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实施?反馈

时间:2022-05-03 03:45:07

摘 要: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以学定教,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真正体现教学是为了学生主体的发展。笔者从预设、实施、反馈三个方面出发,阐述了小学语文“以学定教”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预设;实施;反馈;以学定教

一、充分预设,确定以学定教的目标

1.研读教材,因材定教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在课堂教学预设过程中,对教材不应简单地复制,而应再开发,再创造。

2.研究学生,因材施教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个性。因此,教师只有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状态,才能因材施教,实现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就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研析教法,因势利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前,要尽可能地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提前想好对策,研析教法,课中因势利导。

二、生成实施,搭建以学定教的平台

1.先学后教,创设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

“先学后教”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的“学”应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在自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为后面的“教”做准备。

“学案导学”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先学”。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教学,即“后教”,以此提高课堂效率,创设高效课堂。

2.顺学而导,创设以学定教的真实课堂

陶行知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学中,无论预设多么周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教师要顺学而导,根据变化的学情,随时调整教学的过程,让语文课堂更真实有效。

课堂中,教师往往会遭遇一些生成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犹如学生头脑中智慧的火花。而把握这些生成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课前“以学定教”,课中“顺学而导”。只有这样,才能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这是语文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真实体现。

3.大胆放手,创设以学定教的精彩课堂

新课程教学倡导通过探究教学获得精彩的课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应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大胆放手,给予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从而彰显学生的个性,最终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指导学生学会质疑,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在落实“双基”的同时,训练培养学生“敢问”的精神,激发学生“乐问”的兴趣,指导学生“会问”的方法。

三、多元反馈,促成以学定教的实现

1.传统化反馈,夯实基础

传统化反馈,是学习过程中常规的反馈方式,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学生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夯实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统性反馈,是课堂教学中运用最多的反馈方式之一,分为口头反馈和书面反馈两种。口头反馈灵活简洁,准确及时。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问答式反馈,做到“以点代面”。书面反馈,可以从学生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中捕捉学生掌握的程度,从群体的量化统计中捕捉整体对知识内容掌握的程度与存在的问题,发现个体之间的差异。

2.个性化反馈,提升情趣

个性化反馈,以反馈改革为突破口,尊重学生的差异,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反馈变得新鲜有趣,学生乐于接受,提升学生的语文情趣。教学的个性化反馈主要体现在层次性、生活性、趣味性。

(1)层次性反馈,尊重学生的差异。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并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而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都存在不同,因此,教学中的反馈必须多层次,有差异。层次性的反馈,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相互抄袭,还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的机会,使课外反馈很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2)趣味化反馈,发挥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教学趣味化的反馈设计,能够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完成,这样的反馈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的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趣味化的反馈,能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变“苦学”为“乐学”。

(3)生活化反馈,助学生快乐成长。生活化反馈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快乐成长。因而,教学中教师应变单一机械的书本反馈为有声有色的生活化反馈。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以学定教”贯穿教学活动之后,教学中出现的反馈方式很多。教师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合理地运用这些反馈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使教育教学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谈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才的影响 下一篇:申美Z 终将消逝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