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遗产的媒体传播建议

时间:2022-05-03 07:59:37

民俗文化遗产的媒体传播建议

1民俗文化的变迁

1.1民俗文化的界定

关于民俗文化概念的界定,许多学者都有所论述,李亚莎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其本身赋有适应性和整合性的特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促使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风俗习尚、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情趣发生极大的变化,更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凝聚。”蔡志荣先生提出“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的产生、传播和继承的土壤都是在民间。可以说,民俗文化是一方人民的潜在养分,犹如血液一样流淌在骨子里的最本质的东西。所以要了解一种民俗文化的真正内涵就必须深入到民间之中。例如,当你看到瑶族成年男子头上戴着一顶棕黑色的马尾帽时,一定会被那玲珑剔透、小巧精致的工艺所折服。若你以为那是心灵手巧的瑶族姑娘所制的,那就错了,事实上它是那些剽悍粗犷的小伙子编制的。因此,笔者认为,民俗文化就是贯穿于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风俗习惯、道德修养、民间神话和民间艺术等这些经由历代劳动者所传承和保护的精神文明成果,它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1.2民俗文化的演变

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总面积达610.62万平方公里,占到全国领土面积的一半以上,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各少数民族人口约为12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民族地区则占69.73%。在这幅员辽阔的地域里,由于各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产业经济、历史经历及等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其所构成的民族文化势必就是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正是这样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以及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民俗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在当今多元文化互相冲击的时代大背景下,民族地区的区域文化生存状态令人担忧。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浪潮的不断推进,民族地区与外界的接触日益频繁,人员的流动性也在加快,于是两种文明就会相互发生碰撞,村民视为神圣的事情却被外界人认为愚昧至极。而且随着社会生存压力不断增大,年轻人为了谋发展而终年在外忙于奔波。民间许多的神话小说、口头相传的史诗也陷于绝迹。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如笔者现今每逢假期回到久别的山村里,都会有很大的感触。一方面是现代工业给村民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又会感到失落:村口的大榕树依旧挺立着,所不同的是,树下杂草丛生,石凳上再没有以前那种光滑的手感,也不再有我们儿时的那种一村老少在树下静静聆听美妙故事的情景了,而且那些古老的故事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够讲出来了。

1.3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关于民俗文化研究的文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早期学者的重点研究领域为对于民俗文化概念的界定,例如,陈启新主要从民俗文化的界定、范围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归纳了民俗文化的定义为“文化中属于民俗范围的部分,在整个民族文化中占居重要的地位。民俗文化的领域十分宽广,既包括已经消失而只见于文献记载或口头传说的民俗,也包括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民俗、新产生的民俗和被本民族所吸收了的外来民俗。”乔方辉主要从文化传统上来解读民俗文化,并从民俗学、地方民俗文化资源信息及马克思主义方法上论述怎样加强和发展民俗文化的研究。

(2)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同旅游资源整合联系起来的研究。在这方面陆景川首先提出了发展民俗旅游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利用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增设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因地制宜开发特色旅游景观;发展旅游商品;开拓国际旅游客源市场。”

(3)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播与保护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这类研究起步比较晚,而且文章大都是以一些个案研究来分析民俗文化在大众传媒中的传播效应。正如刘新利所谈到的:“民俗传播具备人类传播的所有类型,即人际、群体、组织和大众传播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本身的独特性,即以人为载体的动态传播和民俗传播深受宗教影响。并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交流来论述其民俗传播的独特表现方式。”

2大众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

民俗文化起源于民间,是民众自我创造和自发的,能够反映民众生活的各种体验。虽然这种与众不同的特色文明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与尊重,但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个体变成了孤独的、疏远的和示范的,社群与道德也随之崩溃。他们之间所维系的仅有经济上和契约性的关系了。“他们被同化进了一群日益没有个性的大众之中,受一种他们能得到的,替代社群和道德的唯一资源———大众媒介的摆布。在这个世界中,大众文化的传播像一种致命的能媒,使民间文化窒息,并威胁着要扼杀艺术的完整性。”

2.1大众传媒在民俗文化保护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2.1.1媒体的媒介特性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当今的信息社会时代,媒介技术的高度融合使得社会信息可以广泛传播,特别是互联网所具有的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交互性强的特点,可以从多层面、多角度展示各种民俗文明,甚至还可以建立一些民俗文化论坛,以扩大对民俗文明的认识和影响。当然,我们还可以以纪录片的形式记载一些民俗文明,这种音像结合的媒介技术手段很是适合那些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同胞的文明传承。因此,大众传媒只有制作富含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1.2大众传媒的介入带来了社会公众和政府有关部门对优秀民俗传统的关注和重视大众传媒通过声音、图像和文字等形式来向受众展示民俗文化内容特色,同时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强调民俗文化所面临的危机,特别是濒临消失的文明,这样会唤起公众的极大关注,也会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

2.2媒体在民俗文化传播与保护中的缺失

尽管大众传播媒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现在的媒介技术并不能完整地把这些传统的民族非物质文化记录成信息代码,因此在文化采集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一些信息缺失。而且,作为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大众传媒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政治和资本的制约,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难免就会带有选择性的、碎片化的收集。

2.2.1媒介技术的制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当前的大众媒介技术手段并不能完整地记录非物质文化的全部信息。虽然在音视频设备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把传统的非物质文化活动从始至终的记录着,但是对于一些工艺品的制作,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只能完整地记录其制作的过程,而对于在制作过程中力道的掌控、气味的把握等等则无法录制。

2.2.2媒体人的角色意识固化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媒体常常是以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对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猜测与评论,有时还会利用自己的把关优势,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无意识的修改,这样虽然有利于传播效果,却扼杀了一个民俗文明最原始的生态形式。更有甚者还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垄断”行为,少数民族歌唱家从广袤的自然生态环境走向狭隘的录音棚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自然环境,无论是谁,都不能完全投入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况且许多非物质文明也是精华和糟粕共生并存的,对其性质的评定和认识并不是某个编辑或领导说了就算的,这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者的认知差异而发生改变的。

2.2.3大众媒介在传受双方沟通中的“知沟”障碍

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大众媒介的主要作用就是要把信息传达给社会全体成员,特别是那些信息闭塞的边远地区,以促进整个社会的信息平衡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其实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大众媒介所造就的这种信息大众化和均衡化,只是一种信息(知识)平等分配的假象。因为贫富差距和教育资源的不平等,造成了社会成员未能充分地、公平地享有信息。例如,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大多都是经济、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大众传媒在这些地区的覆盖率很低,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率就更加低了。可以说,由于缺乏接触网络以及掌握必要技能的机会,这里的人们无法接收到来自互联网的信息。这些都不利于本地区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就成为当前媒体的重要任务之一。

3大众传媒在传播和保护非物质遗产方面的策略

民俗文化的发展,尤其是非物质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文化自身的力量,而这里又要强调的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只有人才能根据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挖掘出文化发展的新活力。如何保护这些民俗文化,关系到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特别是各少数民族所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及有关生产、生活的习俗。对于这些非物质文明,大众媒介理应在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的同时,寻求有助于保护和传播这些文明的有效途径。

3.1从媒介技术层面上讲,媒介技术是媒介发展的基础

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不断提升,广播和电视的信号覆盖率也应当是最广的。因此,广播和电视就成为中国民众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而报纸,由于对读者的阅读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应当起一种辅助作用。针对这些情况,笔者提出以下三条应对策略。

(1)广播。由于其覆盖面广,能接收到信息的群众也应当是最多的。因此广播在进行民俗文化节目传播中,要采用多种语言形式(各地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对本国或本地区的非物质民俗文化进行介绍,包括传统节日、民族文学、神话传说以及其他的无形文明,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传承和保护这些文明的重要性。

(2)电视。利用电视的视听优势,对非物质民俗文化进行全方位的介绍,特别是对那些濒临消失的文明更应引起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明我们媒体人应当尽心尽责,特别是对一些少数民族手工艺技能的内容是否可以公开,我们首先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媒体不应擅作主张,而需要经过当事人的允许,媒体所要做的就是号召有意愿的人去传承这些文明。

(3)报纸。我们应从其内容形式上下功夫,可采用深入报道或是连续报道的方式,使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明也进入到城镇市民的视野中,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同的民族文明,既增长见识,同时也激发更多的年轻人去学习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明。

(4)网络。我们应当借助网络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的特点,通过音视频等技术手段实现多媒体融合,对民俗文化进行立体传播,使更多的人能够见识到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

3.2转变媒体人的“把关人”角色意识

大众媒介在传播流程中起着“把关人”作用,这就意味着媒体人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传播。众所周知,传媒是一种“眼球”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绚丽夺目的外表来弥补内在的苍白,使人们产生眼花缭乱的错觉而将自己卖出去”。大众媒介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报道的时候,其关注的焦点往往只放在那些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表层样式上,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在大部分报道中受众人只看到很多的文化样式,而没有了解到这种文化样式的传承人的相关情况。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媒体的“把关人”责任意识淡薄,只注重经济上的利益,对于特色的民族文化,只看重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对其传承问题不闻不问。因此,我们的大众媒介应当转变其“把关”人的角色意识,增强社会文化传承意识。在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应做到以下两点。

(1)注重取舍。对于已经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体在进行宣传时应当尊重当地民众的意愿,注重保留当地特色文明的原汁原味。不能为追求“眼球”经济而进行过度的外在包装,避免出现一些不伦不类的现象。而时下这样的现象在某些景点是时常遇见的。对于此类的宣传节目,媒体把关人理应减少其在受众视野的出现频率,避免此类节目大量传播于荧屏上。

(2)客观评价。对于民族文学、神话传说以及宗教文化等一些目前无法判定其精华与糟粕的非物质文明,媒体把关人就要真实记录这些文明的原貌,不能以媒体或个人的价值取向对其加以判定,厚此薄彼,更不应对这些文明妄加评论。因为,民族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往往需要经过社会的长时间的考验。

3.3寻求不同受众的兴趣点,缩减“知识鸿沟”所造成的信息不平衡

有动机获取信息的人通常会比没有动机的人以更快速度获得信息,这是因为他们有某一方面的信息需求,也就是那一类信息正中他们的喜好。大众媒介主要是以“内容”取胜,内容丰富了,才有可能引起受众的关注,也才能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到不同受众的兴趣点。所以,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中,大众媒介要突出一种集体性的活动,重点报道那些打上民族烙印、展现民族意识和传统的内容,比如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三月三、藏族的春节、各民族地区的特色饮食文化等等,这样既丰富了传播内容,又贴近了大众的生活,让人们感觉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自己身边,而没有陌生和隔阂感。同时也增加了不同民族彼此了解的途径,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4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应对外来因素的影响中会既有传承、又有重构,也有创新。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所受到的冲击也会是最为巨大的,如果仅靠大众媒介的力量则远远不够,这还必须依靠国家、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要把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各民族文化遗产纳入到国家的教育体系中,使更多的学者和研究者投入到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中,以达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民族文化的目的,为挖掘民族文化本质、建设文化强国服务。

作者:韦干鹏范莎莎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全媒体传播教育转变与创新 下一篇:小议教育媒体传播中的人文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