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5-03 11:27:07

浅论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在语文教学中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粗略的见解,以与同行们商讨。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

心理健康就是指人在情感、意志、性格、意识倾向等方面呈现正常的状态,我们常说的学生心理健康多指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这些恰好与心理健康的要求相吻合,这表明利用这一学科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

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环节

我主要利用了两个教学环节: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

(一)、阅读教学

A、利用课内,抓住时机引导

阅读课教学是进行心理健康引导的有效时机,因为这一环节,学生刚接触范文,刚受到文章情意性和形象性的感染,教师趁热打铁正是时候,利用得法,可事半功倍。

做好这个工作的第一步是应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说得好,只有主动关心爱护学生的老师才会得到学生的信赖,也才有可能获得满意的教育效果,特别是职业中学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处理好师生关系至关重要。老师平时应注意与学生沟通,在课堂也应注意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同时还应注意教学语言的活泼、通俗……,以期最大限度的缩小师生间的距离,为进行心理教育铺平道路。

其次是充分利用授课环节加以实施。记得在《六国论》新课导入时,介绍苏洵的成就,就借机告诉学生苏洵是大器晚成的典型,开导学生只要努力,什么时候起步都不晚;分析《勾践灭吴》中勾践的形象时,用卧薪尝胆的故事,勉励学生要经得起挫折,分析《鸿门宴》中刘帮的形象时,批判了刘帮的狡诈、善于权变,同时对刘帮的处变不惊、知人善任的品质又给予了肯定,让学生学会辨证地分析,更让其明白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赤壁之战》课文小结中,提示学生办事要象孙权那样当机立断……,就这样在导入新课、分析课文、课后小结等环节中,环环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

另外教学方式要灵活,可以组织学生整体学习,便于整体提高,也可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在学习中增进友谊,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B、利用课外,解除心理困惑

有人曾说“书犹药也,可以医愚。”古今中外的优秀书籍中,凝结着人类文明的精华,学生广泛涉猎课外书中的信息,不仅仅可巩固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是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他们可从书中找到生活的榜样,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他们也可从文学作品中接受美的熏陶,提高生活的品位,激起生活的热情……。鉴于此应定期开设课外阅读课,及时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籍,鼓励学生常进图书窒,多订杂志,做剪报……,并要求学生随时做好摘抄笔记,鼓励他们认真积累好词好句,名人故事,新闻科技,社会热点……。不仅可丰富他们语言素材的仓库,更可丰富他们的思想仓库。

(二)、作文教学

作文过程就是感悟生活、体验生活、表述生活感受的过程,这种“我手写我口”的过程更便于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一教学环节可与阅读教学形成呼应之势,巩固阅读教学的成果。鉴于本校学生各方面能力较差的状况,我主要借鉴了“成功教肓”思想的某些做法,采用了低起点、小步走、多鼓励的办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主要利用了口头作文和周记两种作文形式。

A、口头作文

口头作文分为四个训练阶段:

第一阶段,鼓励学生上讲台背诵,通过这一步,让其克服害羞、怯场的毛病;

第二阶段,学会口头复述。鼓励学生把感兴趣的事,说给大家听,什么事都行,说的内容可长可短。也可在正常的教学程序中,定时抽出部分时间,开展轻松愉快的读书活动,并利用班会、晨会进行相互交流,向别人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最受启发的一则故事、最重要的一则新闻、最感动的一件事、最佩服的一个人……

第三阶段,学会简单评点。学会了口头复述,还要学会评价,评价的范围可以从评价校园生活过渡到评价社会现象,特别是关注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要让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变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明白人。

第四阶段,学会有激情地演讲。 “激情”是为了感动别人,但也感动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教育了自己,这有利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B、周记

周记是学生一个星期生活的回放,是他们内心生活的写照,是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的窗口,可作为师生交心谈心的平台,这种形式的作文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很有价值。但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1、难度不应太大,要让其有话可写,,不能让其产生畏难情绪,让其觉得是在向老师说悄悄话而不是学习任务,这才有可能得到真实的信息。

2、可以适当规定话题的内容,以便于进行思想导向。如可引导学生写身边事,如:家乡的经济情况、家乡的环境保护等,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还引导其参与象网恋、反腐倡廉这类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并写好感想,以进一步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理念,找准人生的坐标;另外还鼓励他们在日记中剖析自我,养成自我教育的好习惯,以便正确评价自己,培养健全的人格,还可让他们为班级建设提建议,培养主人翁的意识……

3、要注意定期即时地批阅,因为老师周记中的评语就是一种心理药方,越及时效果越好。

4、平时对待学生态度要亲切,评语要注重诱导,不要批评指责,要注意为学生保密,让学生觉得你亲切可信,这有利于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理,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上述只是一些初步尝试,也见了一些成效,但仅是尝试而已。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要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那还需要长期地努力。

上一篇:浅谈美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小学分数课程教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