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美·情感美·哲理美

时间:2022-05-02 02:05:07

视听美·情感美·哲理美

习惯上,我们把自然类纪录片定位于科教片。自然类纪录片既然被定位于科教片,那么它们的科教性无疑应该是第一位的,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普及自然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比如动物的捕猎技能和生存状况、气候变暖导致冰山融化等等;二是教育人们树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人类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人文和艺术,接近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真、善、美。如果说自然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属于“真”的范畴的话,那么教育人们树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就应该属于“善”的范畴了,因为保护生态环境的直接目的虽然是为了生活于其中的生物,但间接的和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身,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终极关怀。自然类纪录片要从最初自然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真”的介绍到最终实现教育人们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目的这个“善”,这一个过程单靠简单、生硬、枯燥、乏味的科学宣传和灌输是难以完成的,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美”这个桥梁和中介,也就是说科教传播要有“艺术”,这样才能入脑入心。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把审美分为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神悦志。而自然类纪录片科教传播的审美化,也正好接近于李泽厚所说的这三个层次。综观目前我国电视荧屏上所能看到的一些主要的自然类纪录片,可以说其科教传播主要通过三个层次的“审美化”的包装与处理,既成功地吸引住了人们,又较好地达到了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最终目的。

悦耳悦目――视听美

《动物世界》是我国引进西方国家的最早的自然类纪录片,在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在西方流行。而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开始进入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时代,人类开始对自身的理性产生了怀疑,也开始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重新进行思考和认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比较起造成人的异化的消费社会,展示未被人类工业文明污染的原始生态大自然的《动物世界》,无疑能带领人们进入另一个远离尘世烦恼的新世界,令人耳目一新。

悦耳悦目是审美者运用以耳目为主的感觉能力在审美活动中所体验到的愉悦感受,是一种以感觉和直觉为特征的初级感受,也是最直接、最容易获得的美的享受。在自然类纪录片里面,该层次的审美主要指美丽的自然风光所带给人的审美享受。与西方不同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从自然中诞生,又终归要回到自然的怀抱,与自然不是对立而是和谐相处的关系,所以我国自古以来就拥有灿烂的“山水文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我国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后现代因素的今天,回归大自然无疑能够缓解压力、放松身心、抚慰精神、陶冶情操,甚至能够治疗身心疾病、延年益寿,现代自然景观游的越来越发达就是明证。由于个人的时间、金钱、身体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大自然实际上有很多的风光美单靠人们的旅游是难以接触的。依靠专业化的队伍和高科技的设备等诸多的条件,从北极到南极,从高山到深海,形形的风景和生物,自然类纪录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畅游地球、“视听旅游”的愿望。如《我们的地球》摄制队冒险走到地球最偏远和危险的地区去,因而拍到了人类所未见过的珍贵镜头。越多珍惜的、美丽的镜头越能满足人们在视听上回归自然,进而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愿望,这也是自然类纪录片科教传播审美化的第一个层次。

悦心悦意――情感美

悦心悦意是审美的第二个层次,它指审美主体透过眼见耳闻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在无目的中直观地领悟到观照物所蕴涵的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趣,而获得的审美享受和情感升华。该层次的审美是从上一个层次外部感官层面的愉悦进入到了内部情感层面的愉悦,以情感性为主要特征,达到了以情动人和以情感人的效果。

纪录片美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真实,而真实又可以分为“外在真实――内在真实――哲理真实”等不同的层面。①自然类纪录片第一个层次的审美主要在于它所表现对象的外在真实美,第二个层次就到了它所表现对象的内在真实美。自然界外在的真实美人们比较容易接触和理解,而内在的真实美则是很多人所不了解和没有欣赏过的。比如纪录片《迁徙的鸟》中就展现了候鸟的飞行之美。无论是峭壁、高原、雪山、海滩、湖泊、草甸……鸟儿可以从任何地方起飞,它们依据本能中蜇伏着渴望流浪的冲动和神秘的与身体结合为一体的磁针,向着既定的方向飞翔。它们在空中排成队列,互相鸣叫着鼓励着前进;它们不忍抛弃被罗网捕捉的同伴,绕着鸟笼盘旋,发出宛转的悲鸣,久久不肯飞去;它们残忍地把胆怯的雏鸟从高高的峭壁推向大海,逼孩子学着飞翔和游泳;它们双双成对,昂首挺胸,在湖面上踩水嬉戏,就像一对真正的情侣;它们栖息在雪山顶,海滩旁,草甸最深处,在飞翔那一刻到来时,轰然飞升,转折而上,那种密集和齐整有着让人窒息的壮丽。马克思说过,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候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具有真和善品质的本质力量能够让我们心驰神往,能够让我们对它们心生爱慕和喜悦的感情,因而也就达到了一种悦心悦意层次的美。

“判断一部电视纪录片成熟的程度如何,就看是仅仅展现生活的表象,还是将镜头已经深入到人物的情感世界,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灵魂。”②对于人文类纪录片来说是这样,而对于自然类纪录片来说,则往往通过把自然界的生命“拟人化”的方法,通过它们外在的声音、动作、表情等来传达它们的内在“情感”,和人类产生深深的共鸣,从而有助于审美达到“悦心悦意”的层次。如果说第一个层次的审美主要在于相对静态的视听美的话,那么从第二个层次开始就进入到了动态的有血有肉的故事美了。通过拟人化、增强故事性和戏剧性等方法,自然类纪录片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趣味性和人情味,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避免了说教的传播方式,使受众在观看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出结论和受到教益。

悦神悦志――哲理美

悦神悦志指主体在凝视观照审美对象时,经由知觉、想象、情感,尤其是理解等心理功能的相互作用,而被唤起的那种情绪上的愉悦状态、精神意志上的昂扬意志和伦理道德上的超越或完善动力。该层次的审美在情感愉悦的基础上培养人的一种心灵深层的“领悟”。

常言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情之后自然容易接受理。对于自然类纪录片,一方面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仅仅展示真实的自然界的表面风光就能进入审美的第一个层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自然类纪录片要达到较高层次的审美,也少不了类似于“人性”的东西。比如一期《我们的地球》中讲到了沙龙兔的故事。沙龙兔生活在常年干旱炎热的西非纳米布沙漠,因为沙漠里雨水稀少,每逢雨季时都会有一只领头的壮年沙龙兔不吃不喝地外出寻找水源,通常他们要跑几十甚至数百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一旦找到水源,它会马上往回跑,昼夜不停地赶回巢穴通知它的家族种群,然后再带着它们往水源地赶。然而到达目的地后,那只领头的壮年沙龙兔常常会因为精疲力竭而死去,而疯狂地喝足水后的沙龙兔们,会默默地走到死去的沙龙兔前去“祭奠”它。沙龙兔的这种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下延续群体的生存,不惜牺牲个体的生命的英勇无畏和博大无私的精神,能给我们人类以强烈的精神震撼。因为人类自己都未必能做得到。同时,这也让我们领悟到沙龙兔们之所以能在沙漠这个严酷的环境里生存下来,靠的就是这种勇于献身的精神和团结的精神,这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这就是在审美感受中能够达到悦神悦志层次的一种美,能够给人们以精神的洗礼和心智的启迪。

如果说自然类纪录片展示的第一个层次的美象是自然风光片,能够让人赏心悦目,第二个层次的美象是集体舞蹈“千手观音”,能够让人们沉迷其中的话,那么第三个层次的美则更象是一幕祟高的悲剧,能够产生催人泪下和发人深省的力量。相比较动物的这种祟高的奉献精神,人类显得那么的自私、冷酷和贪婪。在沙龙兔的故事中,人类的残忍足以让人类自己胆寒:当人类掌握了沙龙兔的这一特性后,就常常制造假水源,引诱沙龙兔。当大批沙龙兔赶到所谓的水源地,发现并没有水时,往往会因为焦渴和劳累而死亡,这样人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把沙龙兔带回家,剥下珍贵的皮毛拿去卖钱。沙龙兔的精神多么的美,而人类的行为又是多么的丑!纪录片中这种关于美与丑的强烈反差与对照,非常有助于观众对人类的行为作出思想上的审判和情感上的贬抑,无形中能增强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

结 语

自然类纪录片科教传播审美化的三个层次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自然界中这些不同层次的美让人们叹为观止,但是如果人类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切将不复存在,最终一些动物的今天将成为人类的明天。为了留住大自然的美,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应该主动来保护生态环境。这就是自然类纪录片最终要告诉人们的。

注释:①胡智锋.《论电视纪录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3年第1―2期

②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版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节目因人而生动 下一篇:《经济半小时》与媒体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