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机制研究

时间:2022-05-02 12:46:29

实现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机制研究

摘要 企业集群是相互依赖性很强的企业、中介组织、知识生产机构和客户通过价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集群内部企业之间通过基于信任的社会联系、基于契约的市场联系和基于联盟的交易联系而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集群创新网络。产业集群内部的关系网络促进了技术知识的流动、交换与整合,降低了学习成本,进而对促进集群组织中企业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企业集群 创新网络 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集群的形成

波特(1998)认为,企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产业领域内,某一特定区域内通过竞争性活动与互补性活动互相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所构成的网络。我国的学者也展开了对企业集群的研究。汪少华和汪佳蕾(2007)认为企业集群是相互依赖性很强的、根植于社会网络以及隐含知识交流和社会文化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包括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包括经纪人和咨询顾问)和客户通过产业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

企业集群的形成是为了获得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利益。从需求方面来说,企业集群能从地方巨大的需求中获利,尤其是那些从相关产业中脱离出来具有较为固定的需求方的企业集群。企业形成集群后,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因为对生产同类产品但有差异化的企业来说,消费者的寻求成本是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它们“扎堆”后,更容易被消费者“发现”。而且,消费者的信息是创新的源泉,根据消费者的信息流,企业能开发出更接近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并建立服务体系。从供给角度看,随着相关企业的聚集,对各种原料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大量采购可以降低其交易成本。并且,企业的集群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利用当地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

二、企业集群的创新网络

企业集群中企业关系是多层次的,它们把活动联结在一起,使行为者相结合并形成资源纽带。这种多层次性既反映在企业内,又是网络的基本特征。关系契约使两个企业的组织结构结合在一起,形成集群中的网络,而网络中的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五方面(如图1所示)。由各结点连接起来的网络路线就是个体间信息与资源交换的渠道。

三、企业集群创新的动因

(一)竞争效应。

当创新在某一企业率先实现时,会打破原来的竞争格局和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使其他企业先前的创新贬值或完全失去价值、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或面临生存危机,落后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必须进行创新。

(二)需求的驱动。

创新是企业对市场变化的一种本能反应。当处于经济的复苏期和繁荣期时,市场需求量会增大,且需求趋向于个性化,这就促使企业不断地进行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市场需求的变化促使接近市场的下游端企业的创新,从而引起上游端企业的适应性创新。

(三)收益的驱动。

当某一企业集群的突破性创新获得成功时,便会在该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由此可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垄断利润。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新技术(包括管理技术、组织技术等) 必然会被更新的技术取代,为了追逐高额的垄断利润和行业主导地位,只有不断地创新。

(四)集群的创新文化。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根植于区域内共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是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集群的隐性知识和当地的企业家精神及制度环境(如政府制定的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创新文化。正是这种创新文化促使企业集群不断地创新。

四、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实现机制

(一)降低知识学习的认知成本。

企业集群内的企业因为地理接近性和产业相关性,通过基于信任的社会联系、基于契约的市场联系和基于联盟的交易联系,建立起了连通度很高的企业网络,这种动态、开放、复杂的企业网络成为集群成员间沟通、交流的渠道和平台。在企业集群内部,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他企业,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Learning Economies),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降低了知识学习的交易成本。

在知识的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交易费用,是决定知识扩散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集群降低了知识交易中的交易成本,促进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企业间合作的基础是信任而不是契约。对于相关技术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移动可以以非市场化、非正式交易的方式实现,节省了认知成本。创新网络中的主体间积累了更多的信任资本,更容易对新思想的市场价值达成共识,降低了创新合作中的协调成本。

五、结论

在创新利益的驱动下,企业会自觉地创新,同时由于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存在,使信息和知识在集群内企业之间更加有效的流动,集群企业之间可以更好地共享信息、知识和资源,使企业创新更加频繁和有效,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少华,汪佳蕾.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与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25(6):1244-1248.

[2]魏江,叶波.文化视角内的小企业集群学习研究.科学学研究,2001,(4):68-72.

[3]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中国软科学,2002,(2):71-75.

上一篇: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下一篇:浅谈公路养护与小修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