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备考中如何调控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

时间:2022-05-02 07:12:31

高三备考中如何调控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三学生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笔者对如何调控学生这种思维障碍有以下拙见:

一、明确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

根据布鲁纳的认识发展理论,学习本身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课程中,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基础)或不能觉察到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而是任由教师按自己的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灌输式教学,则到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那么这时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

二、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突破

1、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不能由教师包讲,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但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集中智慧,让他们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2、趣浓情深,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

一道好的数学题,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它却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又像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那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山重水覆”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学生又怎能不赞叹自己智能的威力?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等.

3、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应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而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包括结论、例证、推论等对于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后,学生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常忽视定义域问题,为此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判断函数?在区间[2 6,2a]上的奇偶性。不少学生由f(-x)=f(x)立即得到f(x)为奇函数。教师设问:①区间[26,2a]有什么意义?②y=x2一定是偶函数吗?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学生意识到函数?只有在a=2或a=1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时才是奇函数。

4、注意学生的心理疏导。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也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我们和市里大多数学校一样,由于生源问题,总有一部分学生厌学、怕学。如果我们能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多一些思想和方法上的指点,也许会影响他们一辈子。高考复习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在每一次练习、测试后,抓紧点滴时间及时批阅,对一部分学生困难学生的问题,教师抽出时间对他们进行知识层面的辅导或心理上的疏导,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鼓起他们拿到基本题的基本分的勇气。

总之,学生思维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己任,则势必会提高高三学生数学备考质量,摆脱题海战术,真正减轻学生备考数学的负担,从而为提高高三学生的高考水平及学生素质作出我们数学教师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浅谈初中作文讲评课的探索 下一篇: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