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生活》涵养公共精神

时间:2022-05-03 09:59:34

用《文化生活》涵养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并体现于客观行动上的遵守、执行[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领域不断扩大,人们对公共生活的参与日益频繁。这就需要人们拥有并践行公共精神,以利他的方式关心公共利益,从而实现公共生活的有序和谐。

文化生活是公共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涵养学生公共精神的内容和资源,理应成为涵养学生公共精神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一、紧扣课程标准,落实公共精神目标

公共精神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独立人格意识、公共理性、公共批判意识、爱国心、社会公德、责任和服务意识、包容和协作意识及公共活动参与意识等[2]。据此,对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诸多涵养学生公共精神的目标要求。如课程总目标提出,要帮助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能力目标提出,要帮助学生“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出,要促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等。

根据上述目标要求,结合《文化生活》的内容和特点,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涵养学生公共精神的具体教学目标: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做不良文化的抵制者,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做社会公德的践行者。

例如,不良文化(包括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害人害己,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因而,引导学生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做到不主动接触、制造、传播不良文化,这本身就是公共精神的体现,也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在教学“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时,笔者联系昆山中荣事件发生后,在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各种信息,设计了探究情境,供学生辨析、讨论:

师:同学们,下面是昆山中荣爆炸事件发生后,出现在我微信朋友圈中的四类信息,请大家想想,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和处理这些信息。

第一类信息:事件发生后,为加快将伤员送往医院抢救,昆山交警了绕行线路。

第二类信息:各献血点人们排队献血的照片。

第三类信息:关于粉尘的知识和献血的知识。

第四类信息:事件发生当天即在微信上流传的上至江苏省委书记、下到昆山市安监局局长的处分决定。

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学生代表发言如下:

学生A:对第一类信息,看过以后只要觉得合情合理,就应该立即转发,以扩大有用信息的传播,至少对人们起到提醒作用。

学生B:对第二类信息,应该立即转发,因为这是正能量;如果条件许可,还应该将献血点的位置信息出来,并且在自己参与献血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动员亲朋好友同学积极参加献血。

学生C:对第三类信息,应该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证实后再转发。如果受自身知识和条件的限制,无法证实,应该慎重转发;或者在转发时,加上“未经证实,仅供参考”的提示。

学生D:对第四类信息,我们组有的同学表示,由于看到这样的消息感到痛快,所以不管真假都要转发。但经过讨论,我们以为,在事故原因没有查明、主要任务是救助和安抚的情况下,不太可能这么快出台对官员的处理意见,所以这样的信息不但不应转发,而且应在评论时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以提醒他人。

此次教学,以当代高中生每天都要碰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问题创设探究情境。以此让学生明确,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作为其中的一员,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和利益为标准处理信息,而应始终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从学生探究过程和讨论结果看,学生基本做到了在处理信息时注意分辨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传播优秀文化、抵制不良文化,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利益,初步达成了涵养公共精神的教学目标。

二、梳理教材内容,挖掘公共精神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拥有丰富的公共精神教育资源,《文化生活》更是如此。如尊重文化多样性、传承优秀文化、创新和发展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这些文化建设任务和目标都离不开公民精神的践行,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和运用,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我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教材中《礼记・礼运篇》的一段话,设计相关系列探究活动,同时,向学生简要介绍儒家积极入世、佛教普众生的慈悲心怀、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等体现公共精神的思想。如此,既可使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可使其体悟公共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提高其树立“公共精神”的自觉性。

请同学们阅读《礼记・礼运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请从文中找出“大同”社会的主要特征。(生答略)

(2)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实现“大同”社会的关键。

生A:关键是要“选贤与能”,充分发挥贤能之士的作用。

生B:关键是人人都做到“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师:大家说得很好。正如我们前面所概括的,建成大同社会,关键在于人人有公心、人人尽其能。如果每个人都自觉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尽责出力,我们的社会就一定是“美好的人间”,我们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3)请列举我国古代体现“天下为公”思想和行为的语句(生答略)。

教师:尽管我们只是一介平民,但有责任为国为民贡献绵薄之力,就像墨子说的,要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4)请联系《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内容,说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怎样为实现“大同”社会而努力。

师生讨论和归纳,列举了如下要求和做法:

《经济生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依法、诚信参与经济活动,自觉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不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尊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形成社会公平理念,在创业致富的同时,努力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诚信纳税,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时,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等。

《政治生活》:主动关心国内外大事;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主动、有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参加社区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尽绵薄之力;尊重他人的;在国际交往中,注意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等。

此次教学在挖掘《文化生活》教材中培育学生公共精神资源的基础上,将其拓展至《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既充分利用现有的、学生熟悉的素材为其提供思考支架,又能引领学生树立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公共精神的意识,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设计文化活动,引领公共精神践行

高中学生既是文化建设的享受者,也应该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然而,学生身份决定了他们还难以直接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因而,做文化建设的志愿者,是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很好的途径。志愿精神中的主动性、向善性和奉献性,与公共精神的本质相一致;志愿者的工作,正是对公共精神的直接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立足昆山实际,设计了诸多文化活动,引领学生做文化建设的志愿者,在生活中践行公共精神。

例如,昆山拥有众多文艺表演形式,如花桥丝竹、陆家浜鼓手、陆家断龙、周市舞狮、锦溪宣卷、千灯跳板茶等。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课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文化调查,了解自己所在乡镇具有代表性的文艺表演形式;同时,要求学生结合“文化传播”的知识,提出推动其发展的建议。

在课堂上,学生热情分享文化调查成果。如以“锦溪宣卷”为例,调查组与大家分享了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卷的历史、继承、创新、传播、保护等情况。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宣卷,他们还播放了自己在锦溪拍摄的宣卷片段。同时,学生还根据“文化传播”途径和手段的知识,提出了诸多建议:如有关部门可根据锦溪古镇旅游业较发达的特点,设置多个表演点,一方面推介宣卷,一方面吸引游客;到锦溪中小学教唱宣卷,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播作用;利用微信、微博等现代传媒简短、精彩的宣卷表演视频;与时代结合进行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等。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我们立足本校及地方生活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参与活动,引导学生做好文化建设志愿者。如推介优秀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自媒体,定期上传文化主题相关内容,系统推介和普及优秀文化,尤其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组建文化社团,如“水江南”记者团、“江南风”书画轩、“秀江南”摄影团、“水磨腔”昆曲社、“话江南”解说团等,引领学生践行公共精神。

《文化生活》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蕴含着丰富的公共精神教育资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公共精神涵养目标,立足教材和地方资源,挖掘多种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及地方公共生活,使公共精神的涵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肖飞飞,戴烽.公共领域的公共精神[J].求实,2012(11).

[2]王建斌.高校德育中“公共精神”的培养[J].教育评论,2013(3).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中学

上一篇:那个叫我“泰歌”的男孩 下一篇: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