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语感管理

时间:2022-05-02 06:22:53

外语语感管理

关于语感这个概念,已有人将其译为speechfeeling或thesenseofspeech。语感被认为是一种类似直觉、自然的感觉,是掌握语言习惯的一个较高级的阶段。①但是语感究竟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是怎样一种心理过程,有关此类问题的探讨在心理学、语言学和外语教学法的专著和论文中尚不多见。本文将对外语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及语感形成的心理学语言学机制、过程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语感是语言的社会变体——言语直接作用于让人的各种语言感觉器官,使人脑产生对言语现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语感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跟人的语言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语言实践对感觉器官的工作提出的要求不同,通常在相当程度上改变感觉器官的机能状况。学生在外语学习的听力训练中产生的听辨能力,在阅读训练中产生的阅读能力,都是在语言实践中各种感官对外来刺激产生适应,并逐渐改善感觉机能而产生的结果。

在多种神经机能基础上形成的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在长时期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它具有专门的神经基础,它是一种遗传的潜能,它是按照某种生物发展时间表趋向成熟的。②

近几十年来语言学理论关于语言习的机制的研究特别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提出,促使外语教学理论发生了一场根本性的变革,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们愈来愈重视语言学习和言语活动中的各种心理因素。皮亚杰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组织功能(organizations),一种决定人类怎样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向环境学习,这是一种遗传的心理功能,皮亚杰称之为“功能的不变使式”(functionalinvariants)。

皮亚杰认为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功能不变式,它包括同化(assimilation)与适应(accommodation)。另一种组织功能则是第一种组织功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人类向环境学习的产物;它以什么形式出现既取决于遗传的功能不变式,也取决于学习环境的特征。这种组织功能可以被称为“认知结构”(cognitivestructures)或“认知图式”(schemata).③这一学说的提出,说明语言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是机械的刺激—反应的结果,而且还提醒我们绝对不可忽视语感形成过程中学生自觉适应并改善语言学习环境的主动性。这种语言学习和习的的主动性知觉、直觉、意识和无意识等等许多心理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意识和语言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一道产生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种互相转化是以语言言语为基础而存在的。

如此看来,在语言的习的和学习过程中,意识和无意识这两种心理因素都起着作用。语感的形成和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与无意识和直觉有关。这恐怕也就是语感这种心理语言现象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的原因所在。在外语教学中,如果能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的无意识和直觉发挥作用,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尽快形成语言能力和语感。

关于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语感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应当给于重视。

1.外部语言系统和内部语言系统的相互关系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它是一种信息载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这种存在于社会中的语言,我们可以称之为外部语言。

语言的习的和学习过程,即语言能力的形成就是把外部语言吸收进来,“内化”为储存在大脑中的内部语言。它与外部语言一样,是一套包括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在内的完整体系,是在语言的习的、学习和使用中作为中继语言(interlanguage)向目标语言(targetlanguage)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而语感只能在内部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亦即语言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和能力,能够十分自如地从事口笔头交际时才开始出现的。

2.内部语言系统的建立及语感的形成过程

外部语言由于其载体形式不同,只有通过不同的神经通路(视神经、听神经)才能以生物电脉冲的形式被摄入大脑皮层,分别进入视觉区、听觉区,然后再传之大脑皮层上与语言功能有关的各个分区。④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输入和解码,按照一定的程序被分门别类地储存起来,进入记忆。由于记忆是按意义单位进行的,所以进入记忆的语言图式大都是按一定规则组成的包含有完整意义的句子。内部语言系统是语言学习者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大脑生理、心理结构、机制和素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活动中的许多因素诸如情感、情绪、意志、意识和无意识等等都参与了这个过程,这些非智力因素对语感形成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之间存在着双向反馈关系。由于反馈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信号的清晰度和可感度的变化,从而形成了输入、输出过程中的正反馈和负反馈。如果出现正反馈的不断增益过程,即可产生正向增强的语言信息效应——语感。

3.外语学习——第二套内部语言系统的建立,以及外语语感产生的规律和机制。

首先,正在学习外语的学生已经不同程度的掌握了使用母语的能力,亦即已经建立起第一套内部语言系统,这就对外语学习,亦即第二套内部语言系统的的建立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比如说,许多学生对外语语言材料的听读理解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靠译成母语才完成的,而在用外语表达自己思想时也大都是靠把想好的意思由汉语译成外语再说出来或写出来,即使采用直接法或视听法也不能杜绝这种现象。这是由于两套内部语言系统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某些方面的一致或接近,如表层结构中语法方面某些规则的相同,深层结构中某些语义的接近而造成的。但是二者之间的许多差异,如表层结构中语音语法方面许多规则的不同,深层结构中的许多语义差异,更重要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许多属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众多规则的不同所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则更是给学生用外语理解和表达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惑。这些现象就体现为母语对外语习的和学习所造成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双重作用。

其次,有人认为中学生的年龄都已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而且他们学习外语的条件和环境和母语相比也相差甚远,因为课堂语言环境毕竟是“人造的”教学中的口语和书面语言也大都带有“加工”过的痕迹。这些都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外语的自然吸收。这也就难怪有的语言学家认为母语是“习得”的,而外语则是“学习”来的,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语感。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摆脱对中国学生外语习得持怀疑态度的理论误区并探讨出他们外语习得和语感形成的规律。

(1)中学生习得学习外语,形成外语语言能力可以从两个途径着手。一是对外语的下意识的自然吸收,在不自觉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规则,从而产生语感。目前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仍然有自然吸收语言的能力。第二个途径是有意识地学习和识记外语的各种习惯规则。我认为,下意识的自然吸收(习得)和有意识的学习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给外语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后果。实际上处于发育旺盛青春期的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儿童更为发达,有意识记和长时记忆也强于儿童,这正是他们加强有意识学习得有利条件,而无意识心理活动一直存在于人的一生当中,本来就可以也应该让其在外语学习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造成一种和谐、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排除心理障碍,在不知不觉中有意无意地把外语吸收进来。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速度和效率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例如塞里格所进行的一项以成人在课堂环境中学习语言为课题的研究就发现交往数量与学习者最后取得的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⑤

(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将第二语言的学习进程看作类似于第一语言(母语)习得的过程。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的成功在于学习者所接收的语言的性质。这种输入应当包括学生已经“知道”的语言以及学生还未见过的语言。他还假设只要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能力,习得目标语言。⑥克拉申还认为人们掌握外语语法项目遵循着一定的顺序。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乃至成人掌握语言项目的顺序与儿童大致相同。更有启发意义的是:在把英语作为母语和作为外语这样两种不同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对语言项目掌握的顺序是大致相同的,如掌握进行时先于掌握过去时,掌握名词复数先于掌握名词所有格等等。这些都说明外语和母语有着某些共同的习得规律。⑦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语感是在吸收外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逐渐完善的心理机制。它是对馈入语言信息的正确译解、储存和反馈,亦即在吸收相干信号过滤非相干信号的言语输入(与听辨和阅读理解等接收性能力有关)和在直觉中遵循语言规则,准确无误的言语输出(与说与写这两种能产性技能有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度敏感而又十分稳定的心理素质。

2.在外语教学的许多方面是可以遵循语言习得规律的。关键在于如何使课堂尽量符合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听说读写各种教学活动都更符合语境化和交际规律的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按照语言习得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内部语言,形成敏锐稳定的外语语感。这样一种教学活动始终遵循着语言实践(对语言的自然吸收和自然应用­)——归纳语言规则(使内部语言系统化)——再实践(运用已掌握的语言规则,检验并强化学习效果)这样一个过程来进行。

3.要重视语言的可理解输入,即“语言输入的真实性”(authenticity)。诚如哈默所说“用语言教学的术语来讲,所谓真实性的课文是为讲母语的学生设计的,而非真实性的课文,则是专门为学外语为目的的学生设计的”。然而,哈钦森和沃特斯则认为,采用“真实、自然的交际语言或近似自然的语言”,“并不排斥在后阶段改写或重写原文的可能性,如果我们感到这样做能使课文更符合教学的需要。⑧在实际教学中非真实性的材料在阅读教学中可起课文的导入作用,而半真实性的材料或真实性的材料可用来作提高阶段的阅读和听力训练。

在我们学校的外语教学中,我们遵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提出“遵循外语习得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要求,探索符合我们自己教学实际的“优化教学”的路子。在初中阶段,我们课堂教学中努力使教学情景化、交际化。利用录音、录象和多媒体课件开展电化教学,进行多通道、多感官的语言交际活动。我们把初中外语教学分为“入门——上路——发展”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1.入门阶段(初一第一学期)的主要任务是:

抓好起始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入门,按照语言习得规律科学上路,主要做法是:

(1)进行口语交际基本功训练,从日常口语会话入手,循序渐进,反复强化,养成用简单英语口语进行交际的良好习惯。

(2)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明确学习目的,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学好外语的自信心。

2.入门、上路阶段(初一全学年),主要任务是:

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主要做法是;

(1)抓好拼读训练,练好发音、拼词基本功。

(2)抓好听力训练,练好听力基本功。

(3)抓好会话训练,练好开口说话的基本功。

(4)抓好听写训练练好听音写词的基本功。

(5)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词汇的基本方法,过好词汇关。

3.上路发展阶段(初二至初三)。这一阶段的主要做法是:(1)优化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参与训练的积极动机,进入角色主动练。

(2)优化教学模式,听说讲练用多头并举。基本程序如下:①课前预习,充分准备。②听说训练整体感知。③精讲多练,讲练结合。④综合训练,突出运用。

(3)课内外相结合,增加语言实践量和信息输入量。采取的办法有:①坚持听力同步训练.。②坚持课外阅读同步训练。③坚持按指定话题练对话练写作。

在高中阶段,为了培养读写视听说等交际能力我们增开了英语阅读、写作和视听三门选修课,实施输入与输出同步,读写视听说并举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阅读课上,我们要求学生按照prereadingtasks的要求先进行读前准备活动,然后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和预测有目的地进行快速阅读;第二遍阅读我们要求学生做readingtasks中的练习,按照句子—段落—全篇和全篇—段落—句子两种顺序反复阅读并思考,通过深入分析、判断和归纳做到既把握整体又吃透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

在每次阅读课结束前,还有follow-upactivity活动,

注释

①参见范存忠、解楚兰:《语言的习惯与语言的感觉》(下),《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1982年第2期,第3-4页。

②参见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39页。

③同上,第78页。

④同上,第36-37页。

⑤参见张沪平:《论语言输入在大纲设计与教材编写中的作用》,《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1999年第2期第3页。

⑥同上,第2页。

⑦参见胡文仲:《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评介StephenD.Krashen关于外语教学的原则和设想》,《外国语》杂志1984年第1期,第1-7页。

⑧参见张沪平:《论语言输入在大纲设计与教材编写中的作用》,《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1999年第2期第3-4页。

参考书目

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年。

范存忠、解楚兰:《语言的习惯与语言的感觉》(上、下),《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1982年第1、2期。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

胡文仲:《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评介StephenD.Krashen关于外语教学的原则和设想》,《外国语》杂志1984年第1期,第1-7页。

杨连瑞、汤成雄、胡士田主编:《英语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

张沪平:《论语言输入在大纲设计与教材编写中的作用》,《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1999年第2期第1-5页。

上一篇:工商局发展企业创新总结 下一篇:工商局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