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时间:2022-05-01 04:29:42

关于数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摘要: 《高等数学》是各个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技术课和专业课的奠基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领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Abstract: Higher 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in each professional cours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course to further learn other technology and basic course.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ers should use reasonable teaching means, inspire students’ enthusiasm, guide students to grasp important mathematical thinking ways, 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abstract thinking and logical reasoning.

关键词: 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情感交流

Key words: higher mathematics;teaching methods;emotional exchang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178-01

0引言

由于高等数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与初等数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高等数学呈现出概念更复杂、理论性更强、表达形式更加抽象和推理更加严谨的显著特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定义、定理枯燥难懂,于是厌学、畏难情绪油然而生。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上好动员课

俗语说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决定事情的成与败。动员课是教师与学生的第一接触,这次课老师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最深的,所以老师一定要重视第一节动员课。在这节课上,教师要生动的讲述高等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及由此产生的影响;要介绍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本质区别,浅入深出;要消除学生对这门课的畏惧心理,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这门课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要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态进入到以后的学习中。

2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其兴趣,激发其动力”。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得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离开了这一点,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真正掌握和学生智力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首先,教师在开始讲解每一个模块时,要创设问题和探索情境,应该发扬教学民主,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动思维的尖端。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第二,还要将讲授法与任务驱动的练习法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做中学习。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并进行学法的指导。学生仅仅只听课还不能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能力的提高必须要学生的亲身经历数学的解题运算,思维的探索。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做中学习,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第三,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应用使我们的教学手段更加多姿多彩,使学生的思维在图文并茂、舒畅简洁的视频、动画环境中得到了更广泛的扩张。抽象的理论更加直观的得到了体现。比如,在讲极限概念的引例“截棰问题”时,可以用幻灯片的动画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一尺之棰,变成1/2,1/4,1/8,…,观察它的变化趋势。另外,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概念,理论及例题都可以用PPT演示来代替板书。这样每节课下来节约了老师大量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当然PPT演示只是教学工具,它的作用是配合老师的讲解,通过图形、动画等形式将原来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直观化呈现出来,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第四,适当增加计算机的数学应用软件为主的数学实验。所谓数学实验课,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应用数学软件及计算机工具解决一些数学和实际应用的问题。常用的数学软件有Mathematica和maflabMathcad,Maple,Lindod等,其指导思想是以数学实验室为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能将数学、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更科学、更便捷地去处理各种问题。目前,许多本科院校已经开设了数学实验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高职院中开展数学实验课的并不多,还处于实验阶段,数学实验课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理论课,我们应该采取以实践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层次的教学原则。这种课堂对有效地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培养高职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很有价值。

3和谐教学,从心开始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认识与情感互动的过程。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只不过是课堂教学中统一过程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两个方面。知识的传递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爱好、兴奋、激动,或厌恶,冷漠等种种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去促进知识的传递,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应该体现在情感交流过程中。正因为如此,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老师进入课堂不能只按自己预先设想,机械的完成知识讲授的任务。而是要努力使自己具有善于了解学生个性和学习情况的观察力,即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并能迅速而准确的做出判断,给他们各种具体的帮助。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知识传递过程中,他们绝不愿意自己被置于教师遗忘的角落。有的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或一个暗示,也会使他们及时矫正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因此,教师要善于恰当的运用表情、姿态、语言等手段表达内心的情感,主动、积极、有效的感染学生。

4结论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的积累经验,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何鹏程.建立激励教育培养知名教师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方运加.一个被忽视了的目标:做有学问的数学教师.湖北教育(教学版),2008,(03):17-18.

[3]山人.数学的探究与欣赏.信息技术教育,2004,(02).

上一篇:浅谈我国房价中的统计问题 下一篇:艺术写生实习基地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