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雅语言显韵味

时间:2022-05-03 11:48:04

典雅语言显韵味

什么是典雅的语言?“典”是古典,“雅”是文雅,典雅的语言要求我们的文字要具有古典语言的韵味与雅致,让人读起来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高度融合,能够体会到作者较为深厚的学养。例如,我们说“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就显得平直;如果加上适度点染:“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就有了摇曳的美感,提升了文化品位,但又是控制在一定的分寸之内的,没有过度渲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典雅。

典雅技巧一:力求诗意

一纸好的评语是一支激活素,可以把沉睡中的学生激醒;可以让信心、雄心如樱花般开得灿烂,开得耀眼;可以使心如枯井般激不起半点波浪的人,心灵之泉喷涌,变成浩瀚的大海。一纸糟糕的评语是一种制冷剂、一剂麻痹药,可以让燃起的烈火,整个掉进冰窖,去品尝冰的刺骨,与那千年寒冰共唱:“冷了,冷了,冰冷了……”;可以使如长江流水般的心河,变成黑色死潭,就算把泰山投入,也可能不见一丝波纹。

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格,以发挥议论诗意化的形象赏识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典雅技巧二:巧用名言

朋友,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也许“淫雨霏霏”会使你“感极而悲”,“皓月千里”会使你“心旷神怡”,但只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生活的真谛。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就一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章写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痛苦、苦闷与彷徨,结尾处以范仲淹、杜甫、李白的名句来勉励读者,画龙点睛,富有哲理,余味无穷。

典雅技巧三:哲理升华

受挫一次,会对生活的理解加深一步;磨难一回,会对成功的内涵悟透一层;失败一次,也同样会对幸福的意义百倍珍惜。

用精练而极富内涵的哲理化的语言,阐述了对幸福的看法和认识,给人以启迪。

典雅技巧四:善用修辞

眼前是无尽的深渊,你没有止步,心中是无畏,是对嶙峋怪石的藐视,是对黑暗的憎恶,是对生命升华的渴望。充满力量的心,化作快速的脚步;你跌落,你飞扬,你也挥洒着泪珠,那隆隆的声音是你的呐喊!面对你,有人提笔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赞美。

在这里作者自由灵活地运用拟人、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格,将瀑布刻画成一个顽强的战士,让人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典雅技巧五:多用想象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无畏;……

“2”是一只美丽的天鹅,是无可挑剔的美。于是,我们有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点点渲染;有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雨后海棠……

“3”是一只耳朵,是聆听。聆听着无限忧伤,聆听忧伤的倾诉。于是我们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无奈;……

作者新奇浪漫的想象让人击节叫好。看似普通的几个数字,在作者的笔下仿佛具有了灵性,充满了诗意。

典雅技巧六:活用抒情

生命树上的落叶缓缓飘落,不经意间,才发现岁月已给它套上了14圈年轮;宽的,是我的欢乐;窄的,是我的忧伤。每一圈年轮都告诉我――我又大了一岁。

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是我成长季节中的困惑?还是对逝去光阴的留恋?作者以散文般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读来真实感人。

典雅技巧七:巧借课文

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潜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让我们乘着“刚朵拉”到生活中寻找它的答案。(《冷香飞上语文》)

课文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等进入作文是一件令人爽心悦目的事。作者借助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将的诗词、美国惠特曼的《草叶集》、柳永的《雨霖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杜甫的诗歌和朱自清《威尼斯》等课文中的人事景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来,显得亦庄亦谐。当然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引用,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这就好比古使用典故的雅词一样,将原文或原诗简缩成一个语或短语,使读者一看便知是用了哪篇课文中的人事物,从而又使文章典雅而显书卷气,雅致大度而不俗。

典雅技巧用于构思谋篇,其实也很容易操作。典雅技巧之实战演练:《寻》。

运用相关技巧谋篇构局,结构整篇文章可分三个步骤:素材准备、构思提纲、写作成文。

素材准备:

1.当看到题目之后,尽力在大脑中搜罗与题目有关的文化素材。

请思考:对于题目《寻》,你能想到哪些有关“寻”的诗句名言?你能想到哪些在自己作品中写过与“寻”有关的诗人?

2.假如你想到了很多的有关“寻”的诗句或者作家,那么,再想想,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做一个序列吗?

3.时间顺序出来后,你能根据各个不同的“寻”,得出一个相同的主旨吗?

4.抽取其中的概括性强的句子作为“题记”或者作为第一部分的引言,这样可以构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例文2就是抽取了坡《念奴娇》中的名句开头的)

5.按照时间顺序,用诗人的“寻”句作为每一节的开头(至少三节),接着抒发你对该诗人“寻”的评价,抒发时,要考虑使用偶句、排比句及散句等,使用一些具有古朴之味而且仍具有现代生命力的文言词。(按时间顺序构建全文,文章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6.文章的结尾,用压缩性的排比来抒情总结(文章2即用此法)。一定要表达出你对“寻”的见解,对诗人(词人)“寻”的态度。

构思提纲示例:《寻》

屈原的“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寻求楚国的未来之路。

李贺的“寻”: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寻找诗人自己的理想。

李清照的“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觅个人生活的出路。

辛弃疾的“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找寻志同道合的人。

的“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寻问国家的未来前途由谁来掌握。

主旨:无论处于什么境地,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而追求境界则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所处时代和生活遭际,今天的我们该作什么样的追求,该寻找什么样的人生之路?

方法并不复杂,训练容易到位。只要平时老师多加引导,学生作文语言就能达到高度洗练、高雅别致、古色古香、令人回味的典雅美。

上一篇:矩阵初等变换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 下一篇: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语文教学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