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

时间:2022-05-01 01:14:24

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

【摘 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教师应当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展开阅读教学过程,探求灵活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一要研读,读出理解感悟;二要存疑,养成思考探究的习惯;三要想象,激发再创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关键词】阅读 品质 培养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大力倡导主观式阅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充分展开阅读教学过程,探求灵活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笔者从“研读、存疑、想象”三个角度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在培养阅读品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研读,读出理解感悟

阅读一般要经历由语言到思想,再由思想到语言这个循环往复、逐步深化的过程。阅读中理解的过程,也必然相应地表现为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这样两个互相渗透的思维过程。如果说“读懂”是通过对文章的字、词、句、篇的感知,进而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过程,那么“研读”,就是咀嚼这样的字、词、句、篇对表达的意义和作用,是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也是深入理解文章的过程。

例如,《明天不封阳台》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人与环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文章围绕一只受伤的鸽子描写了作者的一段心路历程。文末有这样一句话:“我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了。”学生一般认为这句话仅仅交代了“我们一家”在封阳台这件事上发生的变化,而不会对这句话过多留意。笔者在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从对“先”字的研究入手进行思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文章标题是“明天不封阳台”,这句话是不是写错了?为什么不和标题呼应呢?

生1:没有写错,而是作者有意为之。

生2:“先”在这里是“暂时”的意思,说明只是暂时不封阳台,以后还是要封的。

师:为什么以后还是要封阳台呢?

生3:可能我们的生存环境还是不尽如人意。

生4:这个“先”字里面好像包含了作者的一种无奈。

生5:除了无奈,好像还有作者的期待在里面,希望以后真的不用再封阳台了。

师:同学们品味得很好。“先”字里面有无奈、有期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优化生存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上面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推敲、体味这个“先”字,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的空间、更深的层次。经过积极的思考讨论,学生一方面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理解,同时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感悟也更加深入——本文的主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小动物的同情上,而是要把这种情感上升为对“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从而真正认识到优化生存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课文作为语言作品,它是“言”与“意”的统一体。通过彼之“言”,理解彼之“意”,并将其转化为己之“意”和己之“言”,完成“言”与“意”的互转,这才是研读的价值所在。它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体性,避免了目前语文教学中“诵读不足,分析过度”“自悟不足,讲解过盛”等弊端。

二、存疑,养成思考探究的习惯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让问题贯穿始终,以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探究。有问题并不是坏事,问题越多,说明学生对文本钻研得越深。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预习过程中,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抓住文本中的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给学生创设情境,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大胆质疑;要引导学生把文本视作一个“活的生命体”,尽情地诵读、玩味、揣摩,与文本直接对话,与作者进行思想的碰撞,读出一个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例如学习《斜塔上的实验》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围绕标题进行设疑,学生纷纷提问:“斜塔上的实验”是指什么实验?谁在斜塔上做实验?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这样的疑问,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主题和结构的把握。

语文阅读中的疑问大致有提出问题(生疑)和提出怀疑(质疑)两种。生疑是语文阅读中产生的直觉和初感,是头脑中的一种闪念。质疑则是抓住阅读中的疑念、疑点提出疑问,通过阅读寻求问题的答案。质疑往往对现成的结论或思维定式提出挑战,寻根究底,从而引发个性的、多元的理解,这有助于打破定式,开阔思路,发展学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例如《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课本对“外人”的注解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人。”有学生对这个理解提出了质疑:衣服的款式通常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桃花源中的人与世隔绝这么多年,他们的衣着怎么可能和桃花源以外的人完全相同呢?如果完全相同,就用不着“乃大惊”了,因而这个注解有问题。该生认为,这个“外人”应该解释为“世外之人”,这个“世”即指渔人所在的那个世。这样的质疑闪现出了智慧的火花,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可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主动阅读,通过对文本的存疑,深入地研究文本,从而促使他们在生疑质疑的过程中,形成主动探究的品质和思辨性阅读的习惯。

三、想象,激发再创造能力

阅读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主动地求索,是再创造。苏联学者鲁巴金曾说:“读书就是借助他人的思想,开发自己的思想。”阅读中,教师要尽可能挖掘文中的空白点、碰撞点、关键点,努力激活课堂,让学生发挥想象,读出文本的新意,拓展文本的阐释空间。例如郭沫若的《白鹭》中有这样一个自然段:“……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提问:“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顶端,静静地向远处眺望,它在干些什么呢?谁能说说?”有学生说“它或许在领略清新美好的晨光,它的双眼透出柔和的光芒”;有学生说“它或许在选择理想的活动场所,它的眼睛灵活地转动着,那样伶俐”;还有学生说“白鹭深情地凝视着远方,它正等待着远行归来的同伴。它在心中呼唤:‘亲爱的朋友,你快回来吧!’”……这些优美丰富的想象,耐人寻思,让人回味;这样的探究想象,能诱导学生从旧知中生发新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易卜生曾说:“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像诗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让文本“活”起来,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学习《愚公移山》之后,笔者启发学生:智叟和愚公之间的辩论并没有结束,智叟还会用什么理由来劝说愚公不要移山呢?学生放开思维,积极对话,运用精彩的想象,生成了独特的思想和言语:

生1:愚公你还是不要移山了,就算你说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是正确的,但是这个山要移到什么时候呢?如果你真想造福子孙,还不如让他们搬家来得更直接一点。

生2:愚公啊愚公,就算你把山移走了,你就是造福子孙后代了吗?你把山上的植被都破坏了,造成土地沙化,导致生态失衡。这不是造福子孙,而是后患无穷啊。

生3:你只想到要带领子孙去挖山,有没有想到子孙们还有其他的事要做啊?孩子们这么小不去读书,长大以后怎么能有所作为呢?

生4:愚公你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事实上,人除了坚持外,也应该学会放弃啊。

……

在学生思考想象的基础上,笔者适时布置学生写作“移山新编”。后来,一位学生还在报纸上发表了他的“生成”作文。

可见,课文中蕴藏着许多“空白”,教师要能在恰当的时机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在现有情节的基础上,对文中没有交代的情节进行想象、补白、后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及其表现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再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总之,研读、存疑、想象是阅读过程中的三大法宝。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把握好这三个要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学生便会终身受益,一辈子爱读书、读好书。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最大收获。

【参考文献】

[1]郭志明.追寻语文教学的真义[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3(3).

[2]吴春梅,金坤荣.努力挖掘文本语言的实践点[J].基础教育参考,2012(21).

[3]顾琳.“品质阅读”: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奠基[J].基础教育研究,2012(3).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中学)

上一篇:数学的“教”与“学”皆不可“纸上谈兵” 下一篇:创设思维情境 展示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