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性的看:无意识的看

时间:2022-05-01 08:44:00

决定性的看:无意识的看

何星(以下简称何):如果人们在观察过程中带有预想目的,固然可以因为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发现许多与之符合的事物,但会不会错失一些与预想目的不符,却又很有意思的事物呢?

李少白(以下简称李):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有目的的看在摄影观察与发现中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我们都知道,摄影的主要魅力之一就是不可预见性。一些事先无法预料的事物,虽然可能与你的预想目的不一致,但却可能更精彩或更值得关注。

何:两种彼此矛盾的观察方式如何同时进行?

李:从我个人的摄影经验来说,每次外出拍摄时,通常会带有某种目的,因此常常采用有目的的看这种观察方式。但我从来不是只观察与预想目的相同的事物和现象,而是时时以无目的的眼光注意眼前的事物,尽量不放过那些事先没有预期,也无法预期的突发事件或突然出现的事物。

何:所谓无意识的看,是不是指不做预想,不死心眼,随时留意是否存在更精彩的画面呢?

李:大致如此。

何:看来您在拍摄时,两只眼睛同时进行着不一样的工作:一只是有目的的看,另一只是无意识的看。

李:你的比喻很生动。如果想要拍出更多好照片,两只眼睛就要同时进行不一样的观察,这样效果才更好!也就是说,摄影观察时,既要集中注意力,又不能死心眼!美国摄影家爱德华・韦斯顿就是这种时时保持两种观察目光的人。有一次,韦斯顿在海边的悬崖上拍摄心仪已久的云彩,理所当然,他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观察天空中的变化。但拍摄过程中,他无意识地朝悬崖下看了一眼。此时他宠爱的模特泰拉正俯身卧在沙滩上晒太阳,姿态令韦斯顿眼前一亮。韦斯顿在海边悬崖上拍摄云朵,这是由有目的的看引发的,但并没有妨碍他从有意识的观察转化为无意识的观察,并且因此拍摄了他的名作《沙滩人体》。

何:原来这幅作品的背后有这样的故事。您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呢?

李:虽然不能和韦斯顿举世闻名的作品相提并论,但也曾有类似的经历,如《月升时的夕照村庄》就源自于无意识的看。有一次我从佳木斯乘火车回北京,正值深秋。火车行驶在东北大平原上,车窗外展现的大多是收割后的田野景象。我守在窗口,有意识地观察那些收割后捆成捆的农作物。它们排列在田野上,形成几何状的组合,当时的确拍到了一些具有形式美的农田照片。虽然如此,我的眼睛并没有完全被有目的的看所控制,同时也在进行无意识的留意,生怕错过意外的风景。这种源自无意识,但却警觉的留意,终于有所发现:车窗外有一处村庄(并非我特别留意的排列成行的田野)正被夕阳染红,而它上面的天空中悬着一轮初升的月亮,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亚当斯的名作《月升》。虽然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旦发现了可拍的画面,我马上就在直觉的驱动下,按下了快门。于是一张不错的照片就在无意识的观察中诞生了。

何:虽然您的观察是没有目的的、无意识的,但在您的潜意识中一定有类似的审美期许,才会在无意识中做出反应。

李:的确如此。另一张照片《拍雨的人》,背后也有类似的故事。不久前,我在上海讲课时,听说下午要下大雨,当然非常兴奋,决心不要错过这次机会,还选好了以东方明珠附近的过街天桥作为拍摄地点。当我来到正大广场附近时,大雨如期而至,我立刻冒雨来到正大广场与东方明珠之间的过街天桥上,专注地拍摄雨中天桥上形形的路人。当我拍摄了足够多的雨中行人照片后,紧张的神经开始放松,于是四下张望,开始无意识的看。突然发现在我身后,一间商场的门口聚集了许多避雨的人。他们中大多数和我一样,面对突如其来的雨景异常兴奋,纷纷用相机和手机进行拍摄。面前的情景并不是我预先设想的画面,但更有趣、更有新鲜感。尽管这个发现是无意识观看的结果,但却不容错过。于是我迅速按下快门,才有了这张照片。

何:有意识的看和无意识的看能不能理解为:一个是专心注意,一个是随时留意?

李:你的概括更易于理解。进行摄影观察时,既要有目的的关注,又要无意识的留心,才可能做到不放过一切值得拍摄的景物与事物。

上一篇:闾丘露薇:意外收获 下一篇:照片属于谁?