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

时间:2022-05-03 08:47:06

警惕糖尿病

随着生活富足安逸,在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在30年内翻了两番,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二大国。

糖尿病的命名源自十七世纪英国医生ThomasWilliams,他发现这种病尿中有甜味,所以命名为“糖尿病”,这个命名也就延续至今并为人们所熟知。然而这个病的历史,实际上可能远比英国人的发现更为古老。公元前数百年的中国,《黄帝内经》的作者们发现了“饮一溲二”(多尿、多饮)、“善食而瘦”(多食、消瘦)这样的病患,因此将其称为“消渴”并记入文献,散见于《内经》“奇病论、五变篇、阴阳别论”诸篇当中。到了隋唐时期,中国的医生观察到“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甜”(这时尚远早于ThomasWilliams的发现),这种描述,已经十分接近现代诊断的糖尿病了。我们还可以这样的猜测,因为唐人曾经相当的富足安逸,崇尚肥美,也许消渴病一度高发,所以成就了这样的发现。

究其所致

中医认为消渴病的病因,其一是“五脏皆柔弱”,类似现代医学提出的遗传因素;其一是“数食甘美而多肥也”、“怒则气上逆,热则消肌肤”,类似现代医学提出的后天因素。在这一点上,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观点有着一定程度的吻和。并且,中医的病因分析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直接指导了对因治疗和养生调摄。

比如,所谓“五脏皆柔弱者”,所指多是禀赋不足之体,看起来身体较为单薄,饮食不壮筋力:瘦人一样也会得糖尿病;禀赋责之先天,换句话说就是遗传基因决定发病,如果要根治糖尿病,就得在基因上动手,这在目前仅限于理论水平。中医目前也不能治愈糖尿病,但根据肾是先天之本的理论,衍生出温补和滋补这样的流派,较为经典的方剂如《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和后来的六味地黄丸,控制症状是毋庸置疑的。

再如,因为情志失调,亦能诱发消渴病。经历大忧大怒之后,一团怨气郁结不得宣散,变成火气,火热消耗了津液,就会呈现燥和热,消渴病每见消耗的表现。

或是出现干燥内热的症状,表现为肺热(口干饮水不解)的多会处以白虎加人参汤,胃肠热(多食易饥便秘)的会处以调味承气汤等经典方剂,或随其病变脏腑随证施治。

饮食所伤是较为普遍的病因,“数食甘美而多肥也”,不饥而食则脾伤;甚至有人认为,糖尿病可以视为“脾”脏之病,并且有了脏器疗法,比如民国陈存仁《被忽视的发明》一书中说道:中国用脾脏治病,以猪脾为主,一称“猪胰”,《本草纲目》也有一段记载:“猪脾名为连帖”。说明最晚在明代,就已经将之归入药用了。在许多验方书中,都将猪脾与玉米须同煮,认为有治疗糖尿病的功效。陈氏将此方法在其著述《津津有味谭》中加以提倡,自谓效果“病轻的即可断根,重的也逐渐减轻”。后者或可相信,断根之说,过于神奇,不敢苟同。唐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录有“黄耆汤”,以黄芪为主药治疗消渴病,乃是扶助脾气的方法,经后世验证是有效的。

饮食运动调养并行走

在调养方面,我们推荐生活规律、喜怒有节、饮食有度。

人体有特定的生命节律,最基本的比如昼兴夜寐,这是最简单可知的情况。凡激素分泌大抵皆有节律,胰岛素分泌亦莫能外。违背这种节律,就使人感到不适,积久自病。生活规律,贵在持之以恒。

病字从丙,丙与心相应,心主司神明,一切思维情绪的变化,最终要影响到心。从造字来看,可见疾病的发生与心理活动关系何等密切。保持良好的心态,回避和排遣不良情绪,的确是保持健康的基石。

糖尿病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众所周知。相比较而言,饮食控制对于血糖控制意义更大。因为为了减肥,需要完成“马拉松”那样的运动量以消耗掉多余的热卡,这不是很容易实现的;而“少吃一口”,就易行得多。“食欲得少而数,不欲顿而多”,即少食多餐;餐后“即需行步”,使气血通达,免生壅滞。

再有就是血糖的检查,需要注意的是,空腹血糖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更完善的是检测餐后2小时(吃第一口饭食算起)的血糖,如果这个时段的血糖升高,可以考虑糖耐量低减,提示早期糖尿病发生。

在互联网时代,专业信息更便于得到普及。大型的专业学会定期指南或共识,其证据源自全球临床观察病例的总结,最先进的诊疗知识被推荐。这在互联网上并不难获得。

对于疾病,越是充分了解,越能正确对待,而不仅限于糖尿病。

上一篇:赴美酒与美食的盛宴 下一篇:金韵蓉:弄香盈盈身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