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系统在电厂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03 04:05:08

智能照明系统在电厂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照明系统逐渐应用到各个行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电厂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充分的照明工作,本文将主要探讨智能照明系统在电厂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照明;电厂;系统;应用;发展

在LED+智能系统日渐成熟的带领下,我国智能照明市场效益也呈现出了年年翻倍式增长模式,预计到2018年,我国“智能灯饰”市场有意突破2000亿。

1 智能照明系统分析

1.1 智能照明系统现状

智能照明是一种分布式无线遥测、遥控、遥感的控制系统,利用了无线通信数据传输功能,采用扩频电力网载波通信技术,在计算机与节能型电器信息智能化处理的基础上,使得智能照明系统具有可以对灯光进行调节、对灯管进行软启动、对设备进行定时控制、对场景进行全方位设置的智能型功能。假设一个智能照明系统由若干基本场景组成。各个场景会按照程序的先后自动更换,并能自动调整到最佳照明度,系统也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装置采集天然光,使室内灯光系统与其进行联动。如若天气变化,系统采集天然光后进行自动调节,使室内照度合宜。在对地下建筑物进行照明设计时,照明设计师又预先设置了标准亮度,使亮度保持恒定,墙面反射率的衰减与灯具照明效率的降低,不会对亮度有所影响。根据用户的需求,各种场景的模块可以预先设定。在系统控制面板上,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调取所需要的场景。为了满足用户各种特定需求,不同场景也可以在可编程面板上进行实时调节。智能照明系统实现了运行过程中的节能,用户的电费因此降低,供电压力也因此而减少。据统计,采用智能照明的用户每年节约用电20%~40%。这种以节能、长寿、用户至上等可持续绿色照明为理念,结合高效、节能的照明方式,是现代化都市倡导节能减排与智能科技共存的发展趋势。

业内预测到2020年国内照明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相比于整体市场,智能照明规模似乎显得那么渺小,所以说我们没有理由和必要紧紧盯住一个细分市场不放。首先,智慧照明目前还不被大众广泛认可,一是因为产品价格过高,已经远远超出普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二是技术方面还有待成熟,近期频频传出物联网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安全性问题。其次, LED照明使用率不高。预测到未来两年内,LED的渗透率也将只达到36%,可以说LED照明市场的发展空间还是相当巨大的。行业期待的是良性发展,行业过于集中不利于整体向前。首先,产品同质化趋势会加强,市场差异性进一步会缩小,可供用户的选择范围会被压缩;其次,会加深市场恶性竞争程度,进而进一步加快企业淘汰速度。2015年,因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最后演变成为了价格厮杀,最终导致4000家企业淘汰出局;同时,不良的发展态势势必会导致产品品质的弱化,2015年全球LED产品品质案例不胜枚举,着实令人堪忧。

1.2 智能照明系统的优势

1.2.1 智能化控制更为方便、简单与快捷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能通过一个集中系统做到一键化控制照明,也可使照明系统全自动化,设置时间自动切换情景模式,使照明系统控制起来更加的方便、简单与快捷。

1.2.2 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保护灯具,延长寿命,减少成本

智能照明系统能使灯具寿命延长2-4倍,不仅能节省灯具消耗量,更能节省更换灯具的工作量,有效地降低运行的费用与人力成本,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1.2.3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能、环保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采用先进技术,能使室内照明度始终保持在恒定值附近,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实现节能,大幅度地节约用电,还可以保护环境。

1.2.4 保护眼睛,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调节灯光的明亮度,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可以合理的应用灯光照明度。使眼睛可以不必长时间的在明亮的环境下影响视力,而这些都是传统的灯光系统做不到的。就可以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来换成相应的情景模式,从而更适用当下情景状态。

2 智能照明系统在电厂的应用

2.1 传统照明方式的缺点

照明设备老化、照明方式落后:原先的照明设备由于运行时间较长,原有的防护系统已经老化,传统的光源耗能大。照明设备众多、无法统一调度:缺乏对电厂储藏室、输送区、锅炉房、控制室、配电房等各种室内外照明设备灯具和照明应用的统一的规范和管理标准,就算有控制系统也是信息孤岛。控制方式落后、无法远程控制:①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校时和修改开关灯时间,无法实现二次节能。②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开关灯,该亮不亮、该关不关。无法实时监测、故障相应慢:①不能实时、准确、全面地监控厂区的照明设备运行状况:故障依据主要来源于巡视人员或职员工上报。②一旦照明设备出现问题,将对电厂的正常生产作业以及员工人身及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2.2 智能照明方式的优势和应用

绿色节能:合理便捷的照明管理达到节省照明能耗的效果。

提升管理能力:照明设备实时监测、实施控制,丰富的管理策略、自定义场景模式提升管理能力。

安全防护:实时照明设备状态监测、反馈预警,保障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有效避免多种事故的发生多重技术保障,稳定便捷:稳定载波技术,安装便捷,统一管理,巡检维护高效。

例如,广州某电厂,变电站区域平均照度提升7倍,用电量比原来减少了13万千瓦时,照明功率下降了不到一倍,算上实时调光的节约电能,总计节约了80%的电能,也就是说每年可以节约将近9万元的电费支出。这些都是采用智能照明系统所带来的收益。据统计,广州拥有300座的变电站,假如将这种智能照明系统普遍实施其中,那么每年2.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一万吨标煤的燃烧将会彻底解决,同时供电局也可以减少2500万的照明成本。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变电站相当于种了4万棵绿植。

2.3 电场中智能系统的应用

通过对调光电子镇流器的调节,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对荧光灯进行控制。其中,荧光灯通过采用有源滤波技术,使得可调光电子镇流器降低了携带的谐波、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低压无功损耗。由此可见,智能照明系统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质量、提高人们的品味,而且可以节约能源开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3.1 智能照明系统在火力发电厂集控室使用的原因

火力发电厂集控室就如同人类的大脑,是火力发电室的神经中枢,因此值班人员大部分都分配于此,所以对照明系统的要求,集控室是最为严格的。在《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技术规定》中非常明确的显示:300Lx是最低照明的底线,事故照明的底线为100Lx;在《电力工程电力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中也写有,为避免产生黄色光斑、色调偏冷、柔和度不够、引起视觉疲劳,集控室宜采用暖白色或者较低色温的白色,白炽灯与荧光灯的混合光源,也是尽量避免使用的。

2.3.2 采用高效率、长寿命的电光源

随着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高效率、长寿命的电光源在电厂设计中的广泛应用,荧光灯在各种建筑中的使用,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高压钠灯光效好、寿命长,但是显色指数低,显色性影响工作环境的舒适性;金属卤化物灯光效不好、寿命短,国产金属卤化物灯质量不稳定,进口的价格相对又较高,但是显色性优于高压钠灯。因此,从环境舒适度方面考虑,电厂主厂房仍然应该选择金属卤化物灯或者高显色的高压钠灯。

2.3.3 合理的配线

在电厂中采用的电子镇流器,可以加入电容,补偿其功能,使线损耗降低。在配电方式上,把单相供电改为两相三线或者三相四线供电,优化配电方式,可以使线损耗下降到原来的75%~80%。在道路照明中,将先前的集中供电化为分区供电,都将有益于减少线损耗。

2.3.4 采用合理的照明控制方式

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也方便人们的生话,照明开关集中控制与就地控制相结合是我们目前最佳的选择。例如,在一个房间,我们有两(三)个出口,那我们应该设置双(三)控开关,这样,不管人们在哪个出口进出,都能很方便的开关灯。

在户外照明的控制中,可以采用时钟与光控相结合的方式。光电控开关不仅可以在白天起到节能的效果,更能够在夜深无人时,控制长明灯,起到解决能源的作用。在电厂照明系统设计上,应该采用集中控制与时钟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划分区域,值班室人员在控制室集中控制调节照明。

参考文献:

[1]周芳,刘美根.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电气照明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低压电器,2007,16:20-23.

[2]黄艳玲.智能控制技术在住宅照明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

[3]汤碧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平海电厂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33:357-358.

上一篇:自适应网络安全控制器的技术改进与研究 下一篇:左卡尼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临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