,不过当银幕中上演刀飞舞的那一刻,胜负已经变得不是最重要。

威利斯

同是和施瓦辛格作为史泰龙的陪衬绿叶,充分彰显了暮年英雄回归这个主题,老牌动作巨星当绿叶的打斗虽然显得比较常规,不过打斗戏的处理有一个共同点,不论是跑还是跳,都“不再轻盈但是用尽全力”,这些硬汉为了一个共同的理由甘愿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用这样的震撼刺激观众神经。

该如何面对英雄的失意?

肌肉动作片的瓶颈:晒肌肉的时代来临 拼肌肉的时代过去

虽然这支敢死队的成员都年龄偏大,影片中他们也勇于自嘲年龄话题,但是在当下银幕“基情四射”的调调盛行下,《敢死队2》中也难免让众老牌巨星集体秀肌肉卖萌。观众在敢死队第一部时就曾经质疑这帮老牌动作影星的实力,这种期待值难免让人联想另一种形态的超级英雄云集的科幻大片《复仇者联盟》,《敢死队2》这种在影片形态上已然过气的动作片,肌肉男的银幕展示更多是以扛着重型武器拼场面,真正的肉搏也就结尾处史泰龙和那尚格云顿那为数不多的几分钟,比较残酷的一个发问是:如果这些人不是史泰龙、施瓦辛格、尚格云顿,《敢死队》还是敢死队吗?也许更像一个真人版的CS游戏,火爆至上,从开始到结尾就没有停止过高潮。也正是因为银幕上不再能够出现黄金时代传统动作片的巨星,才让影迷《敢死队》系列的期待值一直没有减弱,即使有显而易见的瓶颈,对于功夫明星的脑残粉来说,who care?

正视身体的疲惫,回归精神的不死

即使无论是史泰龙、尚格云顿还是施瓦辛格,他们在银幕上的肌肉依在,个人威望在影迷心中也尚有一席之地,《敢死队2》也没有强悍到再次把他们都塑造成永远不败的。影片开端依旧是火爆的装甲车坦克大战、机关枪扫射大战、贴身肉搏战。而随着剧情推移,史泰龙与李连杰飞机上对话、史泰龙与海莫斯沃斯的酒吧外对话,更加注重影片角色内心对执行“自杀式任务”的纠结,这种纠结不是单纯延续李连杰在《敢死队》中卖萌式的对过未来正常有序的家庭生活的纠结,而是对老来如何度过人生的一种思考,显得更合理和人性化。

《敢死队2》对史泰龙、施瓦辛格、诺瑞斯等人的经典形象都进行了完美的“复制”。单手持枪、贝雷帽、雪茄香烟、拳拳到肉的搏击对打等经典形象出现在了同一片银幕中,对某些道具也进行了再创作。增加了大场面的枪战,添加人海战术刺激影片观感,《敢死队2》中的这些暮年英雄也并没有将切入点放在向全球影迷证明自己的身材与年龄无关。当影片最后机场大决战的时刻来临,史泰龙、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三人并排举枪扫射敌人的场面,是无尿点的血雨腥风夕阳红—虽已筋疲力尽,精神永存。

自嘲式的台词直面老龄,不再彰显无所不能

影片在北美的宣传语就是“Back for war”,在国内翻译成“为战重生”、“群雄归来”,施瓦辛格的一句经典代表性台词“ I am back”(我回来了!),看起是怀旧情绪的导火索,紧接着布鲁斯·威利斯一句“you have been back enough, now I’ll be back”(你回来得已经够多了,现在到了我该回来的时候)呛了回去。实际这种英雄式回归在《敢死队2》中有了变化:英雄不再无所不能,不再是坚不可摧。这种英雄式的自嘲通过剧中人物台词贯穿全片始终。在大结局时候,布鲁斯·威利斯送给史泰龙一架老古董的飞机作为胜利的嘉奖,史泰龙坏笑着说威利斯抠门,送这么个进博物馆的飞机,施瓦辛格一句“其实我们也都该进博物馆了”,挺搞笑,凄凉感也油然而生。导演让这些从来死不了的大英雄放下身段念这种台词,对演员本身来说也是一种超脱。

《敢死队2》中英雄们的认老,也在新加入的余男这条女性线索上有所呈现。余男和史泰龙有一定的暧昧元素,当任务胜利完成,余男表示可为史泰龙留下,英雄的暮年心态在对待女人的问题上暴露无遗,他选择放女人走,已然没有壮年英雄对女人的那种激情。

强调硬汉功能,还原经典动作道具

在人们对CGI特技处理之下的超级英雄的故事看得越来越多的时候,更贴近现实的场景环境、回归七八十年代那种动作的风格—彰显肌肉硬汉肉搏的打斗片逆袭,掀起了一阵怀旧风潮,敢死队系列的横空出世是代表。在这类片子中你不会看见最新型的导弹,只会看到在机场大场面戏中,有300把最传统的武器同时开火。《敢死队》的自信在于拥有“正确的人”—那些银幕上经典的硬汉面孔云集在一起,失意的英雄个体的叠加,成为最强大的武器。过肩摔、搏击、后旋踢这些全靠肢体表现的动作戏,老牌巨星们的高龄是不争的事实,要在身手上和英雄们以往各自的动作戏比拼,显然不明智,于是“硬汉”成为了关键词,老不要紧,硬才是关键。拳脚相加简单的动作设计,具有一种健身房气质,剧情走向并不重要,每一个打斗场景似乎都可以脱离整体剧情存在,就像是一场重量级拳赛,明明是两个不分上下的对手,将他们凑在一块,非要分出个生死的那种,其实只追求出汗的感觉。

硬汉情怀在《敢死队2》中比《敢死队》中的怀旧和回归色彩更重,施瓦辛格手持机枪给反派送“外卖”的桥段、龙格尔在子弹中散步顺带干掉十几个敌人、尚格云顿给海莫斯沃斯发便暗藏危机、查克·诺里斯一人拆掉一辆坦克……在银幕上呈现这些场景的一刹那,动作片的黄金时代好像回来了,只是观影过后,暮年英雄情难免令人惆怅。除此之外,在传统动作片失落的大环境下,《敢死队2》秉承了前作当中血脉贲张的枪战场面,加强英雄们毫不吝啬对于枪战弹药的使用来弥补气氛,坦克、飞机、快艇、哈雷机车成为必不可少的交通道具。

上一篇:红血丝不都是坏消息 下一篇:艾薇儿:朋克小妞扑倒了摇滚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