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病死动物处置风险 推进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5-01 10:05:38

管控病死动物处置风险 推进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思考

【摘 要】随着我市养殖的规模化发展,由于养殖密度高、养殖方法及防控疫病措施不当导致病死畜禽常年保持一定比例。同时随着人民对环境要求和食品安全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养殖污染及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一直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社会矛盾突出,以往全部用深埋的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急需完善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由政府牵头,协调国土部门解决建设土地,根据畜禽资源分布,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

【关键词】畜禽养殖;病死动物处置;无害化处理

由于目前畜禽养殖门槛低,农民投资渠道少,且目前畜禽养殖带来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好,投资畜禽养殖的人也逐年增多。随着我市养殖的规模化发展,由于养殖密度高、养殖方法及防控疫病措施不当导致病死畜禽常年保持一定比例。同时随着人民对环境要求和食品安全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养殖污染及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一直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以往忽视的问题也浮出水面,特别是前几年出现部分地区贩卖病死猪肉的许多案例,对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了隐患。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

由于养殖的门槛低,养殖户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养殖户为了降低畜禽死亡导致的损失,主动联系出售病死畜禽。其次,针对每个养殖场,特别是散养户涉及千家万户,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机构难以做到有效的管理。对于养殖场的养殖数量,场里的动态变化缺乏有效的监控,时有养殖场违反规范的申报和处理流程。再次,各村对养殖场规范化建设及动物疫情处理的属地管理责任意识不强,缺少合适的养殖污染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消纳场所、设施和专人。

1.2 无害化处理不规范

我国规定无害化处理包括掩埋、化制、高温等方式。目前我市主要采取掩埋法,由于土地资源比较紧张,很难找到可以集中掩埋处理的场所。而且,我市属于水网地区,水系比较发达,地下水位比较低,水浸泡后的病死动物容易造成尸液溢出、甚至可能污染地下水源。

1.3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政府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经费预算安排不足,农民又很难负担此项经费,往往导致处置病死畜禽随意,不服从监督管理。我市针对屠宰场病死畜禽的动物无害化处理虽然有部分经费预算安排,却因处理设施问题导致处理不够规范,给监管工作带来困难。此外,目前无害化处理场的设置上没有合适的选址,在客观上造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困难,以至于存在病死畜禽流入市场的可能。

2 改善措施

畜禽养殖业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事关国民生计,建议在推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完善对畜禽养殖业的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2.1 规范养殖场的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和申报制度,及时了解养殖场动态

目前我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重点在于疫病的监督和违禁药物的管理,有待加强养殖场养殖数量的规范管理。我镇养殖数量虽然由各动物防疫人员负责上报统计,但各村板块与动物防疫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为了对养殖场的养殖动态进行有效的管理,当前应尽快建立养殖场养殖数量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养殖场数量及养殖数量的增减,从而在源头消灭病死猪等畜禽流向市场。

2.2 建立有效的疏导程序

结合各地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各地的养殖规模,尽快规划修建规模适当的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对辖区内病死畜禽统一进行集中处理,达到无害化、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同时,对于病死畜禽处理,建立申报程序,指导养殖户做好规范处置,协助政府专项补偿机制的规范落实。目前对病死动物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执行市级规定,经官方兽医监督确认的按生猪体重(15公斤以上)给予补助80元/头,对已进行农业政策性保险并获得赔偿的养殖场(户),此项补贴与保险赔偿可以同时享受。

2.3 增加违法成本,消除侥幸心理

加大对《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畜禽病死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宣传,督促养殖户作好无害化处理工作,确保病源及时消灭,防止病源扩散蔓延。其次,利用我们的技术优势,要积极配合公安、工商处理涉嫌收购、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病死猪肉案例,最终将贩卖病死猪肉行为提高到追究刑事责任的高度,以此来增加不法商贩的违法成本,消除侥幸心理,最终防止病死畜禽流入我们的餐桌。

3 思考与建议

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事关肉品安全,是环境建设、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不断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巩固提高治理效果,以我们虞山镇目前养殖业现状为例,提出以下建议和思考供参考:

3.1 畜禽养殖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现状

本镇畜禽养殖主要以生猪、羊、家禽为主要品种及犬猫等其他动物,目前存栏生猪约20000头,羊1200多只,家禽(鸡鸭鹅)20多万羽、嘌养苗禽100多万羽。在疫情正常年景,全镇年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000多头、成禽1万多羽、苗禽2万多羽及犬猫等其他病死动物。目前对全镇面广量大的散养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采取因地制宜、就近的原则,在官方兽医监督取证下作农田深埋消纳处理,实行按标准补贴;对于规模养殖及社会面出现的另星病死动物,采取官方兽医监督,各村属地管理集中垃圾场填埋处理,经费由各村或防疫站承担,(对规模养殖场病死动物处理在官方兽医监督取证下实行按标准补贴)。目前垃圾填埋场是本镇病死动物处理惟一的集中公共场所并发挥着主要作用,但填埋场已即将填满,估计半年后该处无法使用,结合现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规范要求,建议政府尽快实施化尸井建设工作。

3.2 布局规划与设想

全镇病死动物处理继续按照生态循环、因地制宜就近深埋原则,化解集中处理压力与控制疫病传播风险。着力解决重点地区、重点场的化尸井建设,控制病死动物不规范处理带来的环境风险和进入流通领域的风险。建议以镇为单位,建设3个镇级无害化处理点;以规模养殖场为单位,按照各建设1个的设想逐步推进。

3.3 工作推进与日常管理

建议由镇政府牵头,协调国土部门解决建设土地;建设部门做好设施的统一设计和建造;环保、农业、财政等部门配合实施。建设工程完成后交各村指定专人管理,各养殖规模场自行管理,动物防疫部门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

上一篇:宁夏灵武枣区红缘天牛的为害及其寄生天敌的调... 下一篇:高温季节发酵床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