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时间:2022-05-01 10:54:59

多管齐下,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摘要] 本文根据新世纪职业院校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要求,结合学院和系部的教学理念与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多方面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从四个方面对德育教育工作加以阐述:以课堂教学为先导,实施时刻教育,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实施经常教育,以日常生活为阵地,实施普遍教育,以社会实践为契机,实施渗透教育,全方位地做好学生德育工作,为职业院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德育 德育教育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进步速度,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而对于我们高职院校来说,作为一名年轻的辅导员,面对良莠不齐的学生素质,面对80后、90后的新新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则显得更加重要。长期以来,我院一直以德育工作即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倡导全员管理、全员育人的教学理念,注重自身德育的素质培养,注重德育工作的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渗透性和主动性,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加以实践,在长期的学生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模式,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以课堂教育为先导,实施时刻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西方文化产品大量涌入,学生们广泛接触世界多元文化,其结果是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严重影响,有可能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或出现价值真空现象,因此,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我院二元化(中职与高职)的教育模式下,我们更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培养。科学教育是关于“做事”的教育,人文教育是关于“做人”的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努力培养学生“五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在课堂教育中,我们不断渗透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将做人、做事的理念传达给每一个学生,不断就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进行解答。针对我院的学生普遍素质不高、不爱学习、不爱动脑等特点,要求每一位老师在课堂教育中针对所讲知识,经常性向学生传达德育教育和德育理念。并要求教师不断结合专业特点,结合所讲内容,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与学生职业教育、就业教育结合起来,如在专业实践课中,我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品德教育给学生,不断以实践案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会创造。

重视主题班会教育。好的主题班会应是师生智慧的结晶、是师生间情感的交融、是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黄金时段,是学院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我不断结合学院的各项工作,针对学生在不同时段展现的特点,经常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班会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富有意义、收效显著。

二、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实施经常教育

作为高职院校,高职学生普遍高考分数不高,自身存在着高考的压力和自卑心理,来到学校后与中职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反而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自负心理,看不起中职的学生,心理方面产生了极大的思想落差,容易在人际关系处理、思想情感等方面产生问题。而大学生除了学习外课外时间较多,课外活动更是五花八门,形形,学习无目标、失落、谈恋爱、情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因此就需要辅导员老师经常深入学生之间,进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课外渗透教育。作为辅导员,在工作中,我坚持每天一日三巡,三点一线式教育模式,即教室、宿舍、办公室及时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求,一切为学生着想。平时,我们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我们开设了社会观察报告,并与社区联合构建共建单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为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我们举办了文明礼仪讲座;为及时疏导学生谈恋爱的问题,我们邀请专家给予指导;为拓展学生的思维,我们经常开展拓展训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还经常开展五彩缤纷的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趣味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歌唱比赛,等等,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融入集体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以日常生活为阵地,实施普遍教育

一位大师说过: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懂得一百句格言、一百个故事、一百个幽默笑话、一百个实事案例,出口成章,张口即来,这样学生才会崇拜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是的,学生的向师性非常强烈,面对一个个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如何深入到他们的内心,获得他们心灵上的信任,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对辅导员老师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种日常习惯、风俗等都不相同,因此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重视小事教育。面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我们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大到学生的言谈举止,小到学生的衣着配饰,我们都时刻注意,及时督促整改,从根本上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坚持格言教育,在教室、走廊张贴思想品德教育宣传图版,让学生在空闲时间便可接受思想教育。

四、以社会实践为契机,实施渗透教育

高职学生毕业后除少数参加升学之外,大多数面临就业择业问题。因此,在学习期间进行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还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合作办学,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工作,体会工人的辛劳;平时还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喜旺产品促销,大型节庆的礼仪服务工作,以及军训、拉练等活动;我们还多次邀请毕业后工作表现突出的校友回校做创业和就业报告,谈他们自己艰苦创业,努力成才的经验,使学生深受教育,深受感动。

通过这些实践,把学生带出了校园的象牙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把学校的灌输教育转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感悟,强化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炼、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收到了良好效果。

总之,经济的发展靠的是人才,人才的培育需要我们全社会的支持。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格局。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努力探索多方位的教育途径,积极构建校园――社会教育网络。我们力求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重视学生德育工作,长期以来,我们建立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多元化教育途径,即“课堂教学主动渗透,课外活动延伸补充,日常生活熏陶感染,社会实践锻炼成长”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工作模式。回顾过去,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展望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摸索创新,以更新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去推进学生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去迎接新世纪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张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浅谈 下一篇: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