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棉/Lyocell/苎麻/绢丝混纺纱平纹织物的开发

时间:2022-05-01 11:41:18

彩棉/Lyocell/苎麻/绢丝混纺纱平纹织物的开发

本文通过彩棉、苎麻、Lyocell、绢丝混纺纱线的合理组合,探索出了最优的配棉工艺,纺出了9.8 tex的高档高支纱,其织成的面料经过酶处理,免烫整理,可作高档衬衫面料。

加强绿色生态纺织品的开发,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环保和健康的要求,而且将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原料的选用

Lyocell纤维作为新一代的绿色环保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优异的湿强度;绢丝有较好保健性,亲肤、光泽靓丽;苎麻纤维具有独特的服用和天然抗菌、吸湿导湿性能。将这几种纤维进行组合纺纱,一方面是为了开发性能独特的绿色环保产品,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几种纤维的性能优势互补,提高织物的物理和服用性能。

从表1可以看出深棕色彩棉的各项性能明显优于绿色彩棉,所以选择深棕彩棉作为原料。

2 产品设计思路

本产品以高档衬衫面料为主,经纬采用9.8 tex×2,Lyocell、苎麻、绢丝为底色,经特殊工艺纺纱使彩棉色彩浮在布面上,如行云流水般分布。面料柔软滑糯、透气爽身、悬垂飘逸,导湿透气,具有独特的润肌养肤、抗菌消炎等功能性。原料的具体组合见表2。

3 纺纱工艺及流程

3.1 纺纱工艺流程

3.1.1 Lyocell、苎麻、绢丝-B条

BC262和毛机混合开松A002D抓棉机A006C自动混棉机A036C开棉机A092A双棉箱给棉机A076C成卷机A186F梳棉机FA306A型并条机(头并)A条。

3.1.2

彩棉-A条

BC262和毛机混合开松闷放FA002D型自动抓棉机FA104型六滚筒开棉机A035A棉箱混棉机A036C型开棉机A036C型开棉机A092A型双箱给棉机A076C成卷机A186F梳棉机FA306A型并条机FA334型条并卷机A201E精梳机FA306A并条机(头并)B条。

3.1.3 将A条、B条在二并以下列方式喂入

AAABBAAAFA306A并条机FA4501粗纱FA503细纱ESPERO-M自动络筒机。

3.2 工艺技术设计

3.2.1 混棉方式

(1)彩棉B条

由于彩棉的强力较低,可纺性差,为了增加纤维的抱合力,适量加入平平加、甘油、抗静电剂等,置放24 h,然后经BC262和毛机开松装入FA002D型自动抓棉机。

(2)Lyocell、苎麻、绢丝A条

由于3种纤维较多,混棉在小量棉堆称重,以60%Lyocell、26.7%苎麻和13.3%绢丝经BC262和毛机的充分混合下装入FA002D型自动抓棉机。

3.2.2 开清棉

(1)彩棉B条

彩棉强力较低,尽量减少对纤维的损伤,梳针打手的速度降为450 r/min,综合打手速度降为800 r/min,减少对彩棉纤维的意外损伤。

(2)Lyocell、苎麻、绢丝A条

采用“多梳少打,充分混合”,风扇速度适当偏高掌握,放大尘棒隔距,尤其要减少棉束“萝卜丝”的形成。

3.2.3 梳棉工序

(1)彩棉B条

为着重提高棉网质量,减少纤维损伤和降低生条棉结,采用轻定量、慢速、强分梳、紧隔距、快转移的工艺。充分排除短绒,减少短绒的意外产生,最大限度的减少棉节,提高棉网清晰度。锡林-盖板隔距0.18 mm、0.15 mm、0.13mm、0.13 mm、0.15 mm;锡林-刺辊隔距0.2 mm;锡林-道夫隔距0.13 mm。梳棉条重3.41 g/m。各部隔距要求准、紧,针布锋利,平整度好,保证纤维能够受到很好的分梳。

(2)Lyocell、苎麻、绢丝A条

着重提高棉网质量,减少纤维损伤和降低生条棉结,最大限度的减少棉节,提高棉网清晰度。锡林-盖板隔距0.2、0.18、0.15、0.15、0.16 mm;锡林-刺辊隔距0.2 mm;锡林一道夫隔距0.13 mm。梳棉条重3.41 g/m。各部隔距要求准、紧,针布锋利,平整度好,保证纤维能够受到很好的分梳。

3.3 精梳工序

只有彩棉经过精梳工序,预并用8根生条喂入,条卷18根预并条合并,精梳落棉控制在28%,认真精梳设备状态保养工作,使棉网均匀、平坦、清晰。

3.4 二并工序(A条+B条)

二并以AAABBAAA的方式喂入。采用二道并条和顺牵伸工艺,以改善棉条内在结构,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和混合均匀度。二并采用特殊并合、正常牵伸的工艺,消除前弯钩,并严格控制棉条定量。采用8倍并合8倍牵伸的工艺,后区小牵伸配制,前区大牵伸的配制。适当减少前区隔距,有效地加强主牵伸区压力棒对慢速纤维的控制,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和片断均匀度。并条工艺见表3。

3.5 粗纱工序

纺纱支数细,考虑到细纱的牵伸能力与成纱条干,采用轻定量、小张力工艺原则,后区采用小后区牵伸。因彩棉纤维长度短、支数细,而纤维素纤维整齐度高,防止退绕过程出现意外牵伸,采用较大的捻系数。主要工艺参数为罗拉隔距22 mm×27 mm,后区牵伸倍数1.152,粗纱捻系数96,粗纱定量3.5 g/10 m。

3.6 细纱工序

采用硬度小的胶辊,适当增加罗拉压力,防止皮辊、皮圈滑溜,采用2.0 mm原始牵口,缩短自由区长度,从而减少浮游纤维,加强对纤维运动的控制,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减小后区牵伸倍数,大后区隔距。后区牵伸倍数1.16,细纱捻系数345,股线捻系数450。

4 成纱质量(表4)

为提高纱线质量,制定了严格的标准,重点对棉节,最低伸长率作为重点考核,各项测试指标见表4。

5 织造工艺

5.1 设计要求

由于该产品以衬衣面料为主,基本采用平纹组织,为保证布面的丰满充实,充分保证布面的纱线自由滑移,适当抬高后梁高度,以减少上端纱线张力,使织物在染色、后整理中,纱线充分收缩,以达到呢面丰满。

上一篇:基于企业单位通讯录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采用自动编程技术提高铣削加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