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化学探究题分析及复习对策

时间:2022-05-03 02:18:42

浅谈高考化学探究题分析及复习对策

摘要:“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探究性试题是近年来高考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了解高考对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分析探究性试题的特点、一般解法。掌握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原则。了解探究实验有探索性探究实验和验证性探究实验。探究性实验题复习对策及探究能力培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考题;分析;复习

探究性试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以探究性的题材进行命题,要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把基本原理与科学方法应用于实际或新问题,并且同时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假设验证的思想及评价和优化方案的意识。因此,此类试题能够较全面地考查和培养新课标明确提出的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评价和导向功能,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应运而生。

一、高考对化学探究能力的要求

(一)探究性试题的特点。

1.探究性试题要求学生具有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

2.探究性试题是在新的情景中,将真实的实验事实作为探究的基础。需要学生用科学研究方式,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猜测或假设、设计实验步骤和方案进行验证,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能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3.问题性、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探索性。

(二)探究性试题的一般解法。

理解提出的问题猜与假设(实验验证、收集信息、分析讨论、推理判断)反思与评价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三)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实验应该符合科学道理,不能凭空捏造。

2.对照性的原则。要设计一个对照性的实验,要想这个实验更能够说问题,一定要有正反两方面的实验。

3.等量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实验中的平行反应试剂的取用应该是等量的。

4.单因子的变量原则。对某个实验的影响,很多的因素,实验正是要人为控制条件,使众多变量中,只能有一个因素是变量,其余几个是一定的。

二、探究实验类型分析

(一)探索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例1: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褪去。对于红色消失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

请设计实验证明上述解释正区确与否。

分析: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酸碱中和,则酚酞依然存在于溶液中,红色可以重现,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被氧化,则酚酞已转变成其它物质,红色不可能重现。

实验设计: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一些NaOH溶液,若红色重现,则是因为HCl和HClO的酸性所致;若红色不再重现,则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所致。

例2:在室温下,把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对此,甲认为这是铜在浓硫酸里发生钝化现象;乙认为室温下铜片放入浓硫酸中看不到明显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铜与浓硫酸在室温下反应速率很慢。

分析:如果铜发生钝化,则表面会覆盖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一般情形下难于反应。

实验设计:在烧杯中放入一块铜片,再加入适量的浓硫酸,使铜片浸没在酸中,稍待片刻,用镊子取出,用水洗净铜片表面的酸液。将用浓酸处理过的铜片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如果表面有白色的物质析出,溶液的颜色变蓝,说明铜在浓硫酸里没有产生钝化现象,乙的说法正确。如果表面没有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的颜色也无明显变化,则甲的说法正确。

由上可看出:探索性探究实验方案设计过程重在分析比较,操作中的现象是对方案设计合理与否的检验,以及探究性结论得出的重要依据。此类型题重在考察对反应原理的掌握情况及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验证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例: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证实AlO2-结合H+的能力比CO2-3强,供选试剂:NaOH溶液、AlCl3溶液、CuSO4溶液、pH试纸、NaHCO3溶液、FeCl3溶液(仪器自选)。

(1)应选试剂;(2)操作要点;(3)能证明AlO2-结合H+的能力强于CO2-3的反应的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分析: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如果AlO2-和HCO3-相遇时,生成Al(OH)3白色沉淀,即AlO2-结合H+的能力强于CO2-3

由上可看出:验证性探究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能根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分析结果。只有在平时让学生多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才能正确分析、解答。

三、复习对策

(一)重视实验思维能力的训练。

让学生从日常练习中发现自己的思维特征,寻找思维受阻的解脱策略,总结解答实验探究题的思维方法,在探索性探究题中注重分析比较,而验证性探究要注意依据结论进行设计探究。

(二)收集探究性问题,总结解题方法。

在高三复习中,这样的试题比比皆是,例如:

(1)NaOH酚酞溶液中滴入氯水红色褪去。

(2)相同大小、纯度的铝片与分别同体积、同PH值的盐酸、硫酸反应,哪个反应快。

(3)CO2、S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结果通入CO2可以看到先浑浊后澄清的现象,但通入SO2看不到浑浊现象。

总之,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分析,从多个角度提出假设,学生们一起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验证。在发现学习中不断提高,探究能力也一定得以提高,对于探究类题型自然迎刃而解。还有实验中的条件、装置、步骤、产物、异常现象、失败原因、安全性和环境保护以及趣味性、现代化、微型化;生活中的实验都值得我们探究。

上一篇:在卫生高职教学中渗透并强化职业安全教育的思... 下一篇: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学习兴趣的分析及培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